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5284100000029

第29章 机会成本:放弃是选择的另一种表达 (1)

要获得机会,就要付出代价

据说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的年龄可长达70岁。不过要活到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作出困难却相对很重要的选择。

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这时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者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获得再生。老鹰再生所要经过的过程是: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而且要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要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再用新指甲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得以重新再过30年的岁月!

老鹰为了获得再生,要付出如此艰辛的努力,其实它也可以不做这样的选择,而是尽自己的力量找找食物或者休息,只是那样就不会再有30年的生命了!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必须要作出困难的决定,这时不要忘记机会成本的存在。

正如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在著名的《经济学原理》中所说: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到了上大学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而从事职业活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收益。这一点也不值得奇怪……”

比尔·盖茨的创业与学业PK

比尔·盖茨在创业与学业之间也作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比尔·盖茨于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19岁就退了学,与同伴创办电脑公司。这样他就没有拿到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1999年3月27日,比尔·盖茨应邀回母校哈佛大学参加募捐会,当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学习拿到哈佛大学的毕业证时,他向那位记者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看来比尔·盖茨是不愿意拿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当年他把大学读完,也许世界上的首富就不会是他了。盖茨是电脑奇才,他在36岁时就成为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1999年《福布斯》评选,盖茨居世界亿万富翁首位,净资产850亿美元,被《时代》周刊评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如果用机会成本分析,他拿到哈佛大学毕业证的机会成本就是世界首富的地位。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也就是在一个特定用途中使用某种资源,而没有把它用于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上所放弃的利益。机会成本是因选择行为而产生的成本,也称为选择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对分析资源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作用。资源的稀缺性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有多种用途,把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会在同时放弃其他选择。要使稀缺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就要把它用于生产最能满足社会需要并能使产量达到最大化的商品的生产。

机会成本可以用于很多领域的分析,生产的选择、消费的选择,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机会成本。如每个人的时间安排也都存在机会成本,把时间安排于某一项活动,就放弃了把时间用于另一项有价值活动的机会。而善于利用机会成本分析利弊作出效用最大化的选择是理性人的首选。

先吃好苹果还是烂苹果:这不是悲观乐观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问题:两箱苹果,一箱是又大又鲜,另一箱由于放得久了,有一些已经变质了,问先吃哪箱,即先吃好的还是坏的?这道题当时用于测试回答者是乐观还是悲观的人。

最典型的吃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从烂的吃起,把烂的部分削掉。这种吃法的结局往往就是要吃很长一段时间的烂苹果,因为等你把面前的烂苹果吃完的时候,原本好端端的苹果又放烂了。第二种是先从最好的吃起,吃完再吃次好的。这种吃法往往不可能把全部的苹果都吃掉,因为吃到最后的,烂苹果实在是烂得没法吃了,就都给扔了,形成了一定的浪费。但好处是毕竟吃到了好苹果,享受到了好苹果的滋味。按照当时的测试点:前一种吃法的人是悲观的人,后一种是乐观的人。

通常选择第一种吃法的人,觉得第二种吃法容易造成浪费;选择第二种吃法的人,觉得享受好苹果的味道更要紧,扔掉几个烂苹果不算什么。

两种吃法,各有各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究竟先吃哪个苹果,对个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在其行为背后,却别有一番深意。而经济学上的理性人更愿意采取第二种吃法。吃苹果不同于吃饭,不是为了果腹,而为了品尝其味道,吸收其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先吃好的比较理性。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这种吃法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小一些。

经济学认为,人的任何选择都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选择都要“耗费”若干其他事物——其他必须被放弃的替代选择。在实际生活中,对被放弃的机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预期和评价,这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判断(主观的机会成本)。具体到先吃哪个苹果的问题上,两种吃法,代表的实际上是两种观念,两种对机会成本的主观判断。第一种吃法的主观判断是浪费的机会成本大于好苹果味道变差的机会成本,第二种吃法的主观判断是味道变差的机会成本大于浪费的机会成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要面对“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我们每天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对各种机会成本进行比较。

个人对机会成本的感觉会有偏差,这给人的启示是:要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既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和选择,也要尊重他人的感觉和选择;每当遇到纯属个人的选择,在决策上,应尽可能地由自己作出,而不要由他人或集体作出,因为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的主观意愿,而别人和集体决策者却缺少充分的信息。

减少你的等待成本

唐代有个叫夏彪之的人到新昌做县令。他问当地一个村官:“鸡蛋一文钱可以买几颗?”村官答道:“三颗。”这位县令即刻掏出一万文钱来,叫村官替他买三万颗鸡蛋,继而说:“今天我不便带走,你让各家母鸡代为孵一下吧。”村官不敢怠慢,于是就孵出了三万只小鸡。过了几个月,县令找到村官,命他把寄养的小鸡都卖掉。虽然小鸡死了不少,但是村官不敢少给钱,只能按一只 30文的价钱把钱给了县令,一共90万文。

不久,县令又来到另一个村问当地的村官:“竹笋一文钱可以买几根?”村官回答道:“五根。”县令于是又拿出一万文钱来,让村官帮助他买五万根,然后对村官说:“我也不需要那么多笋,就先养在竹林里吧。”到了秋天,竹子都长大了,一根可卖十文钱。县令命令村官帮他把竹子卖掉,又获得了50万文。

这140万中间,县令先期投资两万,也下了本钱。县令的狡猾和无赖之处在于,他没有追加任何投资,而且在过程中转嫁了风险,却坐享其利。用博弈论的语言,就是减少了自己的等待成本。

在一场博弈当中,决定大饼切分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各方的等待成本。虽然双方可能失去同样多的利益,一方却可能有其他替代做法,有助于部分抵消这个损失。

沉没成本:失去的永不能再回来

在实际应用中,沉没成本对决策往往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以至于很多英明的决策者都无法自拔。很多时候,他们开始做一件事,做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并不值得,或者会付出比预想多得多的代价,或者有更好的选择。但此时付出的成本已经很大,思前想后,只能将错就错地做下去。但实际上,做下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老周的婚姻是属于那种以城市户口换漂亮村姑的模式。十多年过下来,他的老婆混得越来越不错,先在街道工厂,后在区属企业,有一次买彩票中了50万,发达了。

接下来老婆提出要离婚。但是,任凭她怎么说,老周就是不离。老婆说把50万都给他,老周还是不离。老周的道理是:“我好不容易把这个睡前不刷牙的乡村女人,调教成一个不但睡前刷牙而且刷牙后还穿睡衣的城市女人,你说,我能舍得她吗?其实,有那50万我也不是找不到更漂亮的,只是,这么漂亮的老婆跟我离了,那不太便宜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