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卓越员工素质修炼
5362800000018

第18章 勤奋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1)

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灵感。古今中外,无论哪个成大事者都无不具备勤奋的品质,因为他们深知,勤奋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所以,对于一个员工来说,要想在职场上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具备勤奋的品质,因为勤奋是你从平凡走向卓越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不勤奋工作的员工,就绝不可能是一个卓越的员工,那样,成功也就与他无缘了。

付出与得到成正比

老板可以控制你的工资,但却无法遮住你的眼睛,捂上你的耳朵,阻止你去思考,去学习。收入多固然好,但最重要的是获得不断晋升的机会,为未来获得更多的收入奠定基础。生存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眼光只盯着温饱,得到的永远只有温饱。

古时候,为了学一门手艺,学徒工常常拜师学艺多年,却无法拿到一分工资,但他们毫无怨言。可现在的年轻人,在学本事的同时还可以拿工资,却抱怨不已。在学徒工看来,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未来能开办自己的作坊和店铺。而现代年轻人则过于现实,赚钱的目的只为了当下的消费和享受,在现实利益和未来价值之间没有找到一个均衡点。

对于员工来说,勤奋如同金子般珍贵,因为勤奋是从平凡到卓越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工作不勤奋的员工,绝对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老板交待的工作。

勤奋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一个人只想着如何少干点工作,甚至是什么都不干,那么他迟早会被职场所淘汰。另外,一些人则习惯于用薪水来衡量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值得。其实,相对于工作所带给你的价值来说,不仅仅是薪水,还有宝贵的经验、技能和成长发展的机会,当然随着机会的到来,还有大量的财富。因此,不要认为你的勤奋只是带给公司业绩的提升和利润的增长,实际上你与老板获得了双赢。

当然,勤奋并不是要你一刻不停地干,而是要学会用心工作,用你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你的耳朵去倾听建议,用你的大脑去思考,去解决工作中的难题。那些在上班时间因聊天或私事而不能完成工作,只能在下班之后加班加点的人,不能称之为勤奋,只能说他们不具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的能力,这样的人,既不会在工作中获得成长,也不会受到老板的欢迎。

一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正确地认识你的工作,勤勤恳恳努力去做,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因此,不管你现在从事的工作是水泥匠,还是一名高级主管,只要你勤奋地工作,你就是成功的,就是令老板尊重和信任的。

陈春由于学历不高,所以刚到公司时只是做些端茶、跑腿的琐事。他深感电脑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要学好电脑。于是,这位从来没摸过电脑的“门外汉”开始埋头苦学电脑。由于他不懂英文,就把电脑上的指令抄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向同事请教英语的中文意思,一有空就摸出笔记本背诵。同时,他还借来大量有关电脑方面的书籍和报刊杂志来看,从软件、硬件,到程序的设计等,他一一领会到实际操作。几个月下来后,他对电脑已非常精通。后来,老板将他提升为总经理办公室秘书,掌管秘书室的几台电脑。

勤劳、肯干、刻苦的员工,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也就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

日本着名的松下幸之助,在当学徒的7年当中,在老板教导之下,勤勉从事学艺,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勤勉的习惯。正是因为这一习惯的养成,在他人视之为辛苦困难的工作,而松下却觉得快乐,在他的一生中,始终一贯地勤勉努力,他把这一习惯称之为终身不会脱离的财产。

一位大学校长对学生说:“天才就是不断努力的人。”纯粹靠勤奋和毅力也能产生让人惊讶的成果。即使你的智力比别人稍微差一些,你的实干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弥补这个弱势。

实干并且坚持下去是对勤奋刻苦的最好解释。要做一个好的员工,你就要像那些石匠工人一样。他们一次次地挥舞铁锤,试图把石头劈开。也许1000次的努力和辛勤的捶打都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最后的一击石头终会裂开的。那就是你成功的时候,这种成功正是你前面不停地刻苦的结果。

为了达到更好的更大的工作成就,加薪也好,提升也好,你必须不断地奋斗,刻苦地训练专业技能尤其必要。勤奋的敬业精神更像一个助动器,把你自己推到上司的面前。

付出与得到是成正比的。不要只知道抱怨老板不给自己加工资,不提升自己,要学会经常反省自己。如果我们不是仅仅把工作当成一份谋生的职业,而是把工作当成是用生命去做的事,自动自发,全力以赴,我们就可能获得自己所期望的成功。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在于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会努力去做,丝毫不会放松;成功者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乏勤奋的精神。

勤奋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成功的进取精神。实实在在付出心血,才会换来真正的享受。

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你更要相信,勤奋是检验成功的试金石。即使你天资一般,只要勤奋工作,就能弥补自身的缺陷,终究在职场上干出一番大业。

不惜人力有人敬

“不惜人力有人敬”。勤能补拙。要成功,勤奋是关键。只有无止境的追寻,才能到达成功的理想境界,领略无限风光。即使天生愚钝的人,只要真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只要笨鸟先飞,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勤奋可以克服一切障碍。”只要勤奋努力,就能战胜遗传的缺陷,克服自身的弱点。天资聪敏者的优势,往往只在某个方面。而所谓素质差,也仅仅是指某个方面。只要进行反复训练,勤奋努力,就能消除这方面的差距,同样也可以有所作为。

1931年,15岁的王永庆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回家。他本想在家乡找一个帮工的活儿,挣些钱补贴家用。但他花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有找到,不得已,只好背井离乡,到了粮食集散地嘉义,在一家米店当了小工。

一年之后,王永庆已全部掌握米店经营的奥妙,于是他让父亲给他借来200元钱,自己在嘉义开了一家很小的米店。开始时,因他的米店铺面小,地处偏僻,又没有知名度,因而很少有人光顾他的米店。为打开销路,王永庆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古训:“不惜钱者有人爱,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没钱,唯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时间和力气。

那时候,稻谷加工非常粗糙,大米里有不少糠谷、沙粒。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买家卖家都习以为常。王永庆就以此为突破口,下大力气改善米的质量,筛簸米中的砂石、米糠,使自己的米纯净质优。同时,王永庆还改善服务质量,不但送米上门,而且还放米进缸,帮顾客腾清、洗刷米缸,把新米放下层、陈米放上层。他做每一件事情都非常认真,就像给自己家干活一样,有时候让顾客都很受感动。另外,王永庆还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详细记载了顾客家米缸的容量、人口以及月用米量的多少等,他估计该顾客米快吃完时,就主动将米送去。这样,时间一长,人们都认可了王永庆的米店,说他的米店质量优良,服务周到,信誉最佳。于是,他的米店生意兴隆起来。

王永庆开米店之初,每天只能卖一包米,一年后每天可卖十几包。他挣的全是辛苦钱,利润非常低,每包米只能挣一毛二分钱。

稍有积蓄后,王永庆又开了一个碾米厂。因他隔壁是一家日本人开的碾米厂,其设备、经验都比他优越,但王永庆以勤补拙,每天早开工晚收工,比日本碾米厂多开工四个半小时。这样,他的碾米厂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嘉义米行中有口皆碑。永庆米行在嘉义20多家米行中排在了第3位,而他隔壁日本人的米行排在第4位。

抗日战争期间,因粮食实行配给制,王永庆无米可卖,于是转行经营木材。日本投降后百业待兴,王永庆经营的木材业得到了发展的契机,到1946年,他积累的资本已达到5000万元台币。

在20世纪50年代初,王永庆开始经营塑胶产业。他以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在塑胶产业中获得了令世人震惊的业绩。

根据台湾《天下杂志》的调查,王永庆开创的台塑集团已是台湾各企业集团的龙头老大,拥有员工近7万人,营业额近3800亿元新台币;台塑集团六轻厂完工投产后,乙烯产A将超过日本、韩国的各大厂家,居亚洲第一,跻身全球十大厂之列。他的竞争对手也不得不由衷地佩服王永庆,称他为台湾的“经营之神”。由此,王永庆还获得了“胶塑大王”的美誉。

1975年1月,美国圣约翰大学赠给王永庆荣誉博士学位,他在仪式上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己之不足。”

所以,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一定是肯下苦工夫的勤奋人。他们不会因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而退缩,而是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并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勤能补拙,天资欠佳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思进取、自暴自弃。即使你已经在起跑线上落后于人,但只要你刻苦努力,勤奋不辍,最终一定会踏上成功的五彩路。相反,那些自恃天资过人的人,如果不勤于学习,迟早会落在他人之后。

成功没有捷径,付出得越多,收获就越大。勤勤恳恳的人才是自己的命运之船的掌舵者,而所谓的成功就是他们的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就算你的智力不如人,你的实干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弥补这个劣势,助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尊重自己从事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现在工作不好找,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所以就有专家提出了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很多大学生也认同这一说法。可是,行动认同了,不代表心里也认同。只有当你的心里也认同并付诸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得到你想要的。

苏州一家企业要招聘一批大学毕业生,但是,因为考虑到应届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给这些毕业生的职位和待遇都不高。他们都需要从基础做起,从一般工人开始。因此,虽然刚发出招聘广告的时候收到了大量简历,但是很多大学生问过之后都不愿意来这家企业上班,他们认为,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做个一般工人,太掉价了。到最后,只有两个人留了下来。这两个人一个是张遇,一个是刘剑。

张遇觉得如今工作不好找,先找一个凑合着干。有工作总比没工作强,骑驴找驴总比饿着强。

相反,刘剑觉得自己虽然是大学生,但是没有工作经验,只有从头做起,才能根基扎实,走好以后每一步。

上班之后,这两人的区别就出来了。张遇上班懒懒散散,每天工作敷衍了事。一次,二次,三次,领导认为他刚从学校毕业,缺乏锻炼,再加上大家都知道工作不好找,便原谅了他。然而,张遇从内心深处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总认为和自己的身份不匹配,每天都在应付。结果,适用期还没有干满他便辞职了,又回到社会上,重新开始找工作。

而刘剑呢?在工作中,他抛弃了自己作为大学生——高学历拥有者的身份,完全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工人,认认真真做好交给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半年后,领导便安排他给一些高级技工当学徒。因为工作积极,认真勤快,一年后,他成为了一名高级技工。尽管如此,他依然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工作中不断进取,认真负责。两年后,他当上了经理。

更巧的是,有一次刘剑代表企业去招聘会招人,看见张遇也在招聘会上,不同的是,张遇是去找工作。原来他从这家企业出去后,一直觉得没有合适的工作,所以一直在工作——辞职——再找工作的过程中。

两个毕业生,同在一个起跑线上,两年后,一个成了经理,一个却依然再找工作。不知道后者见了前者会有什么感想?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已成为人们的“警世良言”了。今天不努力工作是容易做到的,明天努力找工作却很难。所以与其明天努力找工作,不如今天好好努力工作。

永远记住比尔·盖茨的那句话——“离微软倒闭永远只有100天!”那么对于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我们离失业永远只有一天”!

黄成是某杂志社的一名记者,他来单位报到的第一天,误把一位同事当成领导,正眼都没有瞧一下总编,当同事把长相毫不起眼的总编介绍给他时,他怀疑地问了一句:“他是总编呀?”结果就惹火了在一旁的总编。他冷冷地看了一眼黄成的履历表,阴阴地说:“以后去采访时别以貌取人。”

总编像是恨透了黄成似的,对黄成从来就不给好脸色,于是,黄成想方设法去讨好总编,在他面前尽量谄媚,态度谦恭,好几次想请总编去吃饭,唱歌,但是都不成功,总编根本就不吃他那套,经常动不动就责骂他,常常激得他想将这份工作给辞了。

后来,黄成狠心发誓再不讨好总编了,一心扑在自己的业务上面,一有空闲就到图书馆去充电,常常写稿至深夜,对总编的刁难也不放在心上,逆来顺受,一门心思,多做少说,实实在在地工作,日子久了,似乎总编也对黄成的坏印象淡了许多,忘记黄成曾经得罪过他了,有时也分些重大的采访任务给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成的一些采访报道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有好几篇还获得了国家级奖励,为杂志社争得荣誉,总编也不再处处“刁难”他了,分派任务时首先就想到了黄成。有时还关心地问他有没有什么问题。年末的时候,总编还特意请黄成吃了一顿饭,席间,总编对黄成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黄成最终靠自己的努力工作,用业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从而改变了总编对自己的看法。

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当家作主的权力,同时也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勤奋工作、苦心钻研,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很多工作不顺利的人,内心总是充满了抱怨和痛苦。其实他们自己所抱怨的并不是导致失业的最主要原因,恰恰相反,这种抱怨的行为刚好说明,他们的不如意处境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不要在失去工作时,才懂得付出努力的重要。其实,每一个人一直拥有成为卓越员工的潜能,一直拥有被委以重任的机会,一直面对升迁和加薪的大门。认真地做好自己平凡的工作,把平凡做成伟大,与其说是由个人的才能决定,不如说取决于个人的进取心态。

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工作,主动多付出一些回报将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要想晋升,唯有勤奋工作

在这个讲究享乐的时代,默默无闻和勤奋是宝贵的——不仅对于老板们来说是宝贵的,更重要的是对你个人成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勤奋是走向成功所必备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