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德川家康的智慧
5292100000022

第22章 被机遇偏爱时,也须偏爱机遇 (2)

第三篇 第一章 被机遇偏爱时,也须偏爱机遇 (2)

陆逊能忍,一方面忍受内部将领对他的轻视和不理解,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刘备的挑衅故作不知,这中间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同样,德川家康忍到今川义元归天,不仅远离父母被称为三河孤儿,还受到今川公子小姐的嘲讽,其中的艰辛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超常的。但时机未到,任何轻举妄动都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旦时机成熟,陆逊瞬间爆发取得了大胜,德川家康彻底摆脱了今川家的桎梏,这样的行动才是明智稳妥的。

时机尚未成熟时需要隐忍,以及承受一切压力的勇气和执著。而等到时机成熟,则要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采取行动。

贵人相助胜似雄兵百万

今川义元死后,他的儿子今川氏真软弱无能,家臣中也没有出类拔萃的人物,于是今川氏的势力,在讲究实力的日本战国时代迅速地衰落下去。与今川氏毗邻的武田信玄,向来对今川氏的土地虎视眈眈,觊觎良久。只是惮于今川义元,才没有贸然下手。此时义元身死,氏真又软弱无能,武田信玄灭亡今川氏的念头又蠢蠢欲动起来。于是他派信使联络家康,说:“你进攻远江,我兵发骏河,两人平分氏真之地,意下如何?”

德川家康因为与织田信长结盟以及归还东三河的旧领之事,正与今川氏真闹得不愉快,于是接受了信玄的建议,立刻侵入远江。今川氏真抵挡不了两下,只得舍弃了领土逃往伊豆北条家去了。这样一来,今川家也就彻底灭亡了。

其实在战国时候,今川家是著名的大名之家,实力雄厚,不易夺取。然而今川义元死后,今川氏真软弱无能,这是进攻今川家的最好时机。武田信玄本身有很强的实力,与他相呼应,如同搭上了顺风车,对家康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武田信玄成了德川家康命运中的第一个“贵人”,他的协助胜过冈崎的雄兵百万。

历史上两军对垒,因为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而改变形势的故事也有很多。在我们陷入困境的时候,如何借着身边的“贵人”走出低谷,曹操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袁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进攻曹操的老巢许都。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

沮授说:“我们尽管人多,可没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完了,他们自然会退兵。”袁绍不听沮授劝告,命令将士继续进军,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曹操的人马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兵士疲劳不堪。曹操有点支持不住了。

这时候,袁绍方面的军粮却从邺城源源不断地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运送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官渡40里的乌巢。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责骂了一通。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去了。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奔他,高兴得来不及穿鞋子,光着脚板跑出来欢迎许攸,说:“好啊!您来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特地来给您捎个信。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懈。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

曹操得到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荀攸和曹洪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沿路遇到袁军的岗哨查问,就说是袁绍派去增援乌巢的。袁军的岗哨没有怀疑,就放他们过去了。曹军到了乌巢,就围住乌巢粮囤,放起一把火,把一万车粮草全烧了。乌巢的守将淳于琼匆忙应战,也被曹军杀了。

正在官渡的袁军将士听说乌巢起火,都惊慌失措。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张郃、高览带兵投降。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连盔甲也来不及穿戴,带着剩下的800多骑兵向北逃走。经过这场决战,袁绍的主力被消灭。过了两年,袁绍病死。曹操又花了七年工夫,扫平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曹操四两拨千斤,家康小战得大胜,这都是善于借用别人的帮助的结果。生活中,好的机遇可遇不可求,有的人甚至机会到了自己的身边,还是浑然不觉。机会在哪里呢?也许,它就在我们周围的人身上。谁会是我们命运中的武田信玄、许攸,这就需要我们用心观察和思考了。

进退从容,悟在心中

63岁是丰臣秀吉去世的年龄,为了表达对已故的秀吉的尊敬,家康也想在这个年龄隐退,把将军的职位让给儿子秀忠。但是让秀忠继承将军位,就会违背家康对秀吉的承诺,也就是在秀吉的儿子秀赖十六岁的时候,将天下交还秀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系着天下太平。家康也因此感到忧心。

丰臣秀吉认为家康是可以托付天下的人。家康对顾虑着秀赖,反而会使想利用秀赖的不法之徒增加,如果增加的话,就必须派兵追讨。那个时候才去追讨,大家会认为这是丰臣家和德川家争天下的野心的私斗。如此一来,太阁成了爱自己的孩子而忘记初衷的卑微人物,家康也成为残杀丰臣家遗孤的野心家,这种结局是对太阁最大的侮辱。

其实,家康的隐退,是希望借此让那些野心家露出尾巴,然后一举清扫。即使真的爆发事端,秀忠也可以轻易平定。

秀忠以权大纳言升为内大臣,领将军的职位。13岁的秀赖则以内大臣升为右大臣,在公家的位阶上,右大臣还高内大臣一职。让秀赖成为公卿的统领,由大阪移居奈良。这样一来,丰臣家就能和皇室一样,永远接受世人的奉养尊重了,德川家康也算不辜负太阁。

但是家康还要顾虑到其他因素。假如有一群暴徒据守大阪城,同时把天皇挟持到大阪,假造敕令,这样其他任何部队进入大阪就成了国贼。前朝的赖朝公与平家争天下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这一点。因此一定要尽早把大阪城收入手中,接为防万一,家康请一品亲王下到江户之地。主要预防万一皇统断绝时,亲王即可成为新的磐石。所有这些都处理妥当之后,家康才能真正地隐退。

家康在庆长十年(1605)隐退,儿子秀忠成为第二代将军。正如家康所预料,有些人开始兴风作浪,隐居在骏府城的家康,还是牢牢掌握实权。家康以退为进,最终起到了巩固统治的目的。

以退为进,既是在给自己一个沉淀的机会,也是在试探时局。米提人曾被亚述人统治,到了公元前8世纪,米提人终于奋起反抗,获得了自由,并建立了新的政权。

但是,长久以来受统治和折磨的米提人为了避免专制,拒绝将权力托付给任何人,他们也不愿意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这样一来,国家很快陷入了混乱,纷争四起,不久便分裂成了好几个小王国,各个王国之间也是争战不休。原有的法律在混乱状态下已经不起作用了,人们找不到一个可以约束社会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名叫狄奥西斯的人,他以公正的判决及解决纠纷的本事开始崭露头角。

他总是以公正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人们遇到任何法律纠纷都会请他帮助解决,他的权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有一天,位于权力巅峰的狄奥西斯却突然引退了。整个社会迅速呈现在以前的无政府状态之下,一切约束又不复存在了,犯罪率因此而剧增,对法律的践踏愈演愈烈。于是,困惑的米提人召集所有的城市开会,商讨如何走出困境。“我们必须要一个人来统治我们的国家,我们必须有一个秩序井然的政府。”有人说。

他们最希望的统治者是公正的狄奥西斯,但狄奥西斯表示再也不想插手城市之间的战斗与争执。在米提人的再三恳求之下,狄奥西斯最后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他住在人民为他建筑的宫殿里,只有几个重要的人能够见到他。人们对他的尊敬逐渐转变成崇拜,他们相信,他并非凡人,而是神之子。

急流勇退,需要很大的勇气。明智的人明白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退出舞台,不懂得这个进退规则的人,会把自己之前的荣誉消磨在无声的岁月之中。世上的一切事物,认真去琢磨,都有其规律可循,把握好进退的时机及尺度,充分地利用进退规则,利用“退”来达到“进”的目的,不失为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