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迷信道教。有一次他下令制作了五顶香叶冠,分赐给几位宠臣。夏言一向反对嘉靖帝的迷信活动,不肯接受。而严嵩却趁皇帝召见时把香叶冠戴上,外边还郑重地罩上轻纱。皇帝对严嵩的忠心大加赞赏,对夏言很不满。而且夏言撰写的青词也让皇帝不满意,而严嵩却恰恰写得一手好青词。严嵩也利用这个机会,在写青词方面大加研究,同时还迎合皇上的心意,给他引荐了好几个得道的“高人”,皇帝越来越满意严嵩而疏远夏言。
又有一次,夏言随皇帝出巡,没有按时值班,惹得皇帝大怒。皇帝曾命令到西苑值班的大臣都必须乘马车,而夏言却乘坐腰舆(一种小车)。几件事情都引得皇帝不高兴,因此皇帝对夏言越来越不满。
严嵩利用皇帝对夏言的不信任,趁机进言,将平生所搜集的夏言的种种罪状一一罗列,并且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地哭诉了一番,皇帝终于恼怒,马上下令罢免了夏言的一切官职,由严嵩取代。
严嵩把自己的心志潜藏日久,就是为了等待时机,夏言比严嵩官位高,资格老,而且严嵩的仕途也是夏言一手扶植的。对严嵩而言,夏言是强大的。严嵩如果在羽翼未丰之时,想扳倒夏言,势必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祸及自身。严嵩静待时机,韬光养晦,待实力逐渐强大之后,而夏言的地位却日益衰落的时候,找准时机,一击即中。此可谓以弱小扳倒强者的经典故事。
“乾坤大挪移”何以无敌于天下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两种非常高明的武功,一种是张无忌在光明顶学会的“乾坤大挪移”,另一种是姑苏慕容氏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两招看似玄之又玄,其实都是运用了借力打力的原理,是中国传统武学中太极功夫的发挥。
这种思路能够启发我们了解弱者对局强者时的生存之道。弱者与强者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而强者决定着矛盾的主流走向,因为这对矛盾中,强者是性质和内容的规定者。但矛盾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会发生转变,所以弱者在与强者对局中要学会以弱胜强,以弱胜强一般是借力打力的四两拨千斤之术和反间之道。
在双方的对局中,要善于观察形势,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关键环节找到了,从容发力,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付出极少的成本而获得极大的收益。
西汉初期,匈奴仍不断侵扰北方边境。刚刚做了皇帝不久的刘邦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问题。公元前200年,匈奴单于冒顿率师南下,刘邦亲率30万大军迎战,不想在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中了匈奴兵的埋伏,被30万匈奴骑兵包围。当时,匈奴兵的阵势十分壮观,战阵的东面是一色的青马,西面是一色的白马,北面是一色的黑马,南面是一色的红马,气势逼人。刘邦在白登山被围了七天,救兵被阻,突围不成,又值严冬,粮断炊绝,许多士兵的手指都冻掉了,刘邦焦急万分。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硬拼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对手又是死敌,没有商谈的余地,真是一个板上钉钉的死局。
正在这危难之际,刘邦手下的大臣陈平想到一个妙计,他派使者求见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给她送去一份厚礼,其中有一张洁白的狐狸皮,并对阏氏说,如果单于继续围困,汉朝将送最美的美女给单于,那时你将失宠。同时,陈平又令人制造了一些形似美女的木偶,装上机关使其跳舞。阏氏远远望去,见许多美女舞姿婆娑、楚楚动人,担心汉朝真的送美女来,于是,她说服单于放开了一个缺口,刘邦趁机冲出重围。这就是历史上的“白登之围”。
在白登山,刘邦已身陷困境,如果匈奴一举进攻,也许汉朝的历史将被改写。此时双方实力之悬殊可见一斑,但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平却巧妙地想到了利用女人的嫉妒来突围的妙策。刘邦突围后,便又成为与匈奴对决的强势一方。
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借力打力之计,那就是皇太极借崇祯皇帝之手除掉袁崇焕,扫清了灭明的一大障碍。
皇太极进攻北京并散布谣言说袁崇焕投靠后金。
崇祯帝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听了这些谣言,也有些怀疑起来。袁崇焕向皇上请求说,将士们长途跋涉,十分劳累,请准许入城休整,但被崇祯帝拒绝了。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被金兵俘虏去的太监从金营逃了回来,向崇祯帝告密,说袁崇焕和皇太极已经订下密约,要出卖北京。这个消息简直是个晴天霹雳,把崇祯帝惊呆了。
原来,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以后关在金营里。有一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
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
另一个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又说:“刚才我就看到皇上一个人骑着马朝着明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骑马过来,跟皇上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杨姓太监听了这番话,找准机会偷跑出来,回去赶紧告诉崇祯帝。而这个情报却是假的,是皇太极预先设下的计谋。
崇祯帝命令袁崇焕马上进宫。袁崇焕接到命令,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匆忙进了宫。崇祯帝拉长了脸,责问道:“袁崇焕,你为什么要擅自杀死大将毛文龙?为什么金兵到了北京,你的援兵还迟迟不来?”
袁崇焕不禁怔了一下,这些话都是从哪儿说起?他正想答辩,崇祯帝已经喝令锦衣卫把袁崇焕捆绑起来,押进大牢。
有个大臣知道袁崇焕平日忠心为国,觉得事情蹊跷,劝崇祯帝说:“请陛下慎重考虑啊!”
崇祯帝说:“什么慎重不慎重?慎重只会误事。”
崇祯帝不听大臣的劝告,一些魏忠贤余党又趁机诬陷。到了第二年,崇祯帝终于下令把袁崇焕杀害。
反间计是名副其实的毒计,其毒不仅仅是手段,更重要的是其对人性弱点的残酷利用和无情玩弄。对于人类来说,这既是一种让人津津乐道的谋略,又是一个讽刺。但是在强弱对局之际,弱者若想战胜强者,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弱势变强势的谋划之道
在博弈中,处于弱势的一方除了以静制动、韬光养晦外,还要积极谋划、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以免错过时机。在这方面,秦朝的大奸臣赵高的造诣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的。
秦始皇称帝后第五次巡视全国各地,随行的有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据说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但只有十八子胡亥被允许同行,因为他特别受到秦始皇的宠爱。据《史记》记载,这次巡视东至会稽,渡江至琅玡,再取道西返。七月,车驾至平源津,秦始皇病重。由于他忌讳说死,群臣谁也不敢谈论死的事。至沙丘平台,病情严重。他自知不能治愈,于是命令赵高拟定诏书给长子扶苏,要扶苏把军务托付给蒙恬,速回咸阳办理丧事。诏书写毕,还来不及封口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
赵高拿了秦始皇的玉玺大印和遗诏,心中感到十分沉重。当时知道遗诏内容的只有李斯、胡亥和他三个人,其他的大臣一概不知。因为秦始皇死在出行的路上,立太子的事未定,丞相李斯恐天下发生动乱,就命令秘不发丧。每到一地,按例进膳,朝廷百官照样需报告政务,亲信宦官就在车中假托皇帝命令批复百官的奏本。
赵高曾经是胡亥的老师,教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两人关系密切。赵高原是赵国国君的远亲,自幼受宫刑,长大后进宫当宦官。他曾经犯大罪,秦始皇命蒙毅去审理,秉公执法的蒙毅判赵高死罪。秦始皇因赵高办事比较干练,又精通刑狱法令,所以就赦免了他。这时的赵高担心如果按秦始皇所云让公子扶苏即位,与扶苏关系密切的蒙恬、蒙毅兄弟就会受到宠信,并对他不利。这个时候,赵高就处于一个是生还是死的困境选择之中。为此,赵高策划了一场夺嗣的争斗,决定把胡亥推上皇位。
赵高扣下皇帝的信件,游说胡亥道:“皇上驾崩,没有遗诏封诸皇子为王而只赐信给长子扶苏。扶苏一到咸阳,就将即帝位。公子你却无尺寸之地可以立足,你想过该怎么办吗?”胡亥说:“贤明的君主了解大臣,贤明的父亲了解儿子。我还有什么好说的?”赵高面露一丝奸笑说:“现在皇位的归属取决于你、我和李斯三人,希望公子要抓住机会。‘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怎可同日而语呢?”胡亥对赵高的奸计心存恐惧,但皇位对他的诱惑实在太大,也就不管那么多了,最后只是有点担心:“现今父皇的遗体还在路上没有发丧,此事怎么对丞相说呢?”
赵高知道,没有丞相李斯的支持,他的阴谋是无法得逞的,遂去劝说李斯。李斯起初还以忠于君事自命,但赵高晓之以利说:“无论才能、功劳、谋略、声望以及和扶苏的私人情谊,你李斯哪一点比蒙恬强?公子扶苏即位,必定宠任蒙氏,以蒙恬为丞相。这样,你的荣华富贵不仅没有了,而且你的子孙也将受到伤害。只有公子胡亥,人非常仁慈可爱,轻钱财,重人才,在始皇的所有公子中没有谁比得上他。我认为继承皇位的应该是他,所以我特地来和你商议,把谁即皇位定下来。”出于对权势的欲求,李斯终于被赵高说服,同意照赵高的意思去办。
三人狼狈为奸,对外宣称李斯接到始皇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赵高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先发制人,取得夺权斗争的胜利。
当一个人处于困境之下,而他相对而言又是弱者的时候,他便会想尽一切办法,运用各种阴谋诡计,抢占优势地位,因为弱者非常明白强势一方是规则的制定者,谁取得了强势地位谁就有制定规则的权力,谁处于弱势地位谁就只能服从规则,最终,胡亥成了秦二世,赵高也成了显赫一时的权臣。而原先处于强势地位的扶苏由于没有及时行动,最终被流放。
成功只有一个硬道理:让自己变强
一位搏击高手参加比赛,自负地以为一定可以夺得冠军,却不料在比赛上,遇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双方竭尽全力出招攻击,高手警觉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而对方往往能够突破自己的防守,最后,搏击高手没有夺得冠军。
搏击高手愤愤不平地回去找他的师父,在师父面前,一招一式地将对方和他过招的过程再次演练给师父看,并央求师父帮他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道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让这条线变短。
高手苦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放弃继续思考,请教师父。
师父在原先那条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较之下,那条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师父开口道:“夺得冠军的重点,不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长短线一样,只要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正如原先的那条线就无形中变得较弱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
在一场博弈中获取成功不能寄希望于投机取巧,更大可不必刻意去谋求扼杀对手的弱点。成功的唯一捷径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正如一则故事所说,一只老虎追赶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赶紧穿上跑鞋开始奔跑,另一个问他:“你跑不过老虎的,为什么还要拼命跑?”那个人回答:“我跑不过老虎,但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只有让自己比对手更强大,才能不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