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行动、谈吐、态度、举止、眼神、服饰、装束……随时都在表露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正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缺点却像那遮住明月的乌云一样,掩盖了我们原有的美丽与皎洁的光辉;正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习惯,使我们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随时随地检查我们的行为举止,不可小看任何一个小习惯,事无巨细都应竭尽全力,认真对待。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的一生一定可以过得充实、愉快、无忧无虑。
不能贪婪成性,适可而止人喜欢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得与失,每天都要思考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利益必须争取,什么利益不该争取。人生总是在得失之间走过的,金钱、权力、地位和爱情这些我们得到后身心愉快,可是失去后又愁眉不展。
我们应该明白:不以得喜,不以失悲,坦然地面对得失才是处世的最高境界。事物的得失都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如果有时尽力了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也许你会深感上天的不公,但反过来想想,其实你更应该坦然地面对,因为尽力去做的你已经无怨无悔,得不到不是因为你没有去珍惜和努力,而是因为对方本不属于你,所以在人生中我们有时更要学会放弃,学会忘记。
在得失之间我们往往会选择前者,总希望得到而不想失去,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有面对失去一些美好事物的时候,因此在必要时我们还要学会放弃,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选择放弃很难,但有时候放弃并不只是简单地意味着失去,反倒是更多的收获。
大家可能在小时候就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猴子下山寻找食物,它看见山下有一棵桃树,于是就高兴地爬上去摘桃。
它摘完就抱着继续往前走,结果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一片玉米地,于是小猴子就扔了桃子去摘玉米。
等到摘完玉米之后,小猴子又抱着玉米继续走,走着走着又看到前面有一块西瓜地,小猴子一高兴又把玉米扔了,跑进西瓜地里面去摘西瓜。摘完西瓜之后,小猴子又抱着西瓜高兴地往前走,突然它发现了一只兔子,于是小猴子急忙把西瓜放下去追兔子。结果兔子钻进草丛不见了,就这样,小猴子最后空手而归,非常沮丧地回家了。
其实,故事当中的小猴子就是因为一味贪心地去追寻,而不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到头来一无所获。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事物,而是一味贪婪地追寻,那么最终我们不但会被心中无止境的欲望所压倒,甚至还会将我们本来所拥有的也弄丢了。所以,我们要有一种知足的心理,千万不要像清朝时期的和珅一样,因为心中贪婪的欲望毁了自己的一切。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抓住一些无用的东西不肯松手,结果因背负的东西太多让自己身心俱疲。比如,你可能有过对曾经与你分手的恋人念念不忘,你可能因一时买彩票或是赌博赢了钱而不肯收手,你可能在某些时候因不肯舍小利顾大局,结果损失得更加惨重。有时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才是洒脱。每个人都有自己美丽的梦想,但遗憾的是,能实现梦想的人毕竟是少数,而那些没有实现梦想的人往往是因为一开始就做了一件自己根本就无法做到的事情。
在阿尔及利亚有一种喜欢偷吃农民玉米的猴子,它们经常趁着晚上农田无人照看时把玉米洗劫一空。当地农民为了捕捉猴子,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这些猴子的习性十分贪婪,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于是,根据这一习性,农民们想出了一个捕捉猴子的好办法,那就是把玉米放到葫芦形的细颈瓶子里,然后再把瓶子固定在树上,当猴子看到瓶中爱吃的玉米后自然十分高兴,纷纷爬到树上去用爪子伸进瓶子去抓玉米,可它们抓住玉米后却无法把爪子从细小的瓶口抽出来。由于猴子本身贪婪的习性,它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就这样被硬生生困在了树上,直到第二天农民们将它们一个个都活活抓住时它们依然不肯松开爪子。
虽然我们人类比猴子要聪明得多,但很多时候却往往会犯与它们同样的错误,这一切便是因我们的贪欲造成的,贪婪往往是厄运的开始,当我们的内心充满利益之争时,便会不知不觉地走入歧途,等明白过来时往往为时已晚,后悔莫及,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一定要学会见好就收。
如今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名利,从而就深深陷入了名与利的泥潭里面不能自拔,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为了名与利只知道一味地向前,根本不懂得什么叫适可而止,所以最后也不可能获得大的成功,甚至会遭遇失败的恶果。
如果你不想成为这样的人,想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成功,那么你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昂首向前看,过去的辉煌不可恋
辉煌,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词,人生在世,谁能创造出辉煌,谁就会成为大家都尊重和敬仰的人。可是一味迷恋于过去的辉煌,你就会一直生活在过去,而不会继续前进。当然,迷恋曾经的辉煌可以理解,毕竟那代表着值得称赞的过去,代表着一段美好。可是,这种迷恋和沉醉却能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眼前的方向,到最后不仅不能再创辉煌,更有可能葬送掉过去的辉煌。
世上没有永恒的道理,没有永远的第一。过去辉煌并不能代表永远辉煌。如果一个人不前进,那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还会倒退。这就好比龟兔赛跑,当兔子遥遥领先时,它就此满足,放慢步伐,那么乌龟就必然会超过兔子。所以,只有不断地超越,才能不被淘汰,只有忘掉曾经的辉煌,才能重新塑造奇迹。
韩国大宇集团曾是赫赫有名的企业。当初,大宇集团的总裁金宇中以仅有的4000美元起家,在接下来的短短10年中,他公司的总资产已超过了700亿美元,创造了商界的奇迹。他的公司在世界排名第115名。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后来大宇集团旗下的各个分公司都先后倒闭,集团本身也因资产不够抵债而宣布破产。这么庞大的一个集团,怎么说倒下就倒下了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原来,金宇中在成功后,迷恋于自己取得的辉煌成绩,开始沾沾自喜、独断专行。在开发分公司的时候,他考虑不周,不顾全公司的大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疯狂的扩张。就这样,大宇集团旗下的分公司一度达到了600多个。由于分公司过多,使整体企业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以至于到最后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最终宣告破产。
在如今激烈竞争的商业经济社会大战中,类似于大宇集团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如巨人、南德、三株等国内知名企业,有哪个不曾风靡一时,他们集团的领导人的功绩一度被誉为“商界神话”。可是,个个都好景不长,最终销声匿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迷恋于过去的辉煌,以至于看不清现在的形势,结果导致走向失败。
一位商界名人曾经说过:“当别人把你当成英雄的时候,你千万别把自己当成英雄。”的确如此,有谁能做一辈子的英雄,最辉煌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倘若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认为自己的能力不错,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那么事实就会告诉你,你的想法是错误的。因此,要想在商战中做一个长久不败的将军,就不能在成功时沾沾自喜,一味沉迷。
迈克尔·乔丹,全世界人都耳熟能详的篮球运动员,曾经获得了无数个辉煌的成绩。那么,他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球员,成长为国际明星的呢?
当年,乔丹还没出名的时候,有一次他所在的队取得了一场比赛的胜利,他和同伴们一样也沾沾自喜地畅说着自己内心的喜悦,而一旁的教练却显得相当平静。他用十分严肃的口气对乔丹说:“你是一个优秀的队员,可是在今天的比赛场上,我不得不说你发挥得极差,完全没有突破自己,你离我想象中的乔丹还差很远。你要想在美国篮球队一鸣惊人,必须时刻记住——要学会自我淘汰,淘汰掉昨天的你,淘汰自我满足的你,否则你就不会有寻求完善的心……”
教练的话给他敲响了警钟,他深深地铭记于心,时刻都用这些话来激励自己。经过艰苦不懈地努力,乔丹的球技得到了很大提高,他终于挺进了芝加哥公牛队。后来,他又成为全美国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飞人”。
乔丹曾多次说过,自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教练当初的那一席话,是教练让他明白必须忘记过去的辉煌,才能更加集中精力应对眼前的事情。即便是在他已经成为篮球巨星的时候,依然不忘用当初的那些话来提醒自己。
乔丹的成功,是他不断地进行自我淘汰,不断地完善自我的结果。失败并不是成功的最大敌人,而骄傲自满才是。自满的人必然会穷途末路,这是因为当别人还在继续努力向前跑的时候,他却以为已经到达终点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抛在后面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满淘汰,把沉浸在昔日辉煌成就中的心淘汰,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使自己能够有足够的资本可以继续造就辉煌。
“每天淘汰自己,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挑战”,比尔·盖茨就是靠这样的信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没有因为成了世界首富就迷恋其中。他始终认为,与其让竞争对手开发新的操作系统挑战或者取代微软,不如先进行自我淘汰,这样的话不但能够领先市场,而且能主导市场,走在其他人的前面。所以,对我们来说,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今后的路还很长,要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走向成功,那就不要迷恋过去,而要把握当前,放眼未来。
坚持终身学习,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在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确立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决心。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走向成功。
人类在发展初期,由于征服自然的能力十分低下,难以逾越地理上的险阻,因此不仅文化交流的范围很小,而且交流的速度也十分缓慢。几乎每一样新的发明,都只能在很小的圈子里传播,甚至有时还常常得而复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所以,在人类漫长的三百万年的历史过程中,竟有99%的时间是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度过的。那时,人类在各自的诞生地生活,活动的地域不广,文化交流发展之慢,是可想而知的。“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有了良好环境的人类是不愿意迁徙辗转的,而愿意定居一地。在过去的一百万年中,只有当天气变化无常、食物短缺、好战者的侵袭,人类才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居住地。”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观。有人曾作过推算,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是以每年一千米的速度向欧洲推进的。到了铁器时代,人类征服海洋的能力大大增强,东西方在“丝绸之路”之后,又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此外更有汉代的楼船远航印度洋、明代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等壮举。人类文化交流的速度大为加快。到了蒸汽机时代,人类从海上和陆地将地球完全打通,世界迅速地缩小,人类的文化开始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了空前规模的交流。文化发展到今日,其速度已经到了一日千里的程度。如今的电子信息时代,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把人类的文明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境界。“随着高科技和现代交通运输的高度发展,再加上空前的人员、物质的大流动,使得世界各民族精神财富的生产、传播、交流、影响的形式、速度、质量、数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而在当代,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某种信息迅速地传遍全球。正是这种革命性的变化,使得文化开放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随着文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据统计,在18世纪,知识更新的周期为80~90年;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知识更新的周期就迅速地缩短为30年;到了近50年,更新的周期又缩短为15年;如今在某些领域,知识更新的周期已经缩短为5~10年了。面对信息网络全球化这种咄咄逼人、飞速发展的形势,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加强紧迫感与危机感,因时顺势,大力开展文化交流,及时引进先进的文化,紧紧跟上人类文化进步的步伐。
吉格先生在纽约市卡耐基学院当讲师时,他曾经遇到了一位六十多岁的杰出推销员叫爱德。爱德做的是广告生意,他的年薪有七万五千美元。这笔收入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一天晚上,吉格先生下课后跟他闲聊时,诚恳地问他:“为什么你要参加三位讲师合上的班级。而三位讲师的薪水加起来还没有你的多。”爱德笑着回答说:“吉格,我告诉你一个小故事。
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有一次,我父亲带我到我们的花园去了一趟。父亲可能是邻里中最好的园丁,他喜欢在花园里工作,并且以此为荣。我们走了一趟以后,父亲问我学到了什么?当时我唯一见到的事情就是父亲显然在花园中做了许多工作。这时,他有点不耐烦地说:‘孩子,我一直希望你能观察到,只要蔬菜是绿的,它们就能生长,一旦成熟,它们就开始枯萎。”’
彼得·杜拉克说得好:“知识必须经过不断的改良、挑战与增加,否则,它就会消失。”
我们会花钱去修饰我们的外貌,但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要花同样的代价去修饰我们的头脑?我们应该定期地以读书学习来满足精神的饥渴,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加油,如果这样,我们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自然而然地靠吃饭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每天填饱自己的肚子,我们又该怎样充实我们的心灵?大部分人都是在意外或偶然的情况下才会充实它。例如,在很方便或没有其他事可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我们平时常常说没有时间,这是一个可笑的借口,如果我们每天有时间去填饱肚子,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花点时间来充实那几乎是无价的头脑部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