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不可忘形
在与成功人士的交往过程中,卡耐基领悟到,成功者即使在功成名就时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他知道,轻敌得意忘形的结果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当今世界彩色胶片市场上,只有两个对手的争雄:美国的柯达和日本的富士。
20世纪70年代,柯达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90%。但是,1984年,富士公司取得“第23届奥运会专用卷”特权后扶摇直上,直逼柯达的霸主地位。
为什么会这样呢?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召开的,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柯达反而打了败仗呢?
主要原因在于柯达的骄傲轻敌。它被排出奥运会赞助单位名单之外,是一个严重的战略性错误,正是这一原因,富士公司才有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机会。
奥运会前夕,柯达公司的营业部主任、广告部主任等高级管理人员十分自信地认为,按照柯达的信誉,奥运会要选择大会指定胶卷,非它莫属。因此,他们认为再花400万美元在奥运会做广告不值得。当美国奥委会来联系时,柯达公司的官员们盛气凌人,爱理不理地还要求组委会降低赞助费。这时,富士公司却乘虚而入,出价700万美元,争到了奥运会指定彩色胶片的专用权。
此后,富士公司竭尽全力地展开奥运攻势,在奥运场地周围树立起铺天盖地的富土标志,胶卷也都换上了“奥运专用”字样的新包装,各比赛场馆设满了富土的服务中心,一天可冲洗1300卷的设备和人力安排停当,承办放大剪辑业务的网点处处可见,富士摄影频频展出……“要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观众能在奥运会上时时、处处看到‘富士’”——这就是富士公司的广告宣传策略。
富士的强大宣传攻势,给柯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之,柯达销量明显减少。这下柯达公司才着急了,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召开了董事会研究对策。广告部主管立即被撤职,亡羊补牢的紧急措施一条又一条地下来:拨款1000万美元作为广告费,挽回广告战败局。于是,在各地公路出现了柯达的巨幅广告牌;聘请世界级运动员大做广告;主动资助美国奥运会和运动员;赠给300名美国运动员每人一架特制柯达照相机。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点作用,但对于失去奥运会的独家赞助权来说,它已为时过晚、收效甚微了。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忌讳得意忘形,一招不慎带来的可能是巨大的损失。对于个人来说,也要做到得意不可忘形。
宋太宗曾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俩重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次日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来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朕昨天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既不处罚,也不表态,以一句“朕昨天也喝醉了”打发他们。
宋太宗这样处理不失为明智之举,是作为一国之君对臣子的仁厚,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君主有意治罪臣子的话,那么这两位大臣因为他们的得意忘形轻则被降职,重则丧命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圆润为人,通晓人情世故必须做到得意而不可忘形。
送礼送到人心坎
中国是礼仪之邦,连孔子都看重礼在人际关系上的重要意义,现在社会就更不用说了。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需要礼貌待人,有时也需要用物表示自己的“礼”,因为礼物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传情达意的载体。
有调查指出日本人做生意在送礼方面是想得最周到的。特别是在商务交际中,小礼品是必备的,而且根据不同人的喜好,设计得非常精巧,可谓人见人爱,很容易让人爱礼及人。不难想象,很多欧美人,拿到此类礼品都爱不释手,不由得说一句“It’s wonderful!”(太好了!)
小礼物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精明的日本人此举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既聪明又精明,摸透了外国商人的心理,又运用了自己的策略:一是他们了解了外国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以博得别人的好感;二是他们采取了令人可以接受的礼品,因为他们深知欧美商业法规严格,送礼物反而容易惹火烧身,而小礼物绝没有受贿行贿之嫌;第三,他们又很执着于本国的文化和礼节。这样他们只需用“小”礼物就彻底“温暖”了人心。
可见,礼品虽小,人家功夫到了家,你不能不佩服。
如今商业社会,“利”和”礼”是连在一起的,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这已经成了商务交际的一般规则。在这方面,道理不难懂,难就难在操作上,你送礼的功夫是否像日本人一样到家,不显山露水,却能够打动人心送到人的心窝窝里。
要把礼物送到人“心坎”要慎重对待礼物的轻重,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
圆润送礼就要掌握送礼的时机,针对不同人下“菜碟”。那么你一定不要错过以下几个办事送礼的绝好时机。
1利用生日
平日里不妨把上、同事和下属以及亲朋好友的生日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并在家里的挂历上用红笔划个圈并标个记号,待到他们的生日到来这天,你可以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甚至为他们筹办生日宴会,这会令他们很感动是达成办事效果的有效手段。
2利用偶发事件
比如当你听说某家楼房煤气爆炸;某栋住宅区发生盗窃,某个住宅突发火灾或是某个地区遭遇洪灾,而这些出现灾情的地区正好有你的亲戚、朋友或是熟人,这时你不妨打个电话去探问探问,或寄上一些应急物品。这样,得到你关心的人会有遇到真朋友的感觉,从而会对你铭记于心。日后有事去求他,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助你。
3利用卧病在床的机会
人一旦生病卧床不起,都会变得脆弱与烦躁,名声、虚荣也都顾不上了,这时他最需要的是别人来探询他,你要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
如果亲朋好友因病休假在家,你就应该抽空带着礼物去他家里探病慰问。闲聊时不要谈及工作,多讲些轻松、有趣的故事和消息。告辞时说些祝福的话,要表现出衷心、关心和同情、诚恳的样子。
如果你因故没有机会去探视,在其病好后与之相遇,最好只问一下他病好了没有或装作不知道,千万不要愧疚地说没有去探病请原谅之类的话,那样听起来会让人感到很虚伪。
探视看病时效性强,越快越好,不要犹豫不决。
4利用婚丧嫁娶
结婚、生小孩以及丧礼等等婚丧嫁娶是送礼的好时机,亲朋好友、上司或下属的孩子有婚嫁之喜、生小孩之喜时,要及时地送去礼金礼物,或在婚礼、宴客的场合尽心帮忙,或在难忘的时刻替他们照相,日后可作为一份礼物送给他,这样会很讨得他们的欢迎。
当你听说有人去世了,应主动慰问死者的家属,举行葬礼时去送行。如果实在抽不出时间,可以用电话致意。
抓住送礼的机会,有利于你所办的事获得成功。
送礼有了合适的时间还要把握礼物是否与受礼者的身份搭配,只有礼物适合了受礼者的身份,礼品才显得“礼”所当然。
1实惠礼物送贫者
家贫,生活必不宽裕,你送去的礼物如是实惠的生活消费品,必于他有贴补之用。与其送去只是观赏性的工艺品,让其束之高阁,不如送上食物或穿用品让他即时消费,更令其心花怒放,他会对你“雨中送伞”、“雪中送炭”感激涕零。
2精巧礼物送富人
受礼者家庭消费水平很高,那么一般礼物很难引起他的兴趣。你勒紧裤带,花了半个月工资买下的礼品,在他那里可能是平常的东西。就如土耳其谚语说的:“把礼物送给富人,就像提水倒入大海。”可是,有时那份礼又不能不送,劝你还是从精巧上花些心思。比如,送去一枚你自己亲手刻制的印章,使其在绘画时可以钤之;或者送去一柄用山藤根雕刻的烟斗,既是件工艺品,又未花分文。这可能会引起受礼者的兴趣,他可能在赞赏你对他细致了解的同时,非常珍惜你的那份劳动。
3有纪念性的礼物送恋人
黄金有价情无价。恋人之间礼品赠予不决定于礼品的贵贱,而在于寄托在礼品上的那份相思与相知。你们第一次郊游时,你送她的那一片红叶;你们定情时,那一首小诗;你生病时,那一束鲜花,都会像那一串热吻,那一连抚摸,那一番情话,深印在幸福的记忆中。
4趣味性的礼物送朋友
尤其是年轻朋友之间,生活本无牵挂,浪漫色彩浓厚,礼尚往来可以多在趣味性上想些点子。朋友生日时,送去代表他的属相的工艺品,可能会令其快慰;在他布置房间时,你送去用布缝制的滑稽小猴,置于沙发之上,会令其捧腹;她出国时,你送她一条签着全班同学名字的手绢,会令其激动不已。
5实用礼物送老人
可口的食品,舒适的衣服,急需的用具,可能会博得老年人的欢心,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极有好处,也融洽了两代人的关系。
6启智礼物送孩子
现在的孩子衣食住行都很充裕,作为孩子所企望的是他们智力上的开发。所以,智力玩具、图书册、学习用品等能启发他们智慧的礼品会更受青睐。
7特色礼物送外宾
外国朋友自然对具有异国情调的礼物感兴趣,你不妨送些唐三彩、真丝巾、景泰蓝、惠山泥人、龙井茶等中国的特产,以博其欢心。
送礼是一门艺术,圆润外之,要在合适的时机送恰到好处的好礼才能结好人缘,才能让礼物带来的情宜轻轻落在他人“心坎”里,激起感动的浪花。
在前在后有分寸
人在一个集体中不可强出风头,孚众望、得人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你在言谈举止之间,别人——尤其是你的朋友、同事——都在那儿观察你,品评你。你有成就,你肯努力,你待人宽厚,别人自会欣赏,用不着强求注意。强出风头,往往引起别人的反感。圆润为人要把握好前与后的艺术与分寸。
“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这类古训俗语常用来告诫人,要警惕环境险恶,人心叵测,要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不动声色。因为,风头出尽的人容易遭人妒忌,容易首先受到攻击。做人持中,做事持中,这是中国人处世的哲学。中国人为人处世讲究在前在后的分寸,现实中,确有那么一些人,虽说其能力、才学的确有过人之处,可正因为他们比别人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大一些,便总以为一切高、精、难的工作必须自己插手才会马到成功,轻视他人的才华,认为他人纯属“跑龙套”的配角,俨然离了他地球就会不转。这样难怪“枪手们”总忍不住先打这样的“出头鸟”。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史的国度里,不知历史上有多少人因才华出众而遭受诘难,甚至丢掉了性命。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否定那些勇往真前、万事当先的人,只是强调前与后是有分寸的,正如古人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那么,在工作中,在与同事交往往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