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在变通
5284500000023

第23章 变通的最高境界是以变制变(3)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不再被认为是上学时的事。学习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已经没有时间的分隔、人员的界定和学习场所的限制。在这个变化的环境中,学习已变成了终身的事情,人们必须随时随地学习知识,不断地改进思考问题的方法,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阅读思考题:

1你现在还有读书学习的习惯吗?如果没有,是什么原因?

2你有没有需要再学习来克服工作中的困难的经历?你认为“充电”对应对市场变化有什么作用?

变麻烦为机遇

麻烦可以转变为机遇,这是所有优秀员工最基本的观念。在工作中,每当他们面对问题时,他们总会这样想:“这里藏有什么样的机会呢?”他们能够在失利中寻找契机,反败为胜。只要思路再灵活一些,方法再得当一些,变麻烦为机遇,你也能做到。

问题,究竟是令人讨厌的麻烦,还是一种好的契机呢?

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前者,但那些优秀的员工却有不同的答案。

麻烦可以转变为机遇,这是所有优秀员工最基本的观念。在工作中,每当他们面对问题时,他们总会这样想:“这里面藏有什么样的机会呢?”

在优秀员工的眼中,问题永远不是“无法完成任务”的预言家,而是“机遇”的乔装者。无论所面对的问题难度有多大,优秀人士所做的,首先是坦然地接受“问题”,然后对这个问题做出冷静、清晰的分析,积极行动,让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机会浮出水面。因此,每当问题到来,他们总会说:“感谢上帝!又有巨大的机遇等着我去发现了。”而不是放下工作,中途逃避、退缩。

当麻烦出现时,积极应对、巧妙利用,也可以转化为很好的发展机遇。

在美国纽约,有一家联合碳化钙公司,为了进一步谋求发展,斥巨资新建了一栋52层高的总部大楼。工程马上就竣工了,但如何面向社会宣传而又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呢?公司的广告部人员绞尽了脑汁,仍然找不到一个满意的宣传方式,

就在这时突然接到值班人员的报告,在大楼的32层一大厅中发现了大群的鸽子。这群鸽子似乎将这个大厅当成巢穴了,把整个大厅搞得脏乱不堪。正是这群鸽子,给广告部人员带来了灵感,公司的公关广告专家们非常敏感地抓住这一偶然事件大做文章,制造新闻。他们先派人关好窗子,不让鸽子飞走,并立即打电话通知了纽约动物保护委员会,请他们立即派人妥善处理好这些鸽子。

可想而知,历来以注重动物保护而自誉的美国人会怎么样。

动物保护委员会的人闻讯后立即赶来了,他们兴师动众的大举动马上惊动了纽约的新闻界,各大媒体竞相出动了大批记者前来采访。

三天之内,从捉住第一只鸽子直到最后一只鸽子落网,新闻、特写、电视录影等,连续不断地出现在报纸和荧屏上。这期间,出现了大量有关鸽子的新闻评论、现场采访、人物专访。而整个报道的背景就是这个即将竣工的总部大楼。此时,公司的首脑人物更是抓住这千金难买的机会频频出场亮相,乘机宣传自己和公司。一时间,“鸽子事件”成了酷爱动物的纽约人乃至全美国人关注的焦点。

随着鸽子被一只只放飞,这家碳化钙公司的摩天大楼以极快的速度闻名遐迩了,但是,这家碳化钙公司却连一分钱的广告费都没花。

回过头,我们再想一想,如果这家碳化钙公司不是突发奇想地利用这件麻烦事,而是派人打开窗户,不要惊动任何人,把鸽子全放掉就完了,省去了多少周折。但是,也就会丧失免费宣传公司大楼的机会。

无独有偶,英国一家足球生产厂接到了一份“莫名其妙”的控诉。

一天,在英国麦克斯亚洲的法庭上,一位中年妇女声泪俱下,面对法官,严词指责丈夫有了外遇,要求和丈夫离婚。她对法官控诉了自己的丈夫,指责他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要去运动场与那“第三者”见面,法官问这位中年妇女道:“你丈夫的‘第三者’是谁?”她大声地回答:“‘第三者’就是臭名远扬、家喻户晓的足球。”

面对这种情况,法官啼笑皆非,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劝这位中年妇女说:“足球不是人,你要告也只能去控告生产足球的厂家。”不料,这位中年妇女果真向法院控告了一年可生产20万只足球的足球厂。

更让人意不想到的却是这家被人控告到法庭上的足球厂,他们在接到法院的传票后,不怒反喜,竟十分爽快地出庭,并主动提出愿意出资10万英镑作为这位中年妇女的孤独赔偿费,这位太太喜出望外、破涕为笑,在法庭上大获全胜。

大家知道,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祥地,国人对足球的酷爱几乎达到了发狂的地步,这场因足球而引起的官司自然在全英国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各个新闻媒体纷纷出动,作了大量的报道。

头脑精明的厂长,敏锐地利用了一次非常糟糕的事件大做文章,没花一分钱的广告费,却让他和他的足球厂名声大振,闻名遐迩。

这位足球厂厂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位太太与其丈夫闹离婚,正说明我们厂生产的足球魅力之大。并且她的控词为我厂做了一次绝妙的广告。”后来,这家足球厂的产品销量因此直线上升,成为同行中的“领头羊”。

优秀的员工往往能从麻烦中寻找机遇,在失利中寻找契机,反败为胜。只要思路再灵活一些、方法再得当一些,遇上的麻烦可能会带给你推销自己和企业的机会。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有时就差这么一点点火候,把握好时机,你便走到别人的前面了。

阅读思考题:

1当工作中出现麻烦时,你的态度是怎样的?你能从麻烦中看到机遇吗?

2将麻烦变为机遇,需要具有哪些素质?

3你有没有将麻烦转化为机遇的案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化劣势为优势

工作中,机会往往和困境是连在一起的。因此,虽然每个人都希望求取势能,但只有那些勇于开拓思路、积极寻找方法,谋得有利于发展的资源的人,才能成就大业。

当你身处劣势时,可以选择两种表现:

一、一味抱怨。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有才华却毫无用武之地;抱怨天公不作美,陷自己于困顿之中。

二、积极行动。面对劣势,积极思考,用灵活的思维、巧妙的办法解决问题。

与之相对应,两种表现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味抱怨的仍在抱怨,因为他仍旧身处劣势而没有丝毫变化;积极行动的则会开怀一笑,因为他已经用头脑与行动化解了困难,甚至会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有一个男孩在报上看到应征启事,正好是适合他的工作。第二天早上,当他准时前往应征地点时,发现应征队伍中已有20个男孩在排队。

男孩意识到自己略处劣势了。如果在他前面有一个人能够打动老板,他就没有希望得到这份工作了。他认为自己应该动动脑筋,运用自身的智慧想办法解决困难。他不往消极面思考,而是认真用脑子去想,看看是否有办法解决。

他拿出一张纸,写了几行字,然后走出行列,并要求后面的男孩为他保留位子。他走到负责招聘的女秘书面前,很有礼貌地说:“小姐,请你把这张纸交给老板,这件事很重要。谢谢你。”

若在平时,秘书会很自然地回绝这个请求。但是今天她没有这么做。因为他已经观察这些男孩有一阵子了,他们有的表现出心浮气躁,有的则冷漠高傲。而这个男孩一直神情愉悦,态度温和,礼貌有加,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她决定帮助他,便将纸条交给了老板。

老板打开纸条,见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先生,我是排在第21号的男孩。在见到我之前请您不要做出决定好吗?”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任何一位老板都会喜欢这种在遇到困难时开动脑筋,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的员工的。他已经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抓住问题的核心,想办法转变自己的劣势,然后全力解决它,并尽力做好。这样的聪明员工,老板怎么会不用呢?

李嘉诚先生的成功经历中,有许多也都是在劣势中寻找方法,甚至逆潮流而上,最终将劣势转化为了优势。

1966年底,低迷了近两年的香港房地产业开始复苏。

但就在此时,内地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波及香港。1967年,北京发生火烧英国代办事件,香港掀起五月风暴。

“中共即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触发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次大移民潮。

移民者自然以有钱人居多,他们纷纷贱价抛售物业。自然,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商、建筑商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李嘉诚在此次事件中显然也受到了重大影响。但他一直在关注、观察时势,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采取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李嘉诚在整个大势中逆流而行。

从宏观上看,他坚信世间事乱极则治、否极泰来。

就具体状况而言,他相信中国政府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实际上道理很简单,若要收复,1949年就可以收复,何必等到现在?当年保留香港,是考虑保留一条对外贸易的通道,现在的国际形势和香港的特殊地位并没有改变,因此,中国政府收复香港的可能性不大。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李嘉诚做出“人弃我取,趁低吸纳”的历史性战略决策,并且将此看作是千载难逢的拓展良机。

于是,在整个行市都在抛售的时候,李嘉诚不动声息地大量收购。

李嘉诚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产低潮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地盘上兴建物业。李嘉诚的行为需要卓越的胆识和气魄。不少朋友为他的“冒险”捏了一把汗,同业的地产商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这场战后最大的地产危机,一直延续到1969年。

1970年,香港百业复兴,地产市场转旺。这时,李嘉诚已经聚积了大量的收租物业。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的租金收入达390万港元。

李嘉诚成为这场地产大灾难的大赢家,并为他日后成为地产巨头奠定了基石。他在困境中逆流而止,勇于化劣势为优势的胆识与气魄也着实令人钦佩。

工作中,机会往往和困境是连在一起的。因此,虽然每个人都希望求取势能,但只有那些勇于开拓思路、积极寻找方法,谋得有利于发展的资源的人,才能成就大业。

阅读思考题:

1你自身有哪些劣势?要怎样做才能规避劣势,或将其转化为优势?

2在工作中当你或你的企业处于劣势时,你会有怎样的处理方案?你有没有过相关的经历,那是怎样的情况?你从中有怎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