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杰出青少年一生的行动计划
5285900000057

第57章 走出社会的迷宫—提高生存技能 (4)

2004年12月5日中午,只身在家休息的初一学生张蓉,忽听对门邻居家有异常响声,便从自家防盗门的猫眼往外看,见一年轻陌生人正在撬门扭锁,显然是在行窃作案。张蓉悄悄地来到自家电话机旁,拨打110报警。几分钟后,当盗贼从对门邻居家窃得财物逃跑时,在楼梯口被闻讯赶来的民警逮住,人赃俱获。最后,张蓉还获得见义勇为奖励。

可见,在自己无能力、无把握制服歹徒的情况下只能“见义智为”,像张蓉同学那样,这就既能协助警方抓获作案人,又能保护自身安全,做到“两全其美”。“见义智为”是“见义勇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广大青少年朋友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的最佳选择。

生活中,如看见商贩在出售违禁物品,如野生保护动物和假冒伪劣商品时,你不用直接上去劝阻,可以向市场管理人员、巡警等反映,这样更为有效。如乘公交车看到小偷在扒窃,你可以向被害者暗暗示意,也可以轻轻告诉你身旁的乘客或售票员。记住小偷的特征,向公安人员反映。若在超市或开架商场内发现有人偷盗货架上的商品时,你可立即向营业员报告,还应该注意必须确实看清他把商品藏在什么地方。若在居民区、马路看见团伙作案,如偷自行车、助动车、盗窃居民家时,你可迅速打110报警电话,并密切注意歹徒的动向。

不要在网上随意交友

世人漫结交,其后每多悔。

——吴喜纪

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他们渴望友谊和交流,网上聊天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和对象。但是网上也有陷阱,对于天真单纯、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特别是一些爱幻想、充满了好奇心的女孩子来说,稍不留神,就会掉进网友设好的陷阱。

一位上高一的16岁少女,放暑假后她经常去网吧上网聊天,认识了不少网友,在网上聊得很开心,常常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有一次,她约了位已婚男子的网友,由于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去了,见了面很失望,幸好也没发生什么事,聊了一会儿她就走了。原来这位已婚男网友在网上说他虽然长得又高又瘦,却很英俊潇洒,而且网上聊天时也很幽默风趣,可是见了面却见那人又矮又胖,连说话都不利索。

肇庆市一名骗子须眉之躯扮美女,先后6次在网上进行诈骗活动。

广州女大学生许某在网上聊天认识了在东莞市打工的冯某,许某把冯某当作知心朋友,不料冯某却认为许某社会经验尚浅,可以从中搞一笔钱财。于是,冯某窜至广州市,将许某骗至酒店杀害,并将其尸体肢解。随后向死者家属勒索18万元。

哈尔滨市5名仅有初中文化的罪犯,通过网上交友,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将外企女职员、女高中生以及两名女大学生玩弄于股掌之上,对她们实施抢劫、轮奸。

可见,结交网友不慎,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严重者会招致杀身之祸。虽然网友大部分可以信赖,但毕竟网友是不可预知的陌生人,甚至可能暗藏杀机。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对危险估计不足,遇到意外往往会成为受害者。迈脚前当三思:(1)安全问题。盲目地去面见不相识的网友,其实就等于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也是对亲人的不负责。(2)后果问题。真的发生了侵害问题,自己身心受到伤害,家人、老师、同学也会因你受到伤害,甚至会造成幸福家庭的毁灭。(3)影响问题。面见网友,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干扰正常的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效果,还会给生活留下隐患。

青少年在网络上交友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信他人。

2不告诉网上的人关于你自己和家里的事情。网上遇见的人都是陌生人,所以你千万不可以随便把家里的地址、电话、你的学校和班级、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人信息告诉你在网上结识的人。

3密码只属于你一个人。所以不要把自己在网上用的名称、密码(比如“下一代”会员名称和密码)告诉网友。

4不轻易相信网上的人讲的话。任何人在网上都告诉你一个假名字,或改变性别等。你在网上读到的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对于那些不停索取私人通信方式,或主动给你QQ、电话等的人,一定要慎重对待。

5不邀请网上结识的人来你们家。尤其是当你单独在家时。

6保持平常心,提醒自己正在做什么。想进一步与对方加深关系之前,回顾一下自己的交友过程,并反思自己想要得到什么。不要强迫自己做使自己或他人不愉快的事情,不要过早过快地投入感情,尤其是在约会前,应慎重考虑。

7选择公共场所约会,并告知他人,或让亲友陪同。如果对对方有足够信任,且到了可以约会的程度,在约会前要确定一个首要原则:单独去一个陌生、偏僻的场所和陌生人约会是多么的危险。

8约会时要察言观色。不可能通过网络了解一个人的真实背景或真正性格,所以约会时要随时观察对方,防止发生意外的伤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信自己的判断,确认他人的行为是否会伤害到自己。

用好法律这把护身剑

法者,定分止争也。

——韩非

生活中,许多青少年朋友都曾有过被人欺侮、凌辱、诈骗等遭遇。由于他们往往忽视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又加上对相关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因此,一旦发生了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件,就不知所措,有的忍气吞声,有的甘愿倒霉,有的以牙还牙,而无法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让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的几个案例:

1高中生小明在放学的路上,被几个社会青年堵住,搜走了身上的100元。后来,他又被这伙人抢劫。小明又恨又怕,却不知如何是好。

2暑假时,大一的小叶和几位同学被介绍到某公司打工:派送口香糖。公司许诺每天工资是45元。第一天上班,她们6点多就出发了,看着地图换了几趟公交车,再四处打听才找到公司所说的超市派发地点。在超市门口辛苦地站了两天,向顾客派送每一个口香糖都要说:“新鲜上市,××超强薄荷,免费试吃。”两天下来喉咙喊哑了,腿站酸了,然而公司只给了小叶9元钱。当向公司询问缘由时,公司职员不仅不解释,还大骂她是“笨蛋”。

3元旦前夕,大四学生小敏通过朋友在市区一家旅行社找了份工作。由于是通过熟人介绍,小敏也没和旅行社签订任何协定或合同,只是口头上协议工资和其他待遇。在旅行社工作了一个月后,小敏向旅行社老板提起工资一事,但老板以资金周转不过来为由,让小敏再等一等。考虑到工作是朋友介绍的,老板不会赖掉自己的工资,小敏并没有在意。谁知道,三个月后,小敏再去找旅行社老板要求发工资时,这位老板一开始是闭门不见,最后干脆来了个人间蒸发,小敏怎么找也找不到他。

42003年9月底,只有初中文化的河南农民秦永军与几名同伙,带领30余名组员从广西将销售网络迁到重庆,以“三无”产品“欧丽曼”化妆品为媒介,组成了“欧丽曼”传销团队。随后,他们以介绍工作、做生意为名,将以大学生为主的近千人骗至渝北,采取上课、讲直销理念、讲“欧丽曼”的“五级三奖制”发展下线,对被骗人员“洗脑”,使其“自愿”交纳3 350元认购一套“欧丽曼”化妆品,取得发展下线的资格。截至案发,全国各地2 000多名大学生被骗。这就是震惊全国的2 000多名大学生传销案。

案例1中,如果小明被坏人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派出所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抢劫。生活中,一些学生被人抢劫、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做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如果青少年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时,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案例2中,对于打工的青少年来说,打工时要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在打工时一定要核实有关信息,弄清中介的真实性,干活前一定要签书面合同,一旦发现被骗或者出现纠纷时,应该及时向执法部门举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上当吃亏。

案例3中,小敏可以到市劳动局等劳动仲裁部门去投诉,或到法院通过法律手段进行依法起诉。我们一定要重视法律在求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中,我们应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它是保护青少年权益的屏障。

大学生就业合同中的关键问题:

要有法律意识。对《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多一些了解,认识到劳动合同(就业协议)的重要性,知道哪些合同不能签,哪些合同含义不清,日后可能引起争议等。对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养老保险、工资住房、工作条件等多一些了解,以便签订合同时提出相应的要求,进而做出合理的选择。在签合同时,为保证合同的公正性、合理性,减少漏洞,最好请专家进行指导。

其次要特别注意合同上的一些用词,以防上当。

案例4为青少年尤其是争于求职的大学生们,敲响了警钟:应警惕社会上的种种诈骗活动。

传销组织都是非法的,是不可能受到法律保护的,它的存在会给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的身心造成一定伤害,并且一些传销组织已经开始具有黑社会的性质,对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将成为国家打击的重点对象。

面对传销组织向大学校园的侵入,大学生们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了解一些如法制方面的、提高安全意识方面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随便相信网上或者非正规的中介,要树立脚踏实地的为人作风,同时,如果发现周边有同学参与传销组织一定要及时上报。若身陷其中,务必向公安机关求助。

总之,青少年应知法、守法,以法律这件武器,维护权益。生活中,我们要做到:

1多看报纸、杂志和电视中有关法律问题的报道。其实,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注意观察,你就能发现,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从而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

2通过网络,了解法律术语。网络中有很多法律案例,并有相关的司法解释,多看、多问、多查,就能从中学习到很多法律常识及专业知识。

3在生活实践中,验证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设身处地将自己想像成某事件的当事人,然后分析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我们不但要知法,而且还要做到会用法。

4遇事要保持冷静,不冲动,不极端。先仔细分析什么是合法的解决办法,什么是不合法的解决办法。别人偷你东西是违法的,但是你要殴打小偷的话,你也一样违法了。维权先要保持镇静,让自己占据法律的上风。

5向老师或者父母、公安机关求助。有时候自己不能明确做出维权的行动,就要及时向别人请求帮助,他们会指导或者代替你做出维权行动。

6不要胆怯。让自己永远站在法律支持的一边,也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面对不法侵害,才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向它们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