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刘新一鼓作气,专门投资几百万元,开辟了小土豆无公害生产基地,用来精制酱料、烹制特色小土豆,从而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从此,大量的“小土豆”连锁店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线中。
由此可见,成功的人一定是负责任的人。他们关注结果,并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结果。将责任根植于内心,让它成为我们的一种强烈意识,在日常行动和工作中,这种责任意识会让我们在落实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卓越。无论你正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若想获得成功,就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而要在工作中负起自己的责任。
锁定责任才能锁定结果。一个人责任感的高低,决定了他工作业绩的高低。当你的上司因为你的工作很差劲批评你的时候,你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是否为这份工作付出了很多,是不是一直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这份工作?一个负责任的人是不会给自己的工作交白卷的。
有些员工本来具有出色的能力,却因为不具备负责的工作精神,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疏漏,业绩根本提不上去。而另外一些人,他们全身心地、尽职尽责地投入工作,结果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选择落实责任,就一定能收获辉煌业绩。所以,在落实责任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结果心态,强化结果导向。只有这样,你才能创造优秀的业绩。
在责任面前,差不多其实差很多
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就是“差不多”。因为差不
多,我们往往多走弯路。差不多是我们工作业绩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差不多其实就是责任心不强的最突出表现,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员工都应为自己定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差不多,而是完美。所有的结果不再是差不多,我们所有的努力将会直指结果。
几十年前,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写了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深刻地描绘了国人的差不多心理。我们可以回味一番,看看里面有没有自己的影子。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可谓无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缜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在两分钟前开走了。他干瞪着眼,望着远去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企业未免也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一种急病,叫家人赶快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就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一会儿,“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了个死后的法号——圆通大师。
后来,他的名声越传越远,越传越大。无数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现实中,诸多的差不多所造成的结果却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建设用料差不多,导致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留下了一片片残破的瓦砾与噩梦一般的回忆;医生用药差不多,导致病人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痛苦,同时也抹杀了医生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企业也是一样,一个由许多人组成的企业是经不起连续的差不多的,哪怕只有1%。由上到下布置一项任务,如果一个人差1%,下一个人又差1%,如此下去,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差不多其实是差很多,仅仅因为差那么一点,就使我们工作中的很多努力化为乌有,很多工作就是因为差不多而前功尽弃,这样的结果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
因此,在职场中这样的差不多的心理是坚决要不得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避免陷入到这个误区当中去。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多问自己几次:“真的可以差不多吗?差的那一点会给自己、给企业、给客户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当然,社会上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差异,但不同的位置对每个人有一个最起码的做事要求,那就是摈弃凡事差不多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的工作树立严格的标准。
“制造世界上最好的汽车”是劳斯莱斯的座右铭。每辆劳斯莱斯车都是最棒的,完美成为劳斯莱斯的唯一标准,这种完美为它赢得了永恒的声誉。同样,做到完美是任何一个人所追求的最高标准。
18世纪法国的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是著名的剧作家,他创作的悲剧《查伊尔》公演后,得到观众很高的评价,许多行家也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成功之作。
但当时,伏尔泰本人对这一剧作并不十分满意,认为剧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描写,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他拿起笔来一次又一次地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才肯罢休。
经伏尔泰这样精心修改后,剧本确实一次比一次好,但是,演员们却非常厌烦,因为他每修改一次,演员们都要重新按修改本排练一次,这让他们花费许多精力和时间。
为此,出演该剧的主要演员杜孚林气得拒绝和伏尔泰见面,不愿意接受伏尔泰重新修改后的剧本。这可把伏尔泰难住了。他不得不亲自上门把稿子塞进杜孚林住所的信箱里。然而,杜孚林还是不愿看他的修改稿。
有一天,伏尔泰得到一个消息,杜孚林要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友人。于是,他买了一个大馅饼和十二只山鹑,请人送到杜孚林的宴席上。
杜孚林高兴地收下了。在朋友们的热烈掌声中,他叫人把礼物端到餐桌上用刀切开,当在场的人把礼物切开时,所有的客人都大吃一惊,原来每一只山鹑的肚里都塞满了纸。他们将纸展开一看,原来是伏尔泰修改的稿子。
杜孚林哭笑不得,后来,他怒气冲冲地找到伏尔泰,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伏尔泰说:“我希望以完美的剧作展示给观众。”
可以试想,伏尔泰如果处处以差不多来要求自己,他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不可能在世界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是内心的责任感使伏尔泰以完美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以期给观众带来完美的剧本。其实,每个员工都不应该以差不多作为标准,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这样只会在工作中留有遗憾。
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绝对不会轻率疏忽。因此,在工作中,你应该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都必须设法先使每个成员具有凡事做到最好的思想,没有这一思想的员工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也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在工作中不做“差不多先生”,完美的业绩最终将会证明你的努力没有白费。当我们不再以差不多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能做到最好我们便绝不做差不多,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创造优秀的业绩。
把责任留给自己,把结果带给老板
那些心怀责任,把业绩留给老板的人比较看重贡献,他们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向公司及个人的整体业绩,而不是自己的报酬和升迁。他们会经常自我反省“我究竟做到了什么”,这有利于他们提高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掘自己具备但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潜力。相反,那些把问题留给老板的员工不懂得反省“我究竟做到了什么”,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工作使命,只知道将任务完成就可以交差了。这种心态致使他们不但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还很有可能把目标搞错,以至于南辕北辙。
不管走到哪里,你都能发现许多才华横溢的失业者。当你和这些失业者交流时,你会发现,这些人对原有工作充满了抱怨、不满和谴责。要么就怪环境条件不够好,要么就怪老板有眼无珠、不识才,总之,牢骚一大堆,积怨满天飞。殊不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吹毛求疵的恶习使他们丢失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只对寻找不利因素兴趣十足,从而使自己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他们与公司格格不入,变得不再有用,只好被迫离开。
把责任留给自己,把结果带给老板,这是我们做到一流的根本保障。
在有关企业的回忆录中,比尔·盖茨这样写道:“早期的计算机时代是这样的,一周有几十个新公司诞生,不到一年就都换了老板。我们为每一个新公司新设计的机型配置我们的BASIC,每天忙于东奔西跑,看到的却是公司的雇员频繁更换,老板频繁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