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左手交朋友右手做生意
5363100000024

第24章 懂人情知世故,赢得生意场上的好人缘(1)

好人缘是一张有效的通行证。当你人缘好、善交际,不仅到处受欢迎,而且办什么事都顺利;而如果你人缘差,不善交际,则办什么事都会遇到难题,那自然是“步履维艰”了。所以,在生意场上,你要想达到无往不胜、左右逢源的高超境界,首先得做一个懂人情知世故的人,聚积人气,获得好人缘,赢得好口碑。

避免与他人争论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争辩,对一个问题,一个观点,争得脸红脖子粗,大有针尖对麦芒之势,其实,跳出来看,有必要去争辩吗?有些事情根本没有必要争辩。

争论或许会让你赢得胜利,但是即使赢了,实际上你还是输了。为什么?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证明他一无是处,那又怎么样?你会觉得洋洋得意;但对方呢?他会自惭形秽,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并不服。因此,争论是要不得的,甚至连最不露痕迹的争论也要不得。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即使偶尔获得胜利,却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真正赢得胜利的方法不是争论,而是不要争论。

有一天晚上,卡尔参加一次宴会。宴席中,坐在卡尔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笑话,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说那句话出自《圣经》,但他错了。卡尔知道正确的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

为了表现出优越感,卡尔很讨嫌地纠正他。那人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他自信确定如此!

那位先生坐在右首,卡尔的老朋友弗兰克·格蒙在他左首,他研究莎士比亚的着作已有多年。于是,他们俩都同意向格蒙请教。格蒙听了,在桌下踢了卡尔一下,然后说:“卡尔,这位先生没说错,圣经里有这句话。”

那晚回家路上,卡尔对格蒙说:“弗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是的,当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卡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他并没问你的意见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跟他抬杠?应该避免这些毫无意义的争论。”

人生之中,何必事事都要去争论,以赢取那无谓的胜利。但在时下这个喧嚣的社会,有太多人愿意参与到这样无休止的争论中去,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观点,可结果呢,也许一辈子也没有结果。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你毫无意义,不但为自己树立了敌人,还对你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助益。正如睿智的班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如果你老是争辩、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在人际交往中,不要与人进行无意义的争辩,那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果你与人争辩的动机,是出于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为自己辩白、或赢得听众的信服,那么你的行为太自私了,永远不会得到别人的欢迎。所以,当你们要与人争辩前,不妨先考虑一下,我你到底要什么呢?一个是毫无意义的“表面胜利”,一个是对方的好感。

万柳公司是一家专门做图书排版印刷的公司。有一次,该公司经理王跃生接受了创世先锋图书有限公司的一批订单。这家出版公司在图书出版界举足轻重,是万柳公司的重要顾主。万柳公司接受订单后不敢怠慢,抓紧时间把图书的封面及排版设计好,送到创世先锋图书有限公司去审核。图书的经该公司的总编批准后,万柳公司开始印刷制造。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位顾主是创世先锋图书有限公司的老板,他在出席朋友家的私人宴会时,无意中谈起了这批订货。几位外行人竟然信口雌黄,说什么设计不合理、价格太贵等缺陷,大家七嘴八舌、叽叽喳喳。不负责任的流言飞短流长,使这位顾主产生被人欺骗了的感觉。这位顾主开始时六神无主,继而觉得真有其事,最后竟拍案而起,勃然人怒。他打电话给王跃生,大发雷霆,把万柳公司臭骂一顿,发誓不接受那批已经开始印刷的图书。说完,啪的一声,把电话挂断。

电话那头,王跃生呆若木鸡。他被骂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他还没来得及转过神,没有申辩一句,顾主就把听筒撂了。

王跃生从事图书排版印刷多年,经验丰富,是一位懂技术的经理。他把样片拿来,一一对照仔细检查,看不出半点纰漏。凭经验,他确认设计方案无误,于是就开车去创世先锋图书有限公司求见那位顾主。在路上,他想,如果我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并指责顾主在技术上错误的认识,那么必将激怒顾主,激化矛盾,使事态变得更加严重。当王跃生心情平静地推开顾主办公室的门时,那位顾主立刻从椅子上跳起,一个箭步冲过来,噼里啪啦数落了一顿。他一边呲牙咧嘴,一边挥舞着拳头,气势汹汹地指责着万柳公司。

在一个失去理智的人的面前,王跃生不气不恼,两眼平静地注视着对方,一言不发。也许是王跃生不温不火的态度感染了顾主,使顾主发现自己对一个心平气和的人发火是没有道理的。他突然停止了指责,最后耸耸肩,两手一摊,用平常的声音说了一句:“我们不要这批图书了,现在你看怎么办?”万柳公司为这批订货已经投入了5万元。如果对方不要这批图书了,重新设计印刷,公司就要损失5万多元;如果与对方打官司,就会失去这家重要的顾主。王跃生是一位出色的销售员,当顾主大肆发泄一通后,问他:“好吧。现在你看怎么办?”王跃生心平气和地说:“我愿意按照您的意愿去办这件事。您花了钱,当然应该买到满意合用的东西。”王跃生只用两句话,就平息了顾主的冲天怒气。他接着开始提问:“可是事情总得有人负责才行,不知这件事该您负责,还是该我负责。”平静下来的顾主笑着说:“当然得你负责,怎么要让我负责呢?”

“是的。”王跃生说,“如果您认为自己是对的,请您给我样片,我们将按您的样片印刷。虽然目前我们已经花去5万元,但我们愿意承担这笔损失。为了使您满意,我们宁愿牺牲5万元。但是,我提请您注意,如果按照您坚持的做法去办,您必须承担责任,如果让我们照着计划执行――我深信这个计划是正确的,我负一切责任。”

王跃生坚定的神情、谦和的态度、合情合理的谈话,终于使顾主认识到他发脾气是没有道理的。他完全平静下来以后说:“好吧,按原计划执行,希望你别出错!”结果当然是王跃生没有错,按期交货后,两家公司继续合作。

事后,王跃生说:“当那位顾主侮辱我,在我面前挥舞拳头,骂我是外行时,我必须具备高度的自制力,绝对不能与他正面冲突。这样做的结果很值得。要是我赤裸裸地直接说他错了,两人争辩起来,很可能要打一场官司。那时的结果是:感情和友谊破裂,金钱受到损失。最终失去一位重要的顾主。在商业交往中,我深深相信,与顾客争吵是划不来的。”

的确,做生意讲求和气生财,争吵是毫无意义的。但人总有一个通病,不管有理没理,当自己的意见被别人直接反驳时,内心总是不痛快,甚至会被激怒。事实上,用争论的方法不能改变别人,而只会引起反感。所以,如果你不想树立对立情绪,与人和谐相处,请记住:永远避免同别人争论。

凡事给人留余地

有这样一则寓言:

算盘对主人说:“我有13个档,每根档还有3个空缺,上边缺了一个算珠,下边缺两个算珠,共缺39个算珠。”主人说:“我给你补齐就是了。”结果珠子补齐了,可是算盘也不能使用了。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当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掌握“留下一点空白”这个处理问题的技巧。

有一句佛偈说;“凡是不可太尽。”在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下余地。哲人说:“不要把痰吐在井里,明天你口褐的时候,也要来井边喝水的。“这就是要人们不要把事做绝,不要把话说满,懂得结别人留点余地,方能让自己从容转因。

留余地就是不要把事情做绝,不要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做人,行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走,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对则无理可言。现实生活中,给别人留有余地就等于给自己留了余地。

某次,一个商人看上一栋大楼并想在那里开酒店,通过房地产中介公司与楼房所有人交涉,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里的生意可能不会很好,所以这个商人就无意承租。想不到那栋大楼的业主,却跑来跟这个商人说:“因为你,我才想把大楼租给你,你怎么谈到一半就放弃了呢?”

由于那栋大楼的业主在当地颇有势力,所以无奈之下,这个商人只好承租了,结果不出所料,这家酒店因地点欠佳,开业后即亏损累累,于是这个商人向对方提出不再续租的要求。

这一次,大楼的业主说:“当初是你执意要租我才租给你,如果你不再续租,以后也没有人会租了,所以你的要求我不答应。”这个商人告诉他,保证金、押金都不要,只想离开那个地方。对方略为思考后才点头应允,不过要这个商人把店中的桌椅留下来给他,看来他好像有意接手经营这家酒店。

“好,我将桌椅留下来。”这个商人答应他并想结束谈话,但他却进一步要求这个商人帮他介绍一位经理管理酒店,这时这个商人生气了,决定要给他一点教训,于是他把连锁店当中业绩最差的三位经理送过去,而他们也向那人表示会努力工作。

事情当然不可能一切顺利,果不其然,酒店开张后的第二个月,正值年底最忙碌之时,那个业主突然跑来对这个商人说:“不得了啦!我赔大了。”原来那三人虽然很尽忠职守,但工作能力却非常差,情况就如同当初预期那般,不过这个商人告诉他,这只是按照他的意思介绍人给他,其余一概不负责而拒绝了他的其他请求。

尽管这个商人也有损失,但大楼所有人的损失更大。其实如果一开始他满足于自己所拥有某一程度的要求,这个商人就会心平气和地帮他,结果彼此均能获利。但他只想到自己且一心要把对手连根铲除,最后反使自己掉入泥潭中。

由此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给对方留有余地,不要为了一己之利,对别人咄咄相逼,如果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事情的结果对彼此都没有好处。

俗话说:遇事留一线,日后好想见。所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留有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留有余地,才有足够的回旋的空间。做生意也是如此。留有余地是一种智慧的体现。给别人留有余地,别人才会去做出选择的机会,而你自己的选择面和发展空间也会更广,最终获得利益最大的是你。

在一条街上,有甲乙两个卖摊煎饼的人。甲和乙的客流量、摊煎饼的质量相差不多,表面上看两个人每天的生意都一样。然而到晚上算账的时候,乙总比甲多出百十元来,天天如此。为什么会这样昵?差别只在一句话。

见到有客人时,甲总是热情打招呼,微笑服务,并问客人:“加不加鸡蛋?”客人有的说加,有的说不加,大概各占一半。

而乙见到客人时,也是同样微笑着热情打招呼,并问客人:“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

这样的问话就增加了客人选择的权利。一般情况下,爱吃鸡蛋的就要求加两个,不爱吃的就要求加一个。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这样无形中乙就要比甲多卖出很多个鸡蛋,营业额和利润自然就会多一些。

差额的出现不是在客观原因上的,而是由于两个人的问话的方式不一样,乙很注重客人自己选择的权利,给客人的选择留下了选择的余地。这样自然形成了与甲的营业额的差异。可见,给人余地留,给了人一份选择的空间,自然会为自己赢得更有利的回报。

给别人留余地,实质上也是给自己留余地。断尽别人的路径,自己路径亦危;敲碎别人的饭碗,自己饭碗也脆。不让别人为难,不于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让自己活得阔绰,这就是凡事不必过于追求圆满的妙处,也是人际交往中的大智慧。

给他人留足面子

中国人历来十分看重自己的面子。所谓:人要脸,树要皮。面子是一个人的尊严,很多人利益可以失去,但面子不能失去。面子问题是头等大事,因此在,我们要学会为他人保留面子。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位l7岁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在圣诞节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个30岁左右的贫民顾客,他衣着破旧,满脸哀愁,用一种不可企及的目光,盯着那些高级首饰。

姑娘要去接电话,一不小心把一个碟子碰翻,六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落在地上。她慌忙捡起其中的五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着。这时,她看到那个30岁左右的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意识到戒指被他拿去了。当男子将要触及门柄时,她柔声叫道:

“对不起,先生!”

那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无言,足有几十秒。

“什么事?”男人问,脸上的肌肉在抽搐,再次问:“什么事?”

“先生,这是我头一回工作,现在找个工作很难,想必您也深有体会,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说。

男子久久地审视着她,终于一丝微笑浮现在他脸上。他说:“是的,确实如此。但是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我可以为您祝福吗?”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姑娘,那枚钻石戒指就在他的手上。

“谢谢您的祝福。”姑娘立刻也伸出手,戒指戴在了她的手指上。姑娘用十分柔和的声音说,“我也祝您好运!”

故事中的这个小姑娘是睿智的,她很会照顾对方的情面,没有开门见山地要回戒指,而是委婉地指出了男子的错误,先说出自己的难处,找工作不容易,让男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主动交还戒指。那男子也很珍惜没有露丑丢脸的时机,非常体面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尊敬别人,给别人面子,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下了余地。做生意也是如此。

做生意最讲求和气生财;经商讲究路子通广。如果你处处不给人留面子,别人就会对你心存怨恨,也不会顾及你的情面,和你找麻烦。相反,如果你给了别人面子,让别人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别人也会如法炮制,心照不宣地给你面子。这种情形在圆滑而机智的生意场上最为常见,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成功商人随时随地都会受欢迎的原因。

詹姆斯是华盛顿一家木材公司的推销员,他多年与那些冷酷无情的木材审察员打交道,常常发生口舌,虽然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赢,但公司却总是赔钱。为此,他改变策略,不再同别人发生口角。结果呢?下面是他讲的一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