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美不过诗经2
5317800000003

第3章 邂逅兮·只因为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

——(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

裳裳(1)者华,其叶湑(2)兮。我觏之子,我心写(3)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4)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5)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6)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小雅 裳裳者华》

“正尔在群形之中,便知非常之器。”有的人的特别,不是在于他的身份或者地位,更不是在于他的服饰或者座驾,而就只是在于一眼看到他时,心中难以忽视的欢快——我觏之子,我心写矣。

几千年前就有人吟唱着这样的诗句,翘首等待着心目中君子的路过。这种浪漫完全可以媲美席慕容笔下那棵痴情的,开着花的树,一树的娇羞与温柔,想着要去换一眼对视时候的回眸。

其实这个人的特别究竟是什么,可以让那轻轻一瞥承载着前世满满的回眸所期待着的情意,这个问题同样也辗转在痴坐在田埂之野的痴情人的脑子里:是因为他穿着有纹章的衣服?还是他坐着四匹马拉着的车?或者是他游刃有余的驾车之术?这样的问题他还可以无休止地自问下去。

可是都换不来真正的结果,为什么那么期待见到他?其实仅仅是因为“我觏之子,我心写矣”而已。这就是《小雅·上裳裳者华》告诉我们的这个看似平常却情谊深长的一个故事。

《诗经》歌颂爱情的诗句有很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但是,《小雅·裳裳者华》给我们带来的欢快感是更加轻松,美丽的,我们无法考究诗人是什么样的身份,甚至是男是女,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只是随着诗人期盼的人的出现而同样欢喜。就像阴云密布的时候立刻被太阳温暖,寒风彻骨的时候仿佛沐浴在五月的阳光下,我们此时都站在阴沟里,但仍然仰望着天空。

这种美好就像鲍勃迪伦用他那特别的嗓音唱着:you make me happy when skies are grey.你的种种美好是因为你给我带来的特殊感觉。

这种感觉叫做一见钟情。荷西第一次看到三毛时便是这样的欢欣。这样的美好是纯洁无暇的,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式的美丽,会让人应接不暇。

一见钟情在爱情故事的长河里往往被冠以不切实际的典范,这样的爱情是令每一个人憧憬的,但是每一个置身事外的人都不愿意去祝福这种美好。多么奇怪的现象,是因为一见钟情是真的看上去很美而已,还是每个人都悄悄地隐藏着自己的邪恶的妒忌之心。

但是回到不显示的诗歌、电影、文字中,这样的情节是每个人都爱的,看到这首干净、纯粹的裳裳者华的时候,我能想象到的是合卷的下一秒这位翩翩君子就驾马而过,并且无意地向痴情人的方向扫了一眼,但是绝对是没有注意到他的,这样才是美好的故事,或许他们之后会有交集,会有邂逅,但是这个时候两不相干的擦肩而过才是真真的美好。

人人都说《诗经》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重点不是乐或者哀,而是一个度的把握。童话的美好是因为它们都恰巧在幸福刚开始的时候戛然而止。只有留有想象空间的存在,故事才能令人遐想。

她可能上次只是在这里见了他一面,仅仅一眼的无意,就在有意者的心理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打动是一瞬间的征服。而后在这里再继续的故事虽然是满眼的鲜花,但是脑子里却无时不刻不在想着那个令他憧憬的君子。君子的气场十足,已经完全凌越于此刻的满眼荡漾着的花丛。

无论是其叶湑兮或是芸其黄矣,结果都思前想后转到了我觏之子的种种神气。最后干脆不再将眼神落在花朵的身上,而是魂已经飞到了很远的地方,痴痴地想着这位君子御车前来的风光。

方玉润读到最后一句时也极是觉得有趣,他在《诗经原始》里就说到:“末章四歌非歌,似谣非谣,理莹笔妙,自是名言,足垂不朽“。

也恰是最后一句跟随着诗人的想象所见或者是脑中印象把诗歌推向了高潮,结束了之前稚气、轻快的痴心人魂不守舍的吟唱,诗歌到这里的突然断弦而止,让这首美妙的小雅语音绕梁三日。

诗歌虽然结束了,但是故事肯定还会继续下去的。这样的钟情此时是最美好的,不管是爱情或者只是憧憬之情。

再回到这句“正尔在群形之中,便知非常之器”,其实说的是嵇康的。他的气宇非凡即使是在一群人之中也可以一眼便看的出来。这样的名士风度自古就有之,眼下这位君子也是如此。

中国的审美意识就是从人物的评鉴开始,越是古时,美貌与气质越被器重。古文里说到邹忌,没有介绍他的任何来历只是说“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这样的传统并不是只注重外表的肤浅,在那个时代姣好的形象充分说明了“礼”。尤其在西周那个“礼未坏乐未崩”的年代,无论是“维其有章矣”或是“乘其四骆”都是当时“礼”的典范。也正因为如此,车上的君子才符合当时人的审美观念,受到了路人的钟情。

钟情或是一见钟情都是美好的,他们彼此是陌生的,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都符合了对方的种种审美条框,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这样美好的事情发生的频率很是寥寥,流传下来的都是千古风流。

眼前的这首《裳裳者华》将这动人的一幕真实的跳动在文字上,肯定也在几千年前演绎过在我们此时满目春光的土地上。这种浪漫与情调亘古不衰,至今让我们跟随着文字而欢悦,跟随着诗人而憧憬。

注释:

(1)裳裳:犹堂堂。一说车上的帷裳;一说常棣。

(2)湑(音许):盛貌。

(3)写:通泻。

(4)芸:黄盛也。

(5)章:文章。

(6)左之、右之:君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