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与圆全集
5297900000026

第26章 方圆为人善于辨人读心(3)

骆统,三国时期吴国会稽(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乌伤人,他的父亲为袁术所害,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小老婆。骆统八岁那年,跟随着一位亲戚从母亲那里回老家会稽,母亲为他送行。骆统拜辞了母亲,头也不回地走了。母亲哭得很伤心。车夫对骆统说:“老夫人还在那里伤心落泪呢,你回去劝慰一下吧。”骆统说:“我就是为了不增加母亲的痛苦和思念才不回头劝慰的。”骆统对母亲很孝顺,性格慈悲,乐善好施。有一年闹饥荒,粮食歉收,乡邻及远方的亲友们缺吃少穿,生活非常困难。骆统很想救济他们,但是家中又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因此终日悲伤,不思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因为丈夫刚去世,暂时回娘家居住。她见弟弟天天满脸戚色,饭量日减,便问他有什么为难之事。骆统说:“乡邻亲友们都没有粮食吃,我哪里忍心独自吃饭呢!”姐姐说:“原来是因为这件事,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而自己折磨到这等地步呢?”她就把自己家中的粮食拿出来送给骆统,又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很是称赞姐弟俩的义行。骆统把粮米全部分送给乡邻,帮助他们度荒自救。乡邻们很是感激,骆统也因此美名传布乡里。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向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原本无助的人记忆一生。

人们总是可以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苦处,却对别人的痛处缺乏了解。他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功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也佯装不知,大概是没有切身之苦、切肤之痛吧。

虽然很少有人能做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随时体察一下别人的需要,时刻关心朋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当朋友身患重病时,你应该多去探望,多谈谈朋友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当朋友遭到挫折而沮丧时,你应该给予鼓励:“这次失败了没关系,下次再来。”当朋友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时,你应该亲切地询问他们。这些适时的安慰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受伤者的心田,给他们希望。

识人难识小人更难

知人难因为人都是有伪装的,《六韬·选将》举了这样的15种例子:有的外似贤而不肖;有的外似善良,而实是强盗;有的外貌恭敬,而内实傲慢;有的外似谦谨,而内不至诚;有的外似精明,而内无才能;有的外似忠厚,而内不老实;有的外好计谋,而内乏果断;有的外似果敢,而内实是蠢材;有的外似实恳,而内不可信;有的外似懵懂,而为人忠诚;有的言行过激,而做事有功效;有的外似勇敢,而内实胆怯;有的外表严肃,而平易近人;有的外貌严厉,而内实温和;有的外似软弱、其貌不扬,而内实能干、没有完不成的事。人就是这样往往表里不一。因此观察一个人,不能只看其表面,要透过其表面现象透视其内心世界,这就是说要从表到里,看其是否表里如一,才能知其人面,亦知其内心。

而识别小人更为重要,有时,可能会因为得罪了小人而丧命。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夷射,在接受国王的宴饮后,酒醉饭饱而出。此时担任王宫守门的小吏则跪请求说:“给我一点酒喝吧。”夷射斥责则跪说:“一个下贱的守门人也想饮用国王的美酒吗?滚开。”夷射走远后,则跪在门前,将碗里的水泼在郎门的接水槽中,类似小便的样子。

天明以后,齐王出来对则跪斥责说:“昨天晚上,是谁在此处小便呀!”则跪回答说:“夷射,在这地方站立过。”齐王大怒,因此诛杀了夷射。

当然,如果你能识破别人害你的计谋,则会安然无恙。

明朝苏州城里有位尤翁,开了间当铺。一年年关前夕,尤翁在里间盘帐,忽然听见外面柜台处有争吵,就赶忙走了出来,原来是一个穷邻居赵老头与伙计争吵。

伙计告诉尤翁:“东家,这个赵老头蛮不讲理。他前些日子当了衣服,现在他说要过年穿,一定要取回去,可是他又不还当衣服的钱,我一解释,他就破口大骂。”。

尤翁一听,也很生气。可是他不动声色,语气恳切地对他说:“老人家,我知道你的来意,过年了,总想有身体面的衣服穿一穿,这是小事一件,大家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什么事都好商量,何必与伙计一般见识呢?你老消消气吧!”

尤翁不等赵老头开口辩解,就叫伙计把赵老头典当的衣服中取出四五件冬衣来给他。赵老头似乎一点也不领情,拿起衣服,连个招呼都不打,急匆匆地走了,尤翁含笑拱手将赵老头送出大门。

当天夜里,赵老头竟然死在另一位开店的街坊家中。赵老头的亲属趁机控告那位街坊逼死死了赵老头,与他打了好几年官司。最后,那位街坊被拖得精疲力尽,花了一大笔银子才将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事情真相很快透露了出来,原来赵老头因为负债累累,家产典当一空后走投无路,就预先服了毒,来到尤翁的当铺吵闹寻事,以死来敲诈钱财。没想到尤翁一味忍让,他只好赶快撤走,在毒发之前赶到另一家。

事后,有人问尤翁为什么能料事如神。尤翁说:“我只是居常理推测,若是有人无理取闹那他必然有所依恃,所以我就忍了下来。”

客观判断真伪,识别人小,对于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

唐高祖因为皇甫无逸是隋朝旧臣,十分地尊重和礼待他,任命他为刑部尚书,封为滑国公,历任陕东道行台民部尚书。第二年,升迁为御史大夫。当时,益州地界刚归附,刑法不够健全,官吏不法横行,贪赃枉法现象比较普遍。朝廷派皇甫无逸持节巡察,对官吏按规定该罢免的罢免,该升迁的升迁。皇甫无逸宣扬朝廷的法规恩惠,法令严肃,蜀地民众很是信赖他。有个叫皇甫希仁的官吏,见皇甫无逸专制一地,名声日高,很是嫉妒,就上书谗毁他,说:“我的父亲在洛阳。无逸因为他母亲的缘故,曾暗地里派我与王世充交往。”唐高祖认识到这是谗言,斥责皇甫希仁说:“无逸被王世充所逼迫,离开他的母亲归附于我。现在我对他的委任高于众人;他在益州为官清廉,名声又很好。

这就引起一些小人心中不平衡,想诋毁他。实际上,这是离间君臣关系,惑乱我的视听。”于是,斩皇甫希仁于顺天门,派遣给事中李公昌前往益州慰问安抚皇甫无逸。不多日子,又有人告发皇甫无逸暗中与萧铣交往。皇甫无逸当时与益州行台仆射窦琎不和。于是,皇甫无逸上奏表自我辩解,并列举窦琎的罪状。唐高祖看了奏表后说:“无逸当官执法无所回避,这必是邪恶之徒嫉妒正直官吏,勾结起来诬陷他。”因此,命令刘世龙、温彦博前往调查处理此事。经调查,并无证据。因此,诬告者被诛杀,窦琎被罢黜。皇甫无逸在益州完成巡察使命返回朝廷,唐高祖安慰他说:“爱卿在益州立身方正,为官清廉,我很了解。有人多次诬告你,这都是因为你方正清廉引起邪恶之徒的嫉妒所致啊!”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和小人打交道,可是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又总不可避免的要与小人打交道。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时,务必多留几个心眼。但即使你比他强大,也最好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仇视小人和与小人做正面斗争,足以显示出你的正义,但这不是保身之道。在实际生活中,小人无处不在,所以在与人交往中要能慧眼识小人,不要让小人阻碍了自己的前程。

如何辨别酒后之言

人们常说:“以酒盖脸,无话不谈”,或者“酒后吐真言”。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更多情况下,由于酒精的作用,使得不少人酒后出狂言,酒后出澜言,酒后出胡言。所以,对于酒后之言,不可一概不信,更不可一概全信,而要认真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取舍,或者凭自己的判断,去其虚伪,取其精实,这才是正确的办法。

顾荣是吴国吴(今江苏苏州)人,他家是江南一带望族大姓。西晋“八王之乱”中,齐王司马冏曾一度专权,招聘顾荣为王府主簿。顾荣从齐王冏擅权骄恣、目无纲纪的行为中,断定他终将败亡,担心自己受到株连,想离开齐王府,但是,又不敢直接向齐王辞职。于是,终日喝酒,不理府事,想用这个办法让齐王主动辞掉他。

顾荣将自己的苦衷告诉了好朋友冯熊。冯熊为帮助好友,就找到齐王的长史葛ND039说:“当初让顾荣当主簿,本来为的是甄拔人才,委任事机,不再计较南北士人的亲疏,想以此平缓天下士人的心意。可是,顾荣整天狂饮,不务正业。齐王府家大业大,事务繁多,应该选拔一名称职的主簿综理府政,为齐王解除后顾之忧,不能让顾荣这样的酒客再占据这个职位了。”葛ND039说:“你说得很有道理。可是,顾荣是江南望族,任职时间又不长,不便于轻易撤换他。”冯熊说:“可以调他担任中书侍郎。这样,顾荣既不失清显之名,王府又可以更换一名既有真才实学又能勤政实干的主簿。”葛ND039同意冯熊的意见,向齐王同汇报后,就凋顾荣任中书侍郎。从此,顾荣在工作时间不再喝酒了。有的人提醒顾荣说:“先生为什么以前长醉而现在却这样清醒呢?”顾荣恍然大悟,于是,又像先前那样狂饮不止。时间长了,顾荣的行为引起齐王的不满和厌弃。等到齐王同被诛杀,颐荣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因为讨葛ND039有功而得以升迁。

精明的人,能够善于利用酒后之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东晋温峤,是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聪明有见识,为人处事有器量,博览群书,擅长写作。自幼孝敬父母,爱护弟妹,在家乡的名声很好。十七岁进入官场。晋明帝即位以后,拜任侍中,朝廷的机密大谋他都参加研究。温峤有栋梁之材,很得晋明帝的宠信,因而受到权臣王敦的忌恨。王敦延聘他为左司马,温峤深知王敦不是真正地信用他,而是要将他置于手下加以控制。王敦经常找借口不上朝奏事,常对皇上表现出不尊重的言行。温峤多次劝谏他不要这样做,王敦始终不采纳。温峤深知王敦的谋反之心不会打消,跟着他不会有好果子吃,暗下决心脱离王府。他表面上假装顺从王敦,以取得信任;暗中深交王敦的心腹钱凤,常在别人面前故意夸赞钱凤“精神满腹”,钱凤听后由衷地高兴,也与温峤相友好。机会终于来到了,丹阳(今江苏南京)尹空缺,温峤对王敦说:“京都是要害之地,应该选用文武兼备的人来担任丹阳尹。将军应亲自物色和决定人选。”王敦问他:“你看谁最合适呢?”温峤就推荐钱凤,而钱凤也极力推举温峤。这正是温峤心中希望的。他知道,王敦对钱凤言听计从,只要钱凤极力推荐,自己就有可能担任丹阳尹,跳出王府。果然,王敦听从钱凤的建议,表请朝廷任温峤为丹阳尹。

王敦设宴为温峤饯行,温峤担心钱凤从中作梗,在王敦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就在宴席上假装醉酒,以手板将钱凤的巾帻击落在地,接着故意耍酒风大喊大叫:“钱凤是什么人,我温峤敬酒他竟敢不喝!”王敦以为温峤真喝醉了,也不责怪他。温峤担心王敦中途变卦。他在向王敦辞行时,涕泗横流,恋恋不舍,走出王敦府邸又转身回来。这样,三出三进,然后才急驰而去。温峤走后,钱凤对王敦说:“温峤与朝廷关系很密切,与庾亮又是深交,这个人任丹阳尹,不一定能与将军一心一意。”王敦不以为然地说:“温峤昨天酒醉失礼,得罪了你,是不是因此而来说他的坏话?”钱凤的阴谋由此不能得逞。温峤到任后,立即向朝廷告发了王敦的谋反之心,请求朝廷早作准备,以备不测。太宁二年(324年),晋明帝下令征讨王敦。王敦终因阴谋败露,忧心成疾,死于军中。

上面的例子是讲有许多都借酒装疯保全了自己,而从另一方面讲,对方则是因为轻信了其酒后之言才会上当。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方真的喝醉了,那么你就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分辩他语言的可信度了。

生意场上有不少人必须借着酒精的刺激来促进彼此的往来,在我们周围也不乏原来滴酒不沾的人,在工作了十数年之后变成了杯中高手。

既然喝醉酒不能避免,如何守住自己的本分是喝酒的人感到棘手的。在商业往来中,希望以酒精来洗去彼此沉闷心情的不只有自己一人。大家都希望能够去除对方的心理武装,深入了解对放内心的真正想法。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既要能够包容对方的失态,更要避免自己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