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的儿子跟踪窥视,发现了爹的秘密,认真看了看窄窄的石缝,细细的山泉,还有浅浅的小坑,他埋怨爹不该将这事隐瞒,不然早发大财了。儿子向爹建议,拓宽石缝,扩大山泉,不是能冲来更多的金砂吗?
爹想了想,自己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说干就干,父子俩便把窄窄的石缝拓宽了,山泉比原来大了好几倍,又凿大凿深石坑。
父子俩累得半死,却异常高兴。
他们天天跑来看,却天天失望而归,金砂不但没有增多,反而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父子俩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自己的贪婪,父子俩连最基本的小金坑都没有了,因为水流大了,金砂就一定不会沉下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克制自己的贪婪,在与贪婪博弈的时候,选择的策略就是无欲则刚,不管外在的诱惑有多么大,仍岿然不动,即使错过时机也不后悔,因为我们对事物的信息掌握得很少,在不了解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尽量不要想获得,就像金砂一样,虽然表面看来是因为水流冲下来的,但这是一条假信息,迷惑了这对父子,在不确定一个事物的情况下,只靠想当然和表面现象是不行的。但世间的信息瞬息万变,我们又如何全面掌握呢?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防止自己的贪欲,不妄求,不妄取。
不要跌倒在优势上
优势是人们的生存凭借,但如果你缺乏警惕之心,优势也可能成为你的绊脚石,因为自满容易主宰人的内心,从而让优势失去发挥和发展的余地。与内心的自我膨胀感作战,也是一种博弈。
三个旅行者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到来的时候,我因为有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小心,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第三个旅行者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如同故事中带伞和带拐杖的旅行者一样,倚仗自己有一定的优势,总想与别人拼个你死我活。殊不知,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败在自己的优势上。
因为优势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从而失去理智。有一则猴子和卖艺人的寓言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
从前,猴子和卖艺人打赌,谁先从东山走到花果山,花果山上那个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蟠桃就属于谁。另外,猴子提出,输的那一方还要终生成为对方的奴隶。卖艺人想也没想,便同意了猴子提出的条件。第二天,猴子和卖艺人同时从东山出发。一路上,猴子为了向卖艺人炫耀自己的本领,一会儿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一会儿又在地上不停地翻着跟斗。卖艺人见了,羡慕地说:“尊敬的猴子,你太伟大了,我崇拜你。你的爬树本领、跳跃技艺真叫人佩服啊,这次我肯定输给你了。”诸如此类的话,卖艺人一连对猴子说了十九天。
猴子每次听了卖艺人的夸奖后,总是得意至极地想:“你这个笨蛋,既不会爬树,又不会翻跟斗,怎么会走得比我快呢?要知道,翻山越岭可是我的强项啊,你就等着做我的奴隶吧!”第二十天,当猴子又施展绝技,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时,却没听到卖艺人在树下称赞它,便想:卖艺人可能是害怕了,他知道比不过自己,只好逃走了吧。于是,猴子一个跟斗一下子翻到了花果山。当它站直身子时,才发现卖艺人已先到了,正拿着那个蟠桃在美滋滋地品尝呢!“这怎么可能?你既不会爬树,又不会翻跟斗,怎么可能比我先到呢?”猴子不解地问。“正因为我既不会爬树,又不会翻跟斗,所以在你把时间花在表演这些绝技的时候,我已经在赶路了。”卖艺人说完,敲了一下手中的铜锣,说:“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奴隶了。走,跟我卖艺去!”
拥有自己的优势,是令人羡慕的。但在人生中,优势不是绝对的,如果不能有效地经营自己的优势,认为凭借优势就可以高枕无忧,过分依赖自己的优势,优势也会转化为劣势,最后只能让你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此,我们必须理智地对待优势,才能消除隐患,不被优势绊倒。
与时间赛跑,是你的终生职业
深夜,一个危重病人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钟,死神如期来到他的身边。他对死神说:“再给我一分钟好吗?”死神回答:“你要一分钟干什么?”他说:“我想利用这一分钟看一看天,看一看地。我想利用这一分钟想一想我的朋友和我的亲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还可以看到一朵绽开的花。”
死神说:“你的想法不错,但我不能答应。这一切都留了足够的时间让你去欣赏,你却没有像现在这样珍惜,你看一下这份账单:在60年的生命中,你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剩下的30多年里你经常拖延时间;曾经感叹时间太慢的次数达到了10000次,平均每天一次。
我把你的时间明细账罗列如下:做事拖延的时间从青年到老年共耗去了36500个小时,折合1520天。做事有头无尾、马马虎虎,使得事情不断地要重做,浪费了大约300多天。因为无所事事,你经常发呆;你经常埋怨、责怪别人,找借口、找理由、推卸责任;你利用工作时间和同事侃大山,把工作丢到一旁毫无顾忌;工作时间呼呼大睡,你还和无聊的人煲电话粥;你参加了无数次无所用心、懒散昏睡的会议,这使你睡眠远远超出了20年;你也组织了许多类似的无聊会议,使更多的人和你一样睡眠超标;还有……”
说到这里,这个危重病人就断了气。死神叹口气说:“如果你活着的时候能节约一分钟的话,你就能听完我给你记下的账单了。哎,真可惜,世人都是这样,还等不到我动手就后悔死了。”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拖延、等待、荒废一旦成为习惯,死神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正如诗人李商隐所言:人间桑海朝朝受,莫遗佳期更后期。为了在人生的博弈中取胜,我们必须克服拖延,以免成功在拖延中破产。
当年,邓小平代表中方与英国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面对英方的种种理由和借口,邓小平同志给出了两个原则:一、主权问题不能谈判;二、谈判必须在两年内完成。
尽管事隔多年,我们仍不能不佩服一代伟人邓小平的大智慧与高超的博弈艺术。第一个原则将英方精心准备的“条约有效论”(指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效)迎头击得粉碎;第二个原则将英方的“拖”字诀化于无形。正是这两个原则的确立,才有1997年香港的顺利回归。
如果说第一个原则是仅限于特定的国际事务的话,那么第二个原则则值得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习借鉴,那就是做事情一定要给自己规定下限。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惰性,但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克服这种惰性,我们必须铭记:每件事情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否则,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多少时间就花多少时间,甚至即使给我们很长的时间都不够用。
在许多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追求完美的想法,加上事情本身又没有期限限制,那么就再花些时间把它做得更好些吧,反正已经花那么多时间了,再拖几天也无妨。在这种泥沼中,你会越陷越深。
记住,人生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永远走在时间前面,你才能真正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