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5299000000023

第23章 第七讲 心理疾病让孩子学习停滞不前(2)

而老师却总是对她说:这是莫大的荣誉,是学校和老师对你的重视。要她一个不漏地参加所有的竞赛,她也只好硬着头皮强学强练。每逢竞赛,“战前”的几天她都要死记硬背、苦练苦算到深夜。有天晚上,她正在宿舍背书强记第二天竞赛科目的内容,宿舍同学却听歌聊天,吵得她无法看书。她又急又气,烦躁至极。就是从那个时刻,她心头产生了强烈的怨恨:一恨老师总让她参加各种竞赛,使她疲惫不堪;二恨宿舍同学扰乱了自己的复习;三恨家长不该让她留在市里读这个使人疲于应付的重点中学。在这种焦虑怨恨的情绪状态下,她一夜都没睡着,第二天在考场上打了败仗。从此,她经常失眠、多梦,梦中总是在做数理化的竞赛题,要不就是梦见在竞赛时交了白卷。那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她很焦急、心慌,彻夜失眠。

心理咨询

其实,莉莉这是患上了焦虑症。焦虑症即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患者以焦虑情绪反应为主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焦虑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指导计划

焦虑症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还会出现神经衰弱症,因此必须及时予以合理治疗。一般是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心理治疗。下面是几种心理疗法:

1暗示疗法

自信是治疗焦虑症的必要前提。一旦发现孩子患上了焦虑症,应让他暗示自己树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有处理社会性事件和完成各种工作的能力,坚信通过治疗可以完全消除焦虑疾患。通过暗示,患者每多一点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些,同时又反过来使自己变得更自信,这个良性循环将帮助患者摆脱焦虑症的纠缠。

2深度松弛疗法

如果患者能够学会自我深度松弛,就会出现与焦虑中所见相反的反应,这时其身体是自主的,而不是为某些朦胧意识所控制。自我深度松弛对焦虑症有显著疗效。

3分析疗法

有些焦虑是由于患者将经历过的情绪体验和欲望压抑到潜意识中导致病症。患者成天忧心忡忡、惶惶犹如大难将至,痛苦焦虑,不知所以。此时,患者应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或通过心理医生的协助,把深藏于潜意识中的“病根”挖掘出来。

4刺激疗法

焦虑症患者发病时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痛苦不堪,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转移注意力。

亲子互动

焦虑症倾向心理测试

想知道学习压力大、整天愁眉苦脸的孩子是否有焦虑症的倾向吗?让他做一下下面的测试就知道了。

“没有或很少时间”为1分;“小部分时间”为2分;“相当多时间”为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为4分。

1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

2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3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

4觉得可能要发疯。

5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

6手脚发抖打战。

7因为头痛、头颈痛和背痛而苦恼。

8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

9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地坐着。

10心跳得很快。

11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12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13吸气呼气都感到很容易。

14手脚麻木和刺痛。

15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6常常要小便。

17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

18脸红发热。

19容易入睡并且睡得很好。

20做噩梦。

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焦虑评定的分界值为50分,分数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

孩子就是不喜欢上学怎么办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物有了厌恶情绪,他看这个事物就会带着厌恶的情绪。别人的成功在他看来像是一种宣战,别人的指点在他看来像是一种讥笑。

适宜孩子

厌学症孩子

学习问题

因为学习不好而讨厌与学习有关的所有活动,学习落后。

经典案例

初二时的天天很喜欢学习,可一上初三不知是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还是对学习真的失去兴趣和信心了,他越来越反感学习。

家长说:“原来放学还知道看看书、做作业,可一上初三就连作业都不做了,书也不看了。要么看电视,要么就坐在电脑前,不是上网就是打游戏,反正就不看书做作业。你说他两句吧,他就‘嗯’、‘啊’,说一会儿就去,可过半个小时你再看,他还在那玩儿呢。”

“我们尽量去和他做朋友,逮住机会就做思想工作,可怎么说也没用,道理他都听不进去。问他为什么不学,他说‘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学’。孩子这么大了,我们不可能,也不想整天监督着他学,可他根本理解不了父母的苦心。”

“一上初三学习就不怎么好了,平常不学,考试前也不看书,真没办法。”

很明显,天天对上学有了厌倦情绪,得了厌学症。

心理咨询

厌学症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中学生患病率最高。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自由感和乏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恶性循环,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另有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上了中学后生活学习环境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从此一蹶不振,也容易患上厌学症。

指导计划

孩子厌学可能只是一时的,也可能是一直持续的。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生来的。家长应该责无旁贷地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而不能一味地责备孩子。第一,我们要能够放下“架子”,坦诚、平等地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找出问题所在。第二,针对问题,与孩子共同协商解决办法。第三,督促孩子认真执行协商的解决办法,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稍有进步就及时鼓励,让孩子尝到学习的甜头,让孩子有成就感和愉悦感,逐步培养学习兴趣。第四,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减少孩子对包括学习在内的生活上的抵触情绪。

亲子互动

厌学情绪测验

下面的测验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是否有厌学情绪。让孩子对下列各题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1我认为学习一点也没有意思。

2我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学习的。

3我一学习就觉得没劲。

4在现在的社会里,学习没有什么用。

5我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

6到学校去上学简直是件苦差事。

7我学习只是为了父母。

8我对学习没什么兴趣。

9一上课,我就无精打采。

10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我总是似懂非懂。

11我常常抄同学的作业。

12我即使无事可做,也不愿意学习。

13我认为自己不是什么读书升学的料。

14我背书包上学只是为了消磨时光。

15我上学经常迟到、早退。

16我和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

17我对影视明星、歌坛新秀、体坛名将、青春偶像、奇闻逸事等很感兴趣。

18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走神。

19我认为学习简直是活受罪。

20我每天背书包到学校只是为了混混日子。

21我在学校里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2我认为上学只是为了拿一张文凭。

23我的作业常常不能独立完成。

24我最头痛的一件事就是考试。

25我真盼望早点毕业。

26我盼望早点离开学校,以求得解脱。

27我对玩耍、逛街、打游戏机、看录像等活动很感兴趣。

28我经常旷课。

29我一拿起书本就感到头痛。

30课堂上老师讲的我根本听不懂,也不想去弄懂。

31考试好坏我无所谓。

32我上课时常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

33我常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评分分析

每选择“是”记1分,选择“否”记0分。然后将各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0~11分:孩子有轻微的厌学情绪。

12~22分:孩子有中等程度的厌学情绪。

23~33分:孩子有严重的厌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