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选对思路做对事:案例实用版
5358000000020

第20章 换个方法做人,换个手段做事(3)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大亨乔治,资产逾10亿美元。某年他与商业伙伴戴维从加州飞往中国某大城市,准备投资建厂,寻找合作伙伴。三天后,乔治坐到了谈判桌前,谈判对象是我国某一大型企业的领导。这位领导精明能干,通晓市场行情,令乔治颇为欣赏。听了这位领导对合资企业的宏伟设想后,乔治感到似乎已看到了合资企业的光辉前景。正准备签约时,忽听这位领导又颇为自豪地侃侃而谈道:“我们企业拥有2000多名职工,去年共创利税700多万元,实力绝对雄厚……”

听到这儿,乔治暗暗地掐指一算:700万元人民币折成美元是90余万,2000多人一年才赚这么点儿钱?而且,这位领导居然还十分自豪和满意。这令乔治非常失望,离自己预定的利润目标差距太大了!如果让这位领导经营的话,是很难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利益的;于是决定立即终止合作谈判。

试想一下,如果那位领导不说最后那句沾沾自喜的话,谈判也许会以另一种结局而告终。那位领导最后那些不着边际更是画蛇添足的话,不仅暴露出他自身弱点,而且令外商失去了合作的信心,最终撤回投资意向,的确是多余之至。

我国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交际能力。因此,未来的事业对人才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说话。“能言善辩”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工具。各个领域、各个阶层人士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交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语言交流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这是谁也回避不了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比写更实际、更为人们迫切需要。”因此,我们要有出色的语言组织能力,善于总结自己的观点,凡事语中要害,在开口之前,先让舌头在嘴里转个圈,把多余的废话减掉,一开口就往点子上说,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9.以德报怨是一种大度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不仅在于他的勇猛或胆识过人,更在于他的肚量和策略不凡,他不与小人一般见识,不逞一时之气。

山中大王老虎要出远门,临行之前,它把猴子叫来,说:“我出门在外的时候,山上的一切就交给你来掌管吧!”

猴子平时在山上游荡惯了,到处攀爬,和其他猴子一起嬉戏,一时间要做代理大王还真是找不到感觉。这只平凡普通的猴子开始想办法,揣摩威风凛凛的老虎的心理,模仿它的神态和举止,提高嗓门,尽量让自己显得威严庄重。猴子真的很聪明,不久它真得像大王了,因此以前和它一起玩耍的猴子都对它敬重有加,甚至诚惶诚恐。它自己也特别满意,感慨地说:“做大王真过瘾!”

过了一段时间,老虎回来了。猴子又开始苦闷起来,自己毕竟还是猴子,可是它怎么努力也难以恢复到以前。它的同类开始讨厌它,因为它还是一副大王的架子,甚至对它们颐指气使,在它们面前喜怒无常。

平凡的猴子痛苦地对同伴说:“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对我尊敬些呢!毕竟我也是做过大王的!只是恢复到平常太难了,我看,你们是不可能理解的!”

“多栽桃李少栽刺”,这是在劝诫我们,多做对人有益的事情,广结善缘,不要做恶,也不要去得罪人。

逞一时之快,为了打击报复又不择手段,终会让自己付出沉重代价。想要伤害别人的人,最终只能伤害自己。希望通过给别人制造不愉快来让自己得到安慰总是无法如愿,倒不如退一步,有时候以德报怨反而会得到预想不到的结果。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40多年前的义助,钱分书多年后仍然记在心里。

生活中,恩将仇报的人是屡见不鲜的,以德报怨的人却并不多见。但只有这么宽容和豁达的人,才能享受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以德报怨交友上有所心得的宏女士说,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灭子之怨呀,有点怨有些仇有丝气的,大不了是一些冲突,一些磨擦,遇到别人在气头上,自己笑一笑,也就过去了,遇到那出言不逊出手伤人的人,自己忍一忍,也就可以过去了。

大凡为人者,施人以物,人思以财还;施人以财,人思以情还;施人以情,人思么恩还;施人以恩,人思以命还。

人施我以怨,我以德还而非恶还,就断了怨怨相报的后路!所以说,以怨报怨怨难报,以德报怨怨易消。

恩恩怨怨何时了?如果一味想着报复敌人,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反之,如果以德报怨,就能使敌人成为你的朋友,成为你可以依靠的一座靠山。

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家里很穷,由于没有正当职业,他便到处游荡。由于手头拮据,为了充饥他只得沿街讨饭。

有一次,饥饿难忍的韩信来到县城的护城河边钓鱼。旁边有几个洗衣服的老年妇女。有一个老妇见韩信几天没有吃饭,高大的身材都快支撑不住了。她很可怜韩信,连着几天给韩信带来饭食。韩信感谢老妇,说:“我以后一定要报答你。”老妇人生气地说:“我可怜你几天没吃到一顿饭,哪里指望你的报答?但愿你成为一个有用的男子汉吧!”

韩信听了老妇人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悻悻地向城里的街上走去。忽然,有人高声喊道:“韩信,站住,不许过去!”

韩信一看,前面有一群人在街上谈天,其中有一个神态骄横的少年,叉着腿,伸着胳膊,挡住韩信的去路。韩信不想理他,那少年竟更加狂妄,指着韩信背上挎的那口宝剑说:“别看你身躯高大,带着宝剑,其实是个胆小鬼,没有什么出息!”这时,好多人已经围上来看热闹。只听那少年说:“韩信,你要有胆量就用剑刺死我;如果不敢刺我,就只许从我两腿之间钻过去!”说完,又把腿叉开,摆出架势。众人出于好奇,一齐盯着韩信。韩信呆呆地站了好久,缓缓地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从那少年胯下钻了过去,他这狼狈不堪的样子,顿时引起了众人的喧闹和讥笑。

10年过去了,韩信参加了推翻秦朝的农民起义,先在项羽手下,后在刘邦部下任将军。他被刘邦重用之后,统兵百万,屡战屡胜。刘邦平定天下之后,论定韩信军功最大,封为楚王。楚王韩信于是又回到了当年流浪受辱的故乡,打探当年老妇人及侮辱他的那个少年的下落。当地百姓听说,纷纷议论道:那位老妇人该富贵了,那位少年的末日到来了。

韩信终于找到了老妇人和那个少年,还召来了附近的乡亲。他赐给老妇人千两黄金,让她安享晚年。轮到那个曾经侮辱过韩信的人了。只见那人已经成为一个身强力壮的成年人,胆怯地跪在韩信面前。

韩信指着那个男子对左右说:“这是一个壮士。当年侮辱我时,我当然能够杀死他。但杀死一个无知的少年又有什么用呢?因此我一直忍了下来。今天,我任命他为中尉,掌管捕捉盗贼的事情。”

出人意料的决定,使那位男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也引起了百姓的惊奇和赞叹。而韩信的部下也更加信赖和效忠他们的主人了。

不计前仇,以德报怨。韩信表现了一个有气度、有机谋的大将的胸怀。由此,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韩信能驾驭千军万马,成为足智多谋的常胜将军了。

以德报怨,可谓是交友之中的重要一环。能以德报怨者.应该是心修到一定境界、识修到一定境界,识修到一定境界的脱俗者,是贤人,是圣人。

能以德报怨者,有可以天下为友之度,有开恩之智,有恕恶之心,有容陋之念!于是乎,天下者,皆可与其为友。

以德报怨,是解决仇怨纷争的有效招法。别人对我以恶,我对别人以善,其恶也就无从为恶。

个体者交友,在通常的情况下,以德报怨一次,就会得一个朋友,以德报怨十次,就会得到十个朋友。

以德报怨是一种大度,属于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那种。以德报怨是一种气概,属于豪气干云敢于傲视天下之邪的那种。以德报怨是一种精神,它要我们超越自己的偏见;以德报怨是一种态度,它培育我们的博大胸怀;以德报怨是一种境界,它意味我们有可能战胜自己的弱点;以德报怨是一种理想,它召唤我们走向崇高。

10.送礼要送到心坎上

中国唐代有个大臣,他派一个叫缅伯高的人去给皇帝送礼,礼物是一只天鹅。这位老兄途经沔阳时想给天鹅洗一个澡,哪知,一把没抓住让天鹅给飞跑了,只抓掉了一根鹅翎。送给天子的“贡品”弄丢了,岂不该有杀头的罪过,吓得他嚎啕大哭,越哭越伤心,伤心之后,却想出了首打油诗:“将贡唐朝,山高路遥,沔阳湖失去天鹅,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据说,他后来真把鹅毛连并这首打油诗一起送给了皇帝,皇上被这个故事感动了,不但没杀他,还拿美酒款待了这个马大哈。这就便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来历了。

中华民族向来是礼仪之邦,“礼”文化也源远流长。即使在今天,礼尚往来,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那或轻或重,或多或少的礼物中,我们既可以体味到人情缔结的温馨,又可以享受友好往来的欢乐。但是,有时也会因为方法不当,时机不对,礼品不妥而事与愿违,反而人情未结,芥蒂又生,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些划不来。

送礼给那些对你来说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怎么个送法,或什么时候送去,这里面大有学问。婚丧嫁娶、酬宾谢客、逢年过节、交友结谊都需要送点礼物,目的在于联络感情,密切关系。那么,送礼和行贿的界限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若以送礼为名而行法律所不允许之事便是行贿。

送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有其特定规律,不能随心所欲,盲目地去做。它反映出送礼者的文化教养、交际水平,甚至艺术气质,同时反映出送礼人对受礼人的了解程度和关系远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送礼是一门人人都需掌握的特殊艺术。

礼品价值高低,取决于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好坏。受到别人的照顾或恩惠时,必定为了表达谢意而送礼。然而,送礼却给许多人造成不少的困扰。有位朋友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但却对那些受惠者送来的礼物深感尴尬,因为许多人的家庭并不富裕的人,却送来非常昂贵的礼品,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常觉得受之有愧,他常常叹息地说:“其实可以不用勉强如此大礼。”

送礼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双方都不要着重礼物本身的物质价值,而应视收到的是一份浓浓的情、厚厚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