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候型
问候型打招呼的用语类型比较复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礼貌的问候语如“早上好”、“您好”之类。交谈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环境、进行不同的问候。
(2)表现对对方关心的问候语如“最近身体好吗”、“生意还可以吧”、“最近工作进展如何,还顺利吧”。
(3)表现思念之情的问候语如“好久不见,近来怎么样”、“多日不见,可把我想坏了”等等。
2.言他型
“今天天气不错”。这类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尤其是陌生人之间见面,一时难以找到话题,就会说类似:“东北天气很冷吧”之类的话,能够打破尴尬的场面。言他型打招呼的方式用于初次见面非常合适。
3.触景生情型
触景生情型是针对具体的交谈场景临时发出的问候语,比如对方刚做完某件事,或正在做某件事以及将做什么,都可以作为打招呼的话题。比如,早晨在家门口或路上问:“早晨好,上班吗”,在食堂里问:“吃过了吗”,这种寒暄随口而来,自然得体。
总之,“打招呼”不仅仅是你呼我应的一种礼仪,更重要的是,它是爱的桥梁、纽带,架起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平等,传递着亲人般的爱。
得体的自我介绍为你敲开交往的大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寻求理解、帮助和支持。自我介绍是最常见的与他人认识、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方式。
社交场合中并不人人都相识,而参与社交的人往往希望结识更多的朋友,因此,自我介绍便成了社交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了。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能正确得体地介绍自己,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自我宣传、自我展示。
着名作家张恨水有一次应邀到成都大学作演讲,他是这样开头的:今天,我这个“鸳鸯蝴蝶派”作家到大学里演讲,感到很荣幸,我取名“恨水”不是什么情场失意,我取名“恨水”是因为我喜欢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词《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我喜欢这首词有“恨水”二字,我就用它作为笔名了。
面对陌生的学子,张恨水以解释自己的名字为开场白,短短的几句话既澄清了听众心中的迷雾,也使这些青年学生为大作家的淳朴、坦率而折服,“张恨水”这三个字可能会一辈子印在他们的脑海里,真可谓一举两得。
自我介绍是一个人的“亮相”,人们的评价就从此时开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自我介绍是社交活动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如果运用得好,可使你在以后的活动中得心应手;反之,由于已造成了不良的第一印象,也会使你觉得困难重重。
一次非正式聚会中,有两位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都想结交举办此次聚会的主人张先生。张先生是一个商业奇才,不到十年时间就已经把自己的业务拓展到欧洲去了。
男生A这样介绍自己:“您好,我叫某某,今年刚毕业,正在找工作。”张先生当时有点愣,头一次听人这么介绍自己,只好接话说:“是吗?那加油啊,祝你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
其实,A的自我介绍有些不得要领。首先,张先生和他完全不熟,在对他的性格和特长一无所知的情况下,A传达给张先生一个他正在找工作的讯息,属于无效信号。自我介绍尽管只是简短的一两句话,但吸引别人的也许正是开篇的某个亮点。
就这点而言,女生B做得更好一些。她介绍自己的方式是拉近距离形成对比:“你好,听说您是一位商业奇才。”张先生赶紧说:“哪里算奇才。只是别人抬举罢了。”她笑吟吟地说:“我对做生意也很有兴趣,不过我更喜欢电子商务,我是一个商业学院刚毕业的学生。”
张先生对电子商务很有兴趣,这样他们就以电子商务为话题聊了起来。
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介绍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及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那么,应该怎样作自我介绍呢?交往心理学家为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1.注意内容
自我介绍的内容,通常包括本人姓名、年龄、籍贯、学历、简历、特长、兴趣等。至于是否要“和盘托出”,你可根据交际的目的、场合、时限和对方的需要等做出恰当的判断,尽量使介绍能满足对方的期待。
2.注意时间
进行自我介绍一定要力求简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通常以半分钟左右为佳,如无特殊情况最好不要长于1分钟。为了提高效率,在作自我介绍的同时,可利用名片、介绍信等资料加以辅助。
3.讲究态度
进行自我介绍,态度一定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应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既不能委委懦懦,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进行自我介绍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不可自吹自擂,夸大其辞。气要自然增长率,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
4.注意方法
进行自我介绍,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如果有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则被视为是不礼貌的。应善于用眼神表达自己的友善,表达关心以及沟通的渴望。如果你想认识某人,最好预先获得一些有关他的资料或情况,诸如性格、特长及兴趣爱好。这样在自我介绍后,便很容易融洽交谈。在获得对方的姓名之后,不妨口头加重语气重复一次,因为每个人最乐意听到自己的名字。
5.注意时机
当你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必须及时、简要、明确地做自我介绍,让对方尽快了解你。相反,见面时相互凝视半天,你仍沉默或前言不搭后语,对方会很不愉快,甚至会产生许多疑问,使之不愿意与你交往。当然,若对方正与他人交谈,或大家的精力正集中在某人、某事上,则不宜做自我介绍;而对方一人独处时进行自我介绍,则会产生良好效果。
与人握手也要注意礼节
握手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经常使用的礼节方式,不仅常用在人们见面和告辞时,更可作为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尽管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握手只是两个人之间双手相握的一个简单动作,但却是沟通、交流、增进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美国着名盲聋作家海伦·凯勒写道:“我接触的手,虽然无言,却极有表现力。有的人握手能拒人千里之外,我握着他们冷冰冰的指尖,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一样。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他们握住你的手,使你感到温暖。”这从侧面证明恰到好处的握手可以向对方表现自己的真诚与自信,也是吸引他人和赢得信任的契机。
某跨国大公司要招聘一位重要的工程师,开价年薪为60万美元。该公司有关部门人员经过再三努力,最终筛选出两名候选人。因为这两名人选,各方面的条件“旗鼓相当”,难以定夺。于是,经办人就向老板作了汇报。老板当即说:“下星期一上班时,请他们两位来,让我面试。”周一一上班,经办人员就将这两位候选人的两本详细材料呈送给了老板。老板喝完咖啡,没看材料就让经办人传唤候选人来面试。经办人颇感惊讶地提示老板:“您是否先看一下材料再……”老板果断地说:“不用了,你就去叫吧!”
两位候选人先后进来,都经过握手后,简单地聊了几句。然后,老板当即表态,决定录用第一位面试者。事后,经办人问老板:“您连材料都没看,怎么这么快就作出决定了呢?”老板回答说:“我是通过‘握手’的感觉来作出选择的。”老板看到手下人都感到诧异,就作了说明:“第一位和我握手时,我感到他的手比较温暖,握手时用力适当,再加上他的谈吐自然。给人一种充满自信、具有亲和力、身体健康的感觉;而第二位和我握手时,他的手冰凉、且略出冷汗,握手时无力,稍带颤抖。给人的感觉显得拘谨矜持,身体不够健康,可能患有高血压病。”经办人再翻阅这两人的材料,果然发现,第一位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而第二位确实患有高血压症,而且性格内向……。据说,从此以后,一本“如何握手”书在美国特别畅销,竟然位于新书排行榜前列。
可见,握手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通过握手的动作,往往显露一个人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一个积极的、有力度的正确的握手,表达了你友好的态度和可信度,也表现了你对别人的重视和尊重。一个无力的、漫不经心的、错误的握手,立刻传送出不利于你的信息,让你无法用语言来弥补,会给对方留下对你非常不利的第一印象。
于娜是个热情而敏感的女士,目前在中国某着名房地产公司任副总裁。那一日,她接待了来访的建筑材料公司主管销售的韦经理。韦经理被秘书领进了于娜的办公室,秘书对于娜说:“于总,这是××公司的韦经理。”
于娜离开办公桌,面带笑容,走向韦经理。韦经理先伸出手来。让于娜握了握。于娜客气地对他说:“很高兴你来为我们公司介绍这些产品。这样吧,让我看一看这些材料,我再和你联系。”韦经理在几分钟后就被于娜送出了办公室。几天内,韦经理多次打电话,但得到的均是秘书相同的回答:“于总不在。”
到底是什么让于娜这么反感一个只说了两句话的人呢?于娜在一次讨论形象的课上提到这件事,余气未消:“首次见面,他留给我的印象不但是不懂基本的商业礼仪,而且没有绅士风度。他是一个男人,位置又低于我,怎么能像王子一样伸出手让我来握呢?他伸给我的手不但看起来毫无生机,握起来更像一条死鱼,冰冷、松软、毫无热情。当我握他的手时,他的手掌也没有任何反应。握手的这几秒钟,他就留给我一个极坏的印象.他的心可能和他的手一样冰冷。他的手没有让我感到对我的尊重,他对我们的会面也并不重视。作为一个公司的销售经理,居然不懂得基本的握手礼仪,他显然不是那种经过严格职业训练的人。而公司能够雇用这样素质的人做销售经理,可见公司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层次也不高。这种素质低下的人组成的管理阶层,怎么会严格遵守商业道德,提供优质、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我们这样大的房地产公司,怎么能够与这样作坊式的小公司合作?怎么会让他们为我们提建材呢?”
握手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但这短短的几秒钟是如此的关键,立刻决定了别人对你的喜欢程度。通过握手时的举止行为,在一个侧面可以断定许多问题:双方关系远近、情感厚薄、个人文化修养、地位和工作精神,乃至于为人处事的方式与品性等。握手的方式向别人传递了你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淡、积极还是消极,是尊重他、诚恳相待,还是居高临下、敷衍了事。热情、文雅而得体的握手能让人感受到愉悦、信任和接受,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了解。
与陌生人初次见面,人们大都会重视着装和微笑,但据调查指出,握手同样能够对人的第一印象起决定作用,因为人类能够对来自内在或者外在的刺激作出更强烈更敏锐的反应。所以,想在初次见面留给他人良好的印象,就要学会与人握手的技巧。
1.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宜主动伸手;男女之间,女方伸出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果男性年长,是女性的父辈年龄,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辈年龄,或女性未成年在20岁以下,则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但无论什么人,如果他忽略了握手礼的先后次序而已经伸了手,对方都应不迟疑的回握。
2.握手的方法
握手时,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向受礼者握手。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显示着一个人强烈的支配欲,无声地告诉别人,他此时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应尽量避免这种傲慢无礼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里同他人的握手方式显示出谦卑与毕恭毕敬,如果伸出双手去捧接,则更是谦恭备至了。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最稳妥的握手方式。
3.握手的禁忌
(1)握手时应伸出右手,不能伸出左手与人相握,有些国家习俗认为人的左手是脏的。
(2)戴着手套握手是失礼行为。男士在握手前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当然在严寒的室外有时可以不脱,比如双方都戴着手套、帽子,这时一般也应先说声:“对不起”。握手者双目注视对方,微笑,问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显得心不在焉。
(3)如果你是左撇子,握手时也一定要用右手。当然如果你右手受伤了,那就不妨声明一下。
(4)在商务洽谈中,当介绍人完成了介绍任务之后,被介绍的双方第一个动作就是握手。握手的时候,眼睛一定要注视对方的眼睛,传达出你的诚意和自信,千万不要一边握手一边眼睛却在东张西望,或者跟这个人握手还没完就目光移至下一个身上,这样别人从你眼神里体味到的只能是轻视或慌乱。那么是不是注视得时间越长越好呢?并非如此,握手只需几秒钟即可,双方手一松开,目光即可转移。
(5)握手的力度要掌握好,握得太轻了,对方会觉得你在敷衍他;太重了,人家不但没感到你的热情,反而会觉得你是个老粗,女士尤其不要把手软绵绵地递过去,显得连握都懒得握的样子,既要握手,就应大大方方地握。
(6)握手的时间以1~3秒为宜,不可一直握住别人的手不放。与大人物握手,男士与女士握手,时间以1秒钟左右为原则。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诚和热烈,也可较长时间握手,并上下摇晃几下。
(7)多人相见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也就是当两人握手时,第三者不要把胳膊从上面架过去,急着和另外的人握手。
(8)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谦。
综上所述,握手,是社交活动中最常见的礼节,掌握握手礼仪的要领,是令你讨人喜欢的心理策略之一。
记住他人的名字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姓名是人的标志,人们出于自尊,总是最珍爱它,同时也希望别人能尊重它。如果你与曾打过交道的人再次见面,能一下叫出对方的名字,对方一定会感到非常亲切,对你的好感也会油然而生。
当我们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如果能够在恰当的时机称呼一下别人的名字,那无疑就会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在和并不是很熟悉的人打交道时,尤其有效。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交际中,最明显、最简单、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人家的名字。”踏入社会和人交往的第一秘诀就是记住他人的名字,因为记住每个人的名字,是尊重一个人的开始,也是与人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在某家旅馆的大厅里,有一位来自远方的客人到服务台办住宿手续,客人还没有开口,服务小姐就先说:“××先生,欢迎你再次光临,希望您在这儿住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