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5332300000031

第31章 成功在拿得起放得下中出奇迹(10)

美国一家大印刷公司的经理曾回忆起他与自己公司—位会计员的一次谈话,这位会计员的理想是要成为他公司的审计长,或者创办她自己的公司。虽然她连中学部没毕业,但她却毫不畏惧。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公司经理提醒她:“你的会计能力是不错,这一点我承认,但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把目标定得更加切合实际些。”经理的话使她大为恼火,于是,她毅然辞职追寻自己的理想去了。后来她成立了一个会计服务社,专为那些小公司和新移民提供服务。现在,她在加州的会计服务社已发展到了五个办事处。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别人的能力限度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在他们怀有激情和理想,并且能够在困难和障碍面前不屈不挠时,他们的能力限度就更难预测了。

无论做任何事情,开始时最为重要的是不要让那些总爱唱反调的人破坏了你的理想。这世界上爱唱反调的人真是太多了,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列举出千条理由,来说明你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你一定要坚定立场,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伟大的成功,始于一个微小的动作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所谓的吃苦,未必一定都是置人死地的大难,很多时候只是对沁浸于自己日常行为中的一些“习惯”进行细雨润物式的剔除,简单地讲,就是放得下一些熟悉的生活方式和言行举止。

有一只山羊,脖子上总是挂着一只沉甸甸的金表,呼哧呼哧地行动很辛苦。那只金表不仅重得出奇,而且坏得不能走。兔子朋友再也不想袖手旁观了,就劝说山羊:“喂,小羊!干嘛总是挂着这只动都不动一下的表呀?又重,又没用,不是吗?”“重是重,”山羊说,“可我一直都这么挂着它呀。重也好,不重也好,早巳习惯了。”

一天山羊过生日,兔子送来一个扎着礼品结的漂亮盒子,里面是只光闪闪的、又轻巧走时又准的新表。山羊高兴得什么似的,取下那只旧表,挂上新表到处走给大家看。

上面这个故事中,“旧表”寓意山羊从小于不自觉中养成的忧郁心态;“新表”寓意接受改变。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山羊”那样,除旧迎新,欣然接受兔子朋友赠与的“新表”,尽管他们对“成功”也不乏憧憬。

大明是我10年前认识的朋友,那时他是个文学青年,一心想当剧作家并成为公众人物。1994年,他意料之外地得到了一笔钱,是海外一位失散多年的叔叔所赠。于是他注册了一家公司。但是,没几个月就蚀本了。失意中他偶尔读到了一本书,令他非常激动,决定出去当一名推销员。因为这本书上说,推销员是世界上挣钱最多的职业。电话里他告诉我他选择了卖保险,并郑重其事地留下了他的呼机号,要我有机会时关照他。

几个月后,我的一个亲戚谈起想要参加保险,我赶紧打电话呼大明。然而始终没有回音。夜里我又打电话到大明家里。从他那种慵懒的口吻里,我听出事情好像不妙。果然,他说他已经放弃了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梦想。因为他的上级培训员太难缠,老是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他过不去。比如,任职第一天,培训员打大明的呼机,大明当时正开着助动车在路上,没有听到呼机响。为此培训员特意把他召到办公室,批评说,“有拷即回”是保险业务员的基本工作守则之一,如果连这点也做不到,不如不要做了。并强调,业务员的呼机应该设在振动挡别在腰带上。而大明嫌鼓出来一块不舒服,坚持放在外套口袋里。

提前启动“假如”……就

在面临所谓的绝境时,主动放弃旧有思维通道,提前启动“假如……就……”,也就是“换一种心相”,而不是充当事后诸葛亮。

四位野外探险爱好者计划去原始森林跋涉一周。

第四天,他们闯入了浓雾区,迷路了。

祸不单行的是,一名队员在走出雾区的努力中,涉水时被卷走,眨眼之间,随着他那恐怖的“救救我”的呼声,整个人就被咆哮的激流淹没了。

为了活下去,他们凭以前学过的野外生存的知识辨别可以食用的植物,从树叶间寻找可以饮用的露水,一天天地维持着体力。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在浓雾区跋涉,企图冲出去,但最终还是在原地打转。

10多天过去了,他们真的绝望了。有人开始喃喃自语,哭笑无常……

有一位叫韦伯思的队员他不甘心等死,提议再试试,可同伴们却不愿再作这种徒劳的努力。韦伯思只得单独行动。

过了许多时候,韦伯思却回来了。他大声喊:“天哪,我们有救了,我发现了一个酱鱼罐!”韦伯思手中晃动着一个蓝色的空罐头。

3个人抱在一起,激动不已。这说明这一带有人来过,离平原地区已经不远了。

第三十天,他们终于走出了森林。

实际情况是,这只酱鱼罐是韦伯思曾经放在背包里打算做水杯用的,他仔细地剔除了罐身上的标签,作为“希望”的象征物来唤起同伴们征服死亡的勇气。

人在整个生命旅途中会碰到大大小小的失望和一两次、两三次的绝望。面对失望,有的人再度奋起,或另辟新径;有的人就此止步,或退而求其次。面对绝望,人的基本态度也许只有坐以待毙把自己交给命运了,因为这样最省心,似乎可以规避更大的、不可知的风险。我们把这个现象权且称做动物的“条件反射”,一种被动状态。所以,人们习惯于把一些看起来是别无选择、死路一条的境遇,叫做“绝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正在高速公路上疾驶的汽车驾驶员,突然车胎爆了,他的第一个反应一定是踩刹车,然后是听天由命。“踩刹车”是汽车驾驶员应对突发性事故的“条件反射”。过后,尤其是他的同行们会出来充当“分析家”“评论家”,说对付后轮胎爆裂,其实不应该踩刹车,你想啊,没有了动力车子自然会慢慢停下来,这样也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这时候这个倒霉的驾驶员就想,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你试试!因此,这个世界上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灾祸,事后总少不了有人用“假如……就……”来造句的。

在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年代,人们习惯于把一些具有处理非常事件能力的人,归结为“意志的胜利”,认为光凭“意志”就可以从本质上左右某项事物的结果。因此,小孩子从小就要受到很多关于“意志”决定论的教育。对学习稍有倦怠,大人就会说,这个小孩缺乏意志力。其实,假如我们愿意尝试用一种非线性的思考方式,去观察一些事物,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投机是一丛貌似青葱的荆棘

人生在经意与不经意、自觉与不自觉中会经历种种“考试”。有时候看起来是“被考”,实质上又何尝不是一种“自考”呢?真正的对手其实还是你自己!

猴山上要举行一次竞技,优胜者将成为新的首领。

第一天,老猴王把大家领到河边的一片土地,一旁堆着整捆整捆的树苗,显然,竞技内容是种树。

在规定的时间内,大黄种了51棵,排名第一。紧挨着大黄的是小黑,他种了48棵。看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就知道,这个成绩对他来说已经是极限。

第二天,还是去河边。听说还是种树,大黄不觉在心里冷笑,摆出一付稳操胜券的样子。果然,大黄还是第一,甚至还比第一天多种了1棵,52棵。小黑呢?仍然是48棵。但是比起前一天来,显然轻松多了。

第三天,老猴王说,今天不如还是种树吧,这样的话来年春天河边可望有一片可爱的新树林了。大黄瞟了一眼同伴们,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是猴山上的新首领了。

公布成绩的时候,大黄还是以52棵的成绩排名第一,小黑仍然排在第二。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小黑种了50棵。

投票结果,小黑当选为新首领。

有的人在某个特定的小环境里凭着自己某种优势,养成了“武大郎开店”的思维定势。

有的人不管对手有多么强大,以一种建设性的心态,竭尽全力挑战自己的极限。

成功就是无数错误的堆积

面对错误,最重要的是拿得起放得下,继续改观错误,总有一天你会在错误上取得成功。

一位老农场主把他的农场交给一位外号叫错错的雇工管理。

农场里有位堆草垛手心里很不服气,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把错错放在眼里过。他想,全农场哪个能够像我那样,一书挑杆子,草垛便像中了魔似的不偏不倚地落到了预想的位置上?回想错错刚进农场那会儿,连杆子都拿不稳,掉得满地都是草垛,有的甚至还砸在自己的头上,非常搞笑。等他学会了堆草垛,又去学割草,留下歪歪斜斜高高低低一片狼藉;别人睡觉了,他半夜里去了马房,观察一匹病马,说是要学学怎样给马治病。为了这些古怪的念头,错错出尽了洋相,不然怎么叫他“错错”呢?

老农场主知道堆草高手的心思,邀请他到家里喝茶聊天。“你可爱的宝宝还好吗?平时都由他们的妈妈照顾吧?”高手点点头,看得出来他很喜欢他的孩子。老人又说:“如果孩子的妈妈有事离开,孩子又哭又闹怎么办呢?”“当然得由我来管他们啦。孩子刚出生那阵子真是手忙脚乱哩,不过现在好多了。”高手说。

老人叹了一口气,说:“当父母可不易哦。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你需要考虑的事情还很多很多,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因为你是父亲。对我来说,这个农场也就是我的孩子,早年我也是什么都不懂,但我可以学。也经过了很多次的失败,就像‘错错’那样,经常遭到别人的嘲笑。”

话说到这个节骨眼上,高手似乎领教了老人的用意,神情中露出愧色。

“优胜劣汰”成为一种必然。人们开始认同另一种说法:成功,就是无数个“错误”的堆积。

享有“全球第一CEO”盛名的杰克·韦尔奇,进入哪(通用电器)的第一年只是实验室的一名工程师,一次在和他的上司的谈话中,他递交了一份关于他参与的某项实验项目的详细报告。其中包括了对产品的科学成分分析、长期成本以及竞争对手分析。就凭这点,韦尔奇得到了加薪和提拔。谈起这件足以影响他在哪此后40年职业生涯的事,他以一种坦率的、不无激情的语气说:

这(指那份报告)根本不是什么意义重大的分析,但是它来自于一个穿着白色实验服的家伙,就有些非同寻常了。

我想要做的就是“脱颖而出”。如果我仅仅回答了他的问题,那么就很难引起注意。其实每当老板们提出问题时,他们在脑海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他们只是想得到再次的确认而已。为了显示与众不同,我想我的回答应该比提出的问题范围更广一些。我想给出的不仅仅是答案,还有意料之外的新鲜观点。

举步前你什么都别想

举步前你什么都别想,跨出去就是了,就像呼吸和眨眼睛那么不由自主。

有一只体重达8600公斤的大鲸鱼,能跃出水面6.6米表演各种动作,令观者惊叹不已,非常钦佩这只大鲸鱼的训练师。这位伟大的训练师透露了他的绝活:开始时,他在水下安置一条绳子。鲸鱼每次从绳子上方通过时就会得到鱼吃,训练师就拍拍它并和它玩,以此对它表示鼓励。

当鲸鱼从绳子上方通过的次数逐渐多于从下方经过的次数时,训练师就把绳子稍稍提高一点。

只不过提高的速度必须很慢,不至于令鲸鱼因为过多的失败而沮丧。

如果一开始训练师就告诉大鲸鱼,快!跃起来!并且达到规定的高度,这样你将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明星,那时候人们将会为你喝彩,为你发狂,这样你可以得到你喜欢的一切,想想,那该有多么风光!“你有没有搞错,就凭我这个体重?恐怕你先得帮我减肥。”鲸鱼如是回答可想而知,它非但不会被打动,反而会认为培训师在开玩笑。而训练师运用一个小小的设计,却使鲸鱼在不知不觉中越过极限,取得了超凡的成功。

我们再来举一个学外语的例子。很多人都觉得记单词最头痛。那么,每天只记一个单词总可以做到吧?但是很多人先担心自己会前学后忘而最终放弃学习。谁会因为怕遭遇红灯而不上街?因为怕失恋而不找对象?怕吃药而不生病?如果我们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并把它看作像维持生命那么重要,那么,我们的生存层次也一定会因此而一步一步地上升。

如果你是个营销员或者是生意人,假定你规定自己每月必须完成100个拜访,先给自己设下99次“失败”底线。结果你却做成了2次,也就是说,你的实际完成数比计划数多了1次,这时候你就会以一种赞许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次额外的收获,其余的98次失败就变得人情人理了。这难道不应该庆贺吗?再说,和人打交道是一件变数最大的事情,它不像某种应用技能那样有自主性。一次两次失败了,你就忙着下结论,看,我知道就是不行的,还是算了吧110人不接受你,不等于第11个人也不接受你,你的说词对这个人不适合,不等于所有的人都不爱听。有人接受了你,或许就因为和你有眼缘,而并非是你推销给他的东西对他有多么重要。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来说,一时一事难定成败。那么,怎样才能多一点可掌控性、多一点胜算呢?所有的经验和学问都包含在99%、甚至是100%的“失败”中!

其他工作也是如此。比如你新上手一项工作,之前你对它只是有一点理论上的认识。这时候你也许会想,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万一搞砸了,人家会怎么看我?于是你开始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越想越觉得没有把握。由于你对这项工作的切人点是一个“怕”字,也就是说你给自己的心理暗示是“这件事我没有做过,所以我没法做好它”,你的意识在阻止你跨出第一步,即使你勉强跨出去了,一遇风吹草动,你的第一反映就是缩回你的脚来。

我们何以操劳

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做一些在常人眼中的“小事”,一些由于它的唾手可得而容易使人不屑一顾的“琐事”。

歌德在他的《叙事谣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别人废弃的马蹄铁,耶稣让彼得捡起来。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继续往前走。耶稣自己弯腰捡起来,用它换得几文钱,买了十几颗樱桃藏在衣袖里。出了城便是茫茫荒野。走了一段路,耶稣故意掉落一颗樱桃在地上,口渴难捱的彼得,不得不弯腰捡起来吃。就这样,一个丢,一个捡,彼得也顾不得狼狈,就这么一次又一次地弯腰,毕竟解渴要紧啊!事后耶稣借此事教育彼得说:小事不做,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如果当初你肯弯一次腰的话……

也许我们会说,早知道这样的结果,不用提醒,彼得自然会主动弯腰捡起那块废铁。问题就在于我们“不知道”。就像那个“傻子吃包子”的笑话,吃到第九个包子时,傻子感到有些饱了,说,早知道这样,应该先吃这个包子。

如果认为“成功”就意味时时刻刻都在干着惊天动地、叱咤风云的事情,那一定是武侠小说看多了。做美术编辑的人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版面的“精致感”在于细节处理的一丝不苟。

许多深具“成功迹象”的东西也许就隐藏在“唾手可得”的小事中,可以帮助你“成功”的路径就这么活生生地摆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而我们却漠视它,昂首阔步地从它面前走过,我们以为我们重任在身,我们总是习惯抬头远望,我们在寻找第九个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