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5420100000015

第15章 《资本论》的诞生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一)

在伦敦流亡期间,马克思又重新开始了在革命期间一度中断了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于研究这种理论,伦敦的条件是很有利的。因为英国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而且伦敦的博物馆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经济学文献和材料。

大约在1850年6月中旬,马克思通过关系弄到了一张大英博物馆图书馆的阅览证。从此,马克思每天都要在图书馆研究政治经济学理论达10个小时,从早晨9点准时到达,一直到晚上7点以后才离开,晚上回家后还要工作几个小时。

政治经济学乍看起来会觉得这只是一门普通的社会科学,但事实上,就是这门看似简单的政治经济学中,包含了许多的科学理论基础,范围极其广泛。马克思以一种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革命事业心,以他敏锐、超群的才能,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中的各种问题。

从1850年到1853年8月间,马克思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官方文件和各种期刊中摘录了大量资料,写满了24个笔记本。对于这些艰苦枯燥的工作,马克思认为这是必不可少的。

185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马克思预感到这将是形势变化的一个征兆,它将使工人运动出现高涨,革命风暴不断逼近。

为了赶在风暴之前完成自己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指明方向,马克思“发狂似地”通宵总结自己的经济学研究理论。一方面,他加紧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制定,同时还研究了当前的经济危机,分别为英、德、法三国备了三个笔记本,将关于各自危机的资料记录其中,并准备在1858年春与恩格斯一起写一本关于经济危机的小册子。这双重的工作令马克思经常每天工作到凌晨4点钟。

1857-1858年,马克思完成了一部篇幅巨大的经济学手稿,总结了他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制定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原理。

在这个手稿当中,马克思第一次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完成了他的第二个伟大发现,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手稿中有一个是马克思为了将来发表自己的论著而起草的总导言,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其中,马克思对自己的经济学原理进行了概括,详细地叙述了自己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行业方法的思想,从而一开始就将自己的经济学原理同其他经济学家的理论相区分开来。

马克思认为,自己所研究的主题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处于密切的联系之中,并对它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进行辨证的研究,就必须运用“科学上正确的方法”,即从现实的具体到理论抽象,再从理论抽象上升到理论具体的方法。

当然,这个导言马克思也没有完全写完,因为后来他觉得在导言里预先说出自己即将论述的东西是不利的。

在这部巨著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才正式开始写作自己早已设想好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劳动、价值和货币的原理,揭露了劳动的二重性及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后来,马克思还在他的《资本论》第一卷中发挥了这些原理。可以说,他是将《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资本论》的初稿的。

经过3个半月的艰苦努力,马克思终于完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初稿,并打算将其分成6册出版。

1859年1月,马克思将这部书的第一分册手稿寄给了出版商,并于同年6月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二)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分册除了序言之外,包括《商品》和《货币或简单流通》两章。

在《商品》的这一章当中,马克思集中阐述了作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相统一的商品的二重性,以及作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相统一的劳动的二重性学说,这也是马克思之前的那些经济学家未曾提出来的。

在《货币或简单流通》的一章中,马克思对货币和货币流通理论进行了内容丰富而系统的论述,确定了货币的必要流通量的规律以及货币流通的其他一些基本规律。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分册第一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可以说,它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同时,这部著作的序言也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独立的科学价值。在序言当中,马克思对他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作出了全面而完整的表述。这是他从研究经济学中得出来的,而且一经得出便用以指导经济学研究的理论。

无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经济学研究的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的阐述,还是其中关于唯物史观的阐述,都突出地反映了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鲜明特点,那就是:与哲学结合并以哲学为指导。

将哲学运用到经济学研究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就必须有正确的哲学观点和方法,其次要反对把不正确的哲学观念硬套在经济学上。在这方面,马克思做得很到位,他以唯物的辩证法和历史观为基础和指导,来研究经济学,因此也能取得明显的成就。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分册付印后,马克思按原计划立即开始第二分册的写作准备工作。于是,他再次长时间地到大不列颠博物馆的阅览室中查阅资料,并再一次阅读了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1855-1859年英国工厂视察员的报告。

1863年,马克思完成了《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工作。这部手稿篇幅也十分巨大,约有200个印张,写在23个笔记本上。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生产总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而反映出未来《资本论》第一卷的概貌。此外,手稿还阐述了属于未来《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中的一些题目。

在付印前,马克思又对手稿进行了润色,并再次深入地研究了技术史和生产工艺史、工业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对工人阶级状况和斗争的影响,进而对手稿的内容又进行了认真的推敲。

在写作这部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对他的著作也有了新的全盘考虑,最后决定用《资本论》这个更响亮的名字作为书名,而将“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副标题。

后来,在继续扩充这个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又正式确定将《资本论》写成4卷,其中,第一卷为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是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卷是理论史。因此,以后的《资本论》就是在这个巨大手稿的基础之上逐渐整理完成的。

(三)

为了写作《资本论》的第一卷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20多页文章,马克思曾将整个大不列颠博物馆阅览室中载有英国与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都从头到尾仔细研究过。为了写《资本论》的第二卷中有关“生产时间”的10页内容,他引用了5个国家10多个方面的技术资料。

据统计,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读过和作过的笔记、摘录的书等达1500多种,写下的手稿和札记达100多本。

马克思在写作时,绝不会坐在家中闭门造车,而是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时刻关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动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资产阶级社会似乎踏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切决定我再从头开始,用一种批判的精神来透彻地研究新的材料。这些研究一部分自然要涉及到似乎完全属于本题之外的学科,在这方面不得不多少费一些时间。”

1868年,马克思为了深入地研究各国的土地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学中的新现象,特意写信给德国和美国工人运动活动家齐·迈耶尔,请他经常给自己寄一些美国的报纸过来。

为了研究俄国恩·弗列罗夫斯基的《俄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1869年底,年过半百的马克思开始学习俄语,并且学习十分刻苦。

在掌握了俄语后,马克思便开始对俄国土地关系和社会政治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他的俄国朋友丹尼尔逊等人在10多年间,从彼得堡将整箱的俄文书寄到伦敦,马克思读完后,再寄回彼得堡。

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那种极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时,曾感慨地说:

“他的这种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使他在自己对自己的结论在形式和内容上尚未满意之前,在自己尚未确信已经没有一本书他未曾读过,没有一个反对意见未被他考虑过,每一个问题他在完全解释清楚之前,都决不以系统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

《资本论》的初稿完成后,马克思又对其进行了多次加工润色。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马上将3卷全部拿去付印,只在1867年出版了第一卷。

此后,马克思继续注意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187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等,用以来检验自己的研究理论。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在英国目前的工业危机还未曾达到顶峰之前,他绝对不会出版第二卷。

后来,当恩格斯帮助马克思整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时,不禁惊叹于马克思有这么巨大发现,却将其在身边搁置了20年之久而未出版。对此,恩格斯异常钦佩地说:

“马克思在公布他的经济学方面的伟大发现之前,是以多么无比认真的态度,以多么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力求使这些伟大发现达到最完善的程度啊!”

对于写作《资本论》这件创举,马克思自己也说:

“我不能下决定在一个完善的东西还没有摆在我的面前时,就送出任何的一部分。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都有一个长处,那就是它们是一个艺术整体。但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在它们还没有完整地摆在我的面前时,不能拿去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