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内家拳演义
54023700000053

第53章 二,形意拳论(一)

传统武术对抗赛因为规则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所以比赛迟迟不能举办,刘百成花费很多时间在武林人士中做工作,但是收效甚微,于是刘百成就先把工作重点放在编辑拳论上来。

张腾博也知道刘百成一心想要将前辈大师的拳论整理出来,以让普通人都能够看懂,所以就全力帮助他编辑拳论,主动提出先不学拳了。刘百成说:“也好,你在帮我编辑拳论的过程中,能够对内家拳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然后再学拳,也未尝不可,也许还有好处呢。”

于是刘百成和张腾博每天下班吃完饭,就开始工作。刘百成说:“这形意拳是内家拳的根基,我们就从形意拳论开始吧。这形意拳的前辈大师,留下拳论的是不少,但是属李洛能先生的拳论最好,通篇讲的都是合一,我们就以李洛能先生的拳论为第一篇吧。我念一句拳论就解释一句,你就帮我记录,将来你的记录就是书的稿子了”

张腾博准备好了纸笔,就开始按照刘百成的话记录下来:

李洛能形意拳论:

(原文)形意拳术之史,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盖无意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运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之一气生焉。

注解:形意拳术,合天地造化之原理。天地生成于虚无一气,万物生成于天地造化而并非本意,形意拳也是由无意所生。

意,物质本体之意,非意念或者大脑意识也。天地、万物,包括形意拳,均无意念或意思,但是其本体却有其属性及特质,此天地万物之属性和特质,即为天地万物之意。而形意拳之意,即形意拳本体之属性和特质。形意拳为拳,其属性与特质即为能量蓄发。

但是形意拳不用人体后天形成的肌肉紧张发力,即肌肉紧张发力并非身体之属性与特质,而是后天所得之物,此即为无意。形意拳生成于无意。

形意拳所习练之目的,即从无意习练到有意。

何为有意?

在内启动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之心力,形成五行之力;在外生成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力,内外之力合一,即为形意拳之本体属性及特质,即为有意。

在内之意,为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为意诚心正。意诚心正则心肾交合,心肾交合为无形无式之能量蓄发,故为静。心肾交合之能量蓄发为心力下行,肾水上行,故分为阴阳二气。

气者,内里五行之力与外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力合一而成之者也,在体内为气,为能量,从体内发出即为劲力。

心肾交合生成阴阳之气,在人体经络中运行,此为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

六脉,人体之经络也,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阳小肠经。阴阳二气在六脉中运行路径如下:

手太阴肺经: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手少阴心经: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穴→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手厥阴心包经: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阴阳二气在经络中运行,当阴阳二气强大到一定程度,即静极之程度,则能够拉动周身整体生成压缩旋转,此为静极生动。

这动,为内外合一之动,即五行之力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力合一之动。此动上下贯通,震及四肢百骸,内敛入骨,外张至皮毛之下。

此由先天五行之力之静,引领后天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动者,即为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

内静之五行之力为体,为形意拳能量蓄发之本体本意,而外形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的各种动作为技击之用。此为形意拳之体用原则,故拳名为形意。

五行之力之静属阴,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动属阳,动静阴阳之气在体内消长,生生不息,而真之一气生焉。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由五行之力所驱动,此乃阴生阳也!

真气,五行之力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力合一之能量蓄发也!

(原文)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

注解: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我等习武之人,要培养内外合一之真气,为浩然之气。所以形意拳之原理,就是将肌肉紧张发力之后天所得抛弃,培养天地合一、内外合一之道,逐渐达到使用先天之能量蓄发也。

先天之道或先天一气,即人体本存之道与能量。人在母体之内的胎儿至婴儿时期,在大脑与肌肉均无功能之时,身体能动,即为先天一气所驱动。此动之能量,即为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之能量也!

重阳不重阴,即仅仅使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力也,为刚力,太刚必折。

重阴不重阳,即仅仅使用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之力也,为柔力,过柔不坚。

刚与柔均不可,必要刚柔相济也,此乃乾坤之道。乾坤之中,有刚之石,有柔之水,不可偏废于一面。

古人传授形意拳,多以口授传心法,缺少记载,使得习练者茫然不知所以。这习练形意拳,或所有内家拳,均要以涵养正气为先,先习练出五行之力,不可只以外形动作练拳。

(原文)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述摩老祖师,迨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同一全体功用。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注解:这形意拳创自达摩老祖,传至宋朝岳飞,精研内里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之五行之力,在外形动作中化生五行十二形之体用原理,故名为形意拳。形意拳内容为五行拳与十二形,虽各外形动作不同,但原理同一。在内为身体之意,在外为身体之形。形意拳乃是修身之道,练出心力,就能见到人体先天之能量蓄发,返璞归真。形意拳乃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