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杰出青少年一生的行动计划
5285900000034

第34章 引爆杰出的头脑—开掘思维潜能 (1)

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爱因斯坦

常问几个“为什么”

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洛克威尔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常问几个“为什么”,对青少年一生的事业都将有所裨益。

据说,美国华盛顿广场有名的杰弗逊纪念大厦,因年深日久,墙面出现裂纹。为能保护好这幢大厦,有关专家曾进行了专门研讨。

最初,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侵蚀的酸雨。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对墙体侵蚀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每天为什么要冲洗墙壁呢?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粪呢?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呢?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有这么多飞虫呢?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而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的原因,是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最适宜飞虫繁殖呢?因为开着的窗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结果,办法很简单,只要关上整幢大厦的窗户。此前专家们设计的一套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可见,逐步发问,探究其原由,最终会找到一个最简单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世界著名的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曾经使用过提问创造性思维法来找出问题的最终原因,从而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有一天,丰田汽车公司的一台生产配件的机器在生产期间突然停了。管理者就立即把大家召集起来,进行一系列的提问来解决这个问题。

问:机器为什么不转动了?

答:因为熔断丝断了。

问:熔断丝为什么会断?

答:因为超负荷而造成电流太大。

问:为什么会超负荷?

答:因为轴承枯涩不够润滑。

问:为什么轴承不够润滑?

答:因为油泵吸不上来润滑油。

问:为什么油泵吸不上来油?

答:因为油泵产生了严重的磨损。

问:为什么油泵会产生严重磨损?

答:因为油泵未装过滤器而使铁屑混入。

在上面的提问中,主管用“为什么”进行提问,连续用了6个“为什么”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当然,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并不会像上面叙述的那么顺利,但主要的思路是这样的。

在解决问题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追根问底”,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尽可能地消除可能的隐患。

青少年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尽可能多地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取得多样的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广泛猎获渊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不时地梳理、归纳,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建立知识间的各种联系。这就需要在思考问题时,要更快更好地提出问题。

多问“为什么”是丰富自己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也是引导我们从新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全面思考的方法,因此培养自己大胆提问并努力寻找答案的能力对创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问“为什么”时,可参照如下两点:

1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这样说:“我有几位好朋友,曾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其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和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青少年朋友不妨一试。

25W2H法。5W2H法由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应用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曾被广泛用于各项工作中,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

(1)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2)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4)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5)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

(6)HOW——怎样做?怎么做?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7)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

这七问概括得比较全面,实际把要做的事情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包括进去了。

挣脱思维定式的束缚

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

——歌德

思维定式,简单来说,就是把对待事物的观点、分析、判断都纳入了程序化、格式化的套路,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判断僵化、机械,从而失去了它的灵活性。

生活中,由于长期的知识、经验积累,思维定式有其积极意义。但一味地听之信之,人们将陷入困境。

天津“狗不理”包子久负盛名,在北方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当它的分店开到深圳时,却大受冷遇。商家尽管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多方开展促销活动,始终只能热闹一阵,难以吸引众人持续钟情于它。经营者面对尴尬的局面,深入街区调查,发现不是包子质量不好,也不是口味不好,而是深圳人对“狗不理”的名称太敏感了,心理上接受不了。经营者思之再三,忍痛摘下“狗不理”的牌子,换上“喜相逢”的匾额。此后,店里一改往日的冷清,门庭若市,效益也节节攀高,势不可挡。

企业是这样,人、国家、世界也同样,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理念,习惯没有固定模式,需要我们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及时地改变自己的一些处世方式去适应环境。

二战时期,盟军曾利用法西斯的思维定式,诱其进入陷阱。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白热化的程度。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法西斯势力,同盟军决定给希特勒设个圈套。

实施这一计划的是盟军之中的英国方面。他们为了让阿道夫·希特勒彻底相信,盟军进攻的重点是萨迪尼亚和希腊的伯奔尼撒,而不是西西里,他们决定在海上漂浮一具尸体,在其口袋内装入与进攻计划有关的内容。

他们把实施这一计划的地点确立在西班牙海岸,因为那里的德国人活动频繁。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尸体就会被德国人发现,那么假情报也就会使他们受骗上当。

英国人根据人们的思维定式,把所有的细枝末节都策划得天衣无缝,连尸体都真的像经历一场空难而掉进海里的一样。

经过仔细搜寻,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具再合适不过的尸体,是名死于肺炎又暴尸荒野的男性,他们给他取名为威廉姆·马丁少校。

策划者们在尸体的口袋里装入的东西有戏票的票据、银行开出的一张透支通知单、几封未婚妻的情书,当然还有绝密的进攻计划。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他们悄悄地将“马丁少校”送入了大海……

德军果然中计。几个月后,盟军在西西里登陆,发现敌人的兵力分散到了别处,从而轻而易举地赢得了成功。

可见,以旧思想、旧头脑去看待问题,容易误入歧途。

为青少年提供了以下一组摆脱思维定式的训练题。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促使我们探索事物存在、运动、发展、联系的各种可能性,从而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习惯性,以免陷入某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框架。

(1)广场上有一匹马,马头朝东站立着,后来又向左转了270°。请问,这时它的尾巴指向哪个方向?

(2)天花板下悬挂两根相距5米的长绳,在旁边的桌子上有些小纸条和一把剪刀。你能站在两绳之间不动,伸开双臂双手各拉住一根绳子吗?

(3)玻璃瓶里装着橘子水,瓶口塞着软木塞。既不准打碎瓶子、弄碎软木塞,又不准拔出软木塞,怎样才能喝到瓶里的橘子水?

(4)钉子上挂着一只系在绳子上的玻璃杯,你能既剪断绳子又不使杯子落地吗(剪时,手只能碰剪刀)?

(5)有10只玻璃杯排成一行,左边5只内装有汽水,右边5只是空杯。现规定只能动2只杯子,使这排杯子变成实杯与空杯相交替排列。如何移动2只杯子?

(6)有一棵树,树下面有一头牛被一根2米长的绳子牢牢地拴着鼻子,牛的主人把饲料放在离树恰好5米之处就走开了。这牛很快就将饲料吃了个精光。牛是怎么吃到饲料的?

(7)一只网球,使它滚一小段距离后完全停止,然后自动反过来朝相反方向运动。既不允许将网球反弹回来,又不允许用任何东西打击它,更不允许用任何东西把球系住。怎么办?

参考答案:

(1)向下。

(2)将剪刀系在一根绳子下,荡向另一根绳子。

(3)将软木塞压入瓶中。

(4)杯子原本就挂在钉子上。

(5)将左二、左四杯中的汽水倒入右二、右四的杯中。

(6)绳子并未拴在树上。

(7)将球向上抛。

青少年朋友,你按常规思路得到答案了吗?

思维定式会冻结你的心灵,阻碍你的进步,干扰你的创造能力。以下是对抗它的方法。

要乐于接受各种创意。要摒弃“不可行”、“办不到”、“没有用”、“那很愚蠢”等思想渣滓。就要主动前进,而不是被动后退。

突破常规不仅要求打破传统思维,建立理性的思维,还要求青少年敢于幻想。

多假设一些以前不敢想的疯狂念头,并把它们相互比较,就可能找到一些奇妙的联系。

当你遇到一件事情时,要尽可能多的想出解决办法,并要经常进行这样的自我训练,熟练之后,再遇到事情时,就要从三种办法想起,然后是四种办法、五种办法……久而久之,你的思维模式就会发生改变。

有时不妨跟“门外汉”聊一聊,也许能帮你从新的角度去设想,从而使你的思路更开阔,使你能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所思考的问题。

反转一下大脑

不创新,就死亡。

——彼得·德鲁克

青少年朋友,遇到难题时,你会反转自己的大脑吗?

有一次,两个美国人和两个犹太人搭火车旅行。

美国人很单纯,每人买了一张票;而犹太人则精打细算,两个人只买了一张票。美国人见到这种情形,就问犹太人:“你们只有一张票,那等列车长来查票,你们怎么办?”

犹太人神秘地笑而不答,上了火车不久,便传来列车长查票的声音,只见两个犹太人立刻挤进一间厕所内。

列车长查票,来到他们的车厢,敲了敲厕所的门,说:“车票看一下!”

门开了一条缝,一只手拿着一张票伸出来。列车长再怎么样也想不到,一间厕所内,竟会躲着两个人,

他看过了票,道:“嗯,好了,谢谢!”又把票从门缝中塞了回去。

到了目的地,他们四人玩得很尽兴。踏上归途买票时,两个美国人心想:早上来时,犹太人的方法真不错。于是他们几经讨论后,决定也买一张票就好。轮到犹太人时,只见他们摇摇手,说这次就不买票了。

上了火车,两个美国人非常期待,不知道犹太人又有什么好方法,说时迟那时快,列车长又来查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