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公关经理教程
5305000000005

第5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1)

内容提要

了解公共关系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公共关系学的许多理论都是现代传播学、舆论学、管理学发展的直接产物,所以公共关系学的历史实际上只有几十年。但公共关系思想及类似于公共关系的活动,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古代社会都可以找到影子。可以说,古代时期是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时期。

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的一份农业公告,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并对从事这门技术的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和奖酬,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合纵家苏秦,奔波于山东六国,运用游说手段,来影响公众和社会舆论,以对付秦国的吞并。连横家张仪,四处交游,离间各国,以社会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战国时期的君子士大夫手下常常有许多幕僚策士,他们善于四处游说,帮助统治者争取民心或动摇敌心。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

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前身”。当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叫巴纳姆,故将公共关系发展史的这一段时期称为巴纳姆时期。“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有些公司、组织为了省下广告费,便雇佣专门的人员来制造煽动性新闻,制造关于自己的神话,以此来扩大影响。报纸为了迎合下层读者的阅读心理,也乐于发表。这样两相配合,就出现了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报刊宣传活动。这为那些总想宣传自己,为自己制造神话的公司和组织提供了便利条件。

当时,这种或把新闻媒介视为异己,或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的现象,引起了新闻媒介的不满。据统计,1903年至1912年的10年间,有2000多篇揭丑文章发表,同时还有社论和漫画,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清垃圾运动”(又称为“扒粪运动”、“揭丑运动”)。

在“清垃圾运动”的冲击下,企业家们按自己的企图建成的一个个独立封闭的企业“象牙塔”摇摇欲坠。为求得生存与发展,他们被迫从修建“象牙塔”逐渐转向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开始修建“玻璃屋”。“清垃圾运动”的冲击,使工商企业意识到了取悦舆论的重要性。许多企业开始聘请懂行的人专门从事改善与新闻界关系的工作,这种人被称为“新闻代理人”。他们专门为其委托人做宣传,在新闻媒介之间进行游说,经常与报界联系,邀请记者到企业参观采访,或为公司的政策解释和辩护等等。

从此,企业和外界的隔绝状态消除了,“象牙塔”被“玻璃屋”取代,企业透明度大大增加。不过,早期的新闻代理活动仍然免不了存在大吹大擂、搪塞了事、混淆视听和隐瞒欺骗的弊端。

三、艾维·李时期——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开始

艾维·李(1877-1934),早期受雇于美国报业大王斯特的《纽约世界报》当记者。1903年,他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成为向客户提供劳务而收取费用的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由此发端。该事务所一成立,就生意兴隆,顾客盈门。其客户包括当时美国许多最大的企业,乃至纽约市市长塞思·洛。

1906年,艾维·李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原则宣言》,全面阐明了他的事务所的宗旨:“我们的计划,是代表企业单位及公众组织。对与公众有影响且为公众乐闻的课题,向报界和公众提供迅速而准确的消息。”这就是所谓企业管理的“门户开放原则”。这反映了他的信条:“公众必须被告知。”他认为:一家公司,一个组织要获得好的声誉,就必须把真情告诉公众;如果真情的披露对公司、组织不利,那么就应该调整公司或组织的行为;企业与其员工和社会关系的紧张与摩擦,主要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采取保守秘密的做法妨碍了意见和消息的充分沟通。另一方面,他积极协助企业管理人员改革旧的政策和做法,尤其是改善对待员工和公众的态度,使企业的一言一行,迎合公众和新闻媒介的要求。

艾维·李作为公共关系之父,不仅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而且他提出的“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使公共关系这门学科从对一些简单问题的探讨上升为探求带有某些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大大推动了这门学科的发展。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艾维·李的咨询指导主要还是凭经验和直觉而进行的,缺乏对公众舆论严密的、大量的科学调查。因此,有人批评艾维·李的公共关系咨询只有艺术性而无科学性。但无论如何,艾维·李作为公共关系职业的先驱者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四、爱德华·伯尼斯时期——现代公共关系学科化的成熟

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公共关系由简单零碎的活动上升为较系统完整的专业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公共关系的原则与方法,这使公共关系自立于学科之林、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在1923年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在书中,伯尼斯首先详尽阐述了“公共关系咨询”这一概念,而且提出了公共关系的原则、实务方法和职业道德守则等。1928年,他写出《舆论》一书,1952年,他又出版了《公共关系学》教科书。

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伯尼斯不仅是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同时又是一位公共关系的实践家。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提出的“投公众所好”的主张。他认为,在一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劝说活动有着巨大的威力,因而他非常注重运用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继伯尼斯之后,1937年,雷克斯·哈罗博士在斯坦福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1947年,波士顿大学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培养公共关系学士及硕士。许多公共关系的论著也相继出版。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两人出版了他们的权威性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在公共关系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1998年,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公共关系学者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主持的“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的课题研究已接近尾声。“卓越研究”衡量测定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的程度,其分布在涉及卓越传播的三个层次里,并有包容性。公共关系这样一种职业的教育,应该建立在研究和经验的知识体系之上。公共关系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组织了解其行动对所有重要公众利益的影响,并因此制定更好的决策。格鲁尼格教授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各国的公共关系实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的主要原则具有普遍性,“它们适用于各种文化、政治和经济体制”。

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

公共关系产生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社会条件相联系的。

一、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

美国是文化根基很浅的由移民组成的一块新大陆。美国文化体系中有三个突出的特性: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理性主义。个人主义使美国人富于自由浪漫的色彩;英雄主义使美国人崇拜巨头伟人,富于竞争的精神;理性主义使他们注重严密的法规,崇尚教条、数据和实效。

二、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在商品经济之前的自然经济社会,广大民众自然分散,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由于社会化程度低,社会联系松散,缺乏统一组织,因此公众的力量分散,共同意识薄弱,民众的政治参与程度很低。加上严厉的封建专制和独裁统治,民众百姓成了“百依百顺,逆来顺受”的“顺民”。官民之间、上下级之间只有绝对服从的关系,社会政治生活的特征表现为“民怕官”。在这种统治者依靠高压政策、愚民政策来实施统治的专制政治条件下,民众既无须关心政治运作,亦无法干预政治运作,舆论不可能对社会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毫无公共关系可言。

与专制独裁的封建政治不同,大工业社会的政治生活的核心是民主政治。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市民的社会化、公众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共同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民众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日益膨胀,有统一组织的社会公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了解和参与政治生活,舆论对政治运作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民主政治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于是就需要相应的民主制度来保证。这种保证主要是通过代议制、纳税制及选举制来实现的。

代议制是由各种利益集团推选出自己的代表来进行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管理。这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体现与保证。而促使民众关注与参与公共政治的动力,则主要来自经济上的“纳税制”和政治上的“选举制”这两种民主化制度。在这种民主政治的社会氛围中,其政治生活的特征表现为“官怕民”。

三、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在封建社会里,其经济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组织方式是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一村一乡为界限的。其社会联系也就脱离不了这种以家庭、村落为支点的血缘、地缘、姻缘等人缘关系。这种关系一是非常狭隘,二是相当固定,三是极端封闭。直至资本主义社会前期,大工业尚不十分发达,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人们的社会联系仍然是相当狭隘的。

20世纪初,美国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已趋于安定,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大工业的商品经济方式突破了时空与血亲的局限,重新形成了以市场为轴心的极广泛的社会分工协作,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经济社会以社会化生产、社会化交换为其重要特征。任何社会组织,均须得到社会广泛的承认,获得社会整体的支持,方能生存和发展起来。故商品经济社会势必需要公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