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性格决定命运全集
5290100000065

第65章 培养和锻造12种成功的性格 (1)

自我充实 不断进取——培养学习型性格

学习是一种爱好,学习是一种兴趣,学习是一种状态,学习是一种追求,学习是一种获得,学习是一种提升,学习是一种熔炼,学习是一种滋润。大凡成功者都是勤于学习的人。成功者因为学习而实现超越。即使我们现在不成功,也要通过学习及时地为自己充电,勇敢地涉足自己不曾了解的知识领域。

朱熹说:“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世界级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说:“21世纪最具生命力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的企业。”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财富》也曾刊登过这样一句话:“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

由此可见,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学习都是如此的重要,而勤于学习也是成功人士的秘诀。所以,我们要想成功,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这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选择。

当然,学习过程中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也要讲求方法和效率。

学习时可以遵循以下方法来管理时间:

1学会给时间画图纸。有效管理时间就要养成良好的利用时间的习惯,办事不拖延,不必事必躬亲,在记事本上记录重要的事情,尽量一次性完成一项工作,劳逸结合;分清轻重缓急,今天的事情今天办。

2学会占有时间。时间是无私的,它给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个小时。只有学会占有时间,才不会让自己活在空虚无聊之中。

3向空间要时间。比如在早上起床时,可以听听新闻或听听英语,让耳朵发挥作用,这样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在卧室或洗手间的镜子上,贴上各种知识小卡片或者制作一些可以随身携带的知识卡片,以便随时都可以学习。如果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更多空间,我们就会发现以前很多没有时间做的事情现在都可以做到。

4做时间的小偷。爱因斯坦就是著名的时间小偷。他在研究相对论的时候,尽管他利用了所有的业余时间,但是,专利局规定上班时间不准做私事,所以爱因斯坦只好偷偷做,他把抽屉拉开一个间隙,拿出一张纸,一边演算,一边听着门外,听到脚步声,他就马上把纸放进抽屉,躲过检查。

总之,一个会管理时间的人,永远也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他会从各个方面找到时间。他也懂得珍惜每一分钟,合理利用每一分钟。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学习的方法和效率。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效率自然会有所提高。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所以,我们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每时每刻都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

要会学习。爱学习不等于会学习,有的人学习一天可能也没有别人学习一个小时的效率高,这是因为他不会学习。学习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如训练创造性思维,复杂问题简单化,自由想像;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习要有目标。目标能给人动力,目标能给人指明方向。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有目标,学习也不例外。只有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努力,才会有收获,才会成功。

总而言之,培养学习型性格是时代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是成功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自己的学习型性格。

三思后行灵光乍现——培养善思型性格

思索,可以改变贫穷,创造财富;思索,可以改变命运,创造奇迹;思索,可以改变愚昧,创造智慧。成功的人生,离不开理智的思索。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惑,只有通过思索,我们才能打开困惑之门;只有通过思索,我们才能找到希望;只有通过思索,我们才能充满智慧;只有通过思索,我们才能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只有创新才能让我们的头脑永远保持清醒,让我们的身心永远年轻。

世界上勤奋的人难以计数,但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却不是很多,那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正确地思考。如果善于用脑,拼命去做,你会发现,希望就在前面闪烁。都说足智多谋,所谓“谋”,即谋算、计谋。考虑计算得失利弊,谋划可能产生的结果。以最低的价格,最小的风险,谋取最高的利益;以最快、最好的策略方法去谋取目标的实现。这是多谋的理想与目的。多谋的关键是什么?是符合自己现实条件的合算。一件事究竟怎么做才合算,必须审时度势,做慎重的调查分析。某个方法看起来先进,但不一定符合你现有的条件和实际情况。

松下幸之助就是很好地运用了他的善思性格并最终取得成功。

1917年,松下幸之助在确立自己事业方向上,靠的就是在自己智慧基础上形成强烈的超前意识。严格地讲,松下幸之助能同电器结下不解之缘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他的祖上经营土地,父亲从事米行,而他进入社会首先是涉足商业,所有这些都与电器制造相去甚远,况且有关电的行业在当时更是凤毛麟角。然而,他深信电作为一种新式能源,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欲望。

20世纪50年代,松下幸之助第一次访问美国和西欧时发现:欧美强大的生产主要基于民主的体制和现代的科技,尽管日本在上述方面还相当落后,然而这一趋势将是历史的必然。松下幸之助正是把握住了这一超前趋势,在日本产业界率先进行了民主体制改革。政治上给予产业充分的自主权,建立了合理的劳资体制和劳资关系;经济上他改革了日本的低工资制,使职工工资超过欧洲,接近美国水平,并建立了必要的职工退休金,使员工的物质利益得到充分满足;劳动制度上实现每周五天工作日,这在当时的日本还是第一家。松下幸之助认为:这一改革并非单纯增加一天休息,而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产品的质量,好的工作成就产生愉快的假日;愉快的假日情绪会导致更出色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生产才能突飞猛进,效益才能日新月异。

人的一生都需要思索。失败的时候,需要冷静的思索;成功以后,需要理性的思索;困惑面前,需要积极思索;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需要认真思索;遇到棘手的问题,需要果断思索;众议迭出、莫衷一是的时候,需要全面的思索。总之,思索将伴随人的一生。要学会思索,可以参考以下几条建议:

1勤于思索

要养成思索的习惯,凡事都要进行思考,才能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不经过思考的话和不经过思考的事都不要贸然去说、贸然去做。养成勤于思索的习惯,还可以使一个人善于动脑,形成缜密细致的性格。

2不断思索

思索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思维过程,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思索,对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差错和漏洞。

3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只是表面的东西,每一个现象的背后都有问题的本质,我们只有留心每一个现象,才可以发现问题的本质。只凭借现象做出的判断是不准确的,学会思索,看清现象后的实质,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4学会进行总结

思索是用大脑对信息筛选、过滤、综合的过程,思索的目的就是要得到结论。因此,我们在思索的过程中要进行总结,这样思索的过程才会是有意义的。

5不断地反省自己

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只有不断地反躬自省,不断地检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找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才能提高思索的质量。

6凡事多问为什么

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隐藏着很深的答案;一个问题的原因,往往也有很多的方面。只满足于表面的答案,会限制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对任何问题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追根究底,挖掘思索的潜力,说不定答案与现象是不一致的。

改变命运 不靠他人——培养独立型性格

美国成功学家、教育学家柯维把人生的成长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依赖、独立、互赖。

依赖的着眼点在对方——对方照顾我,对方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任,事情若有差错,我便怪罪于对方;

独立着眼于自己——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

互赖是从大家的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主、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开创美好的人生。

第一个层次的人依赖心重,靠别人来完成愿望;第二层次的人独立自主,自己打天下;第三层次的人,他们群策群力达到成功。

在依赖阶段,如果生理上无法自立,比如身体残疾,便需要别人的帮助;情感上不能独立,他的价值观和安全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一旦无法取悦别人,个人便失去价值;知识上无法独立,就要依赖别人代为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问题。

在独立阶段,生理上独立的可以行动自主;心智独立的人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具备抽象思考、创造分析、组织与表达能力;情感上独立的人能够肯定自我,不在乎外界的毁誉。

由此可见,独立比依赖成熟得多,拥有真正独立的人格,能够事事操之在我,不受制于人。

一个人的奋斗过程,也就是追求独立的过程,包括生存独立、经济独立、思想独立、感情独立、人格独立、意志独立等等。独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养成了独立的性格,我们就可以主宰命运,就可以做命运的主人。

著名作家刘墉为了培养儿子独立的性格,锻炼儿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在儿子上高中时,他把儿子送到一所离家很远的学校。

母豹在小豹长大以后,要将小豹领到悬崖上,狠心地将其往悬崖下推,迫使它不得不牢牢地用爪子抓住崖下的石头往上爬,其实这也是为了锻炼小豹独立的生存能力。

有位哲人说过:一个没有经历过磨难的生命,会存在许多的遗憾。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面对友爱、挫折、困难的时候。我们是否是一个性格独立的人,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独立,就意味着离开家的庇护,离开对朋友的依赖,自己独立去走自己的路。我们应该清楚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到达成功的顶峰。郑板桥说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这是对独立的最好解释。如果不靠自己的努力,那谁也保证不了你的成功。

一个人只有彻底摒弃依附别人的个性,养成独立的性格,才不会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所依附的人身上,也只有这样,才会拥有成功的人生。香港著名财经小说作家梁凤仪即是一例。

梁凤仪的小说,主角多是以女性为主。她们活跃于社会各阶层,在事业上敢于同男性正面竞争,但同时,却不失传统女性的温柔、贤淑、细腻和体贴。在故事中,这些近乎完美的女性能够热切地追求美好的爱情,渴望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她们可以执著地爱一个男人,但绝不会依赖男人的力量来建立事业。

梁凤仪与她的大学同学何文汇于1972年结婚后前往英国陪读。到伦敦后,梁凤仪成为一个纯粹的家庭主妇,她每日在家打扫房间、买菜、做饭,着实过了一段恬静安适、波澜不惊的生活。

但是聪明的梁凤仪发现了这种平静的家庭生活并不是她所想要的,只有自己独立,有自己的事业,事业和家庭并重,一个女人的人生才算完整。

1974年,她又随丈夫陪读到美国,后因在美国后生活窘迫而于1975年回到香港,受聘于香港综艺电视台,任编剧及戏剧创作人。

随后,梁凤仪成立了香港第一家“菲佣介绍公司”。该公司没赚很多钱,但在香港却造成很大影响,引起了新鸿基证券集团董事局的注意。新鸿基的老板冯景禧是香港华资金融王国的当家人,他亲自向梁凤仪发出邀请,聘请梁凤仪到新鸿基集团任高级职员,主管公关部门及广告部门。从此,梁凤仪正式踏入了香港财经界。她从零开始,勤奋学习,很快便成为冯景禧手下最受重用的几员干将之一。这段生活也是她日后财经小说中的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