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5284000000002

第2章 前言 需要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2)

另外一天:“今天你打了一个很大的哈欠。”旁边画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考拉,抱着树枝在睡觉。

等到下次去看望的时候,她发现那个本子里也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今天你的父母来看你了,他们还第一次亲吻了你。”

而这一天的记录是这样的:“今天给你做了一次身体检查,为了防止射线损伤你的眼睛,我们给你戴上了眼罩。这可是你平生的第一副太阳镜哦。”那个小眼罩也被小心地粘在了本子上。

……

所有这些都是特护中心的护士们自愿做的。她们像天使一般,为一个新生命的来临而欣喜。她们替婴儿写日记,记录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她们还在纸页空白处画上色彩斑斓的花草和可爱的小动物。她们为孩子留下了生命中最珍贵的第一页。

很快,她就要带着孩子们出院了。护士把那两本漂亮的日记移交给她和她的丈夫,希望他们能够继续记录下去,一直到孩子们长大成人。

等孩子们长大,看到自己生命最初的表现时,也许会想起那些陌生而又亲近的护士们,那些注视过他们的人,那些记录过他们的人,那些爱心无法得到直接回馈的人。可以想象,那时候,护士们已经老了,但是依然美丽。

爱是阳光,是人世间最温暖动人却难以言说的东西。温暖,是全世界最美好最轻柔又最能打动人的生命底色。人的生命无法复制,温暖却永远能够直抵内心。

作家罗兰在《好老时光》中写下这样的文字:

有一天,和孩子们一同翻看旧时的照相簿,看着那些发黄的照片,我说:

“我真想念小时候到过的一些地方!”

读大学的女儿在旁边同意地说:

“现在我明白你为什么想念那些地方了。因为我也怀念我小时候住过的那条巷子和那巷子里的邻居。”

于是,孩子们谈起小时候如何与邻居的孩子骑脚踏车、跳橡皮筋、捉迷藏、唱歌。过年的时候,如何大家约好通宵守岁,每家的大门都开着,可以随便到彼此的家里跑出跑进。大家穿着新衣,手里拿着鞭炮和香头,点炮仗,放花筒,好热闹!每家都灯火辉煌,喜气洋洋。每家都供应各种各样的零食,真快乐!

“那时候的邻居真好!像一个大家庭!”

“那条巷子真好!只有一面通马路,另一面是绿绿的稻田。”

“对面住的两家美国人也好,他们和我们一点儿也没有隔阂。”

“对啦!那个叫克丽斯汀的女孩,虽然有小儿麻痹,可是她又会骑车,又会打乒乓球。成天笑嘻嘻的,好乐观!”

“记不记得那时候我们赛脚踏车?”

“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走丢了,还是林妈妈家的老朱把我们找回来的?”

“不是林妈妈家的老朱,是龙妈妈家的唐信武!”

“还有一次,老三爬梯子上了屋顶,不敢下来,在屋顶上大叫,是妈去叫老朱把她救下来的,记不记得?”

逐渐长大的孩子,已经感到有了值得回忆的“好老时光”了。

我在旁边听着,为他们那些小小的回忆感动着。庆幸当初在艰困拮据的景况下,为了房子便宜,而选了那么一个地段定居,才使孩子们享有朴质的生活,温暖的人情,天然的稻田景色。

那些宁静舒展的日子,织入了他们幼年的生命,无形中铸造成他们的人格及人生观的一部分。那段温馨宽朗的日子,使他们相信,人是可以依赖的,人间是充满着友情的,世界是不拥挤的。即使有困难,也必有人相助;即使有不幸,也不必悲观。

那时候,邻居都没有什么钱,小小的房屋,每家只有20坪地,槿篱木屋,孩子们都在巷子里玩。各家都是门虽设而常“开”,孩子们随便跑出跑进。那条一头通大路,一头通稻田的巷子就变成孩子们的公园。对面只有两幢美国人的住宅。旁边也是菜田和草地。所以,孩子们可以有机会看见青草,接近野地,和蜻蜓蚱蜢为伴,做做天然的动物。

孩子们对童年生活的恋念,使我自己也开始了悟,为什么我总不忘老家园中的每一株草木,每一块砖石,每一幅字画,总觉老家后门外的那条宽朗的河水织在我生命里,那些草木也织在我生命里。我开始了悟,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有很多是受到幼年那个环境的影响与启示。那有着将近百年历史的古老住宅里,印着我童年时候的小小足迹。我是家中第五代的第一个孩子,长辈们的疼爱虽然给我温暖,没有玩伴的岁月又难免使我孤独。那便是为什么我习惯了和后园的树木花草及蚂蚁们消磨长昼;为什么我独自数遍了那雕刻在古老墙壁上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为什么我那样熟悉河水的浩阔,渔舟的闲适,与河岸两旁芦苇的萧疏。

很多时候,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办法。教育,同温暖的生命一起开始。温暖,就是最简单却最好的办法。

一个教育者,若满怀爱,用一颗温暖的心去对待孩子的一切,就等于敲开了孩子的心灵之门,触摸到了教育的灵魂。

有这样一段对话:

“太阳能播种吗?”我故意问她。

“能,真的能。”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而且表情十分坚定。

“那怎么种啊?在地上挖一个坑,像种向日葵那样种吗?”

“不是种在地上。”

“那种哪里?”

“种在——对,种在心上啊!”小女儿说。

“太阳也能种在心上?”我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

“当然能。人心中有了太阳,走路就不怕黑了,就不怕冷了,也不怕累了。”

“啊,太阳原来那么神奇呢?那你在我的心中多种几个太阳吧。”

“不能等着别人种,要自己种。”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用自己的热情和真爱,去感应并温暖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感受到温暖,他的大脑潜能就自然得以释放。

教育之道,就是生活之道。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提高内在生活质量。为教育而教育,是狭隘的,是枯燥的。

教育是生命温暖生命、精神培植精神的事业,其效果好坏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教学设施有多先进,学校走廊上、教室里悬挂多少名言警句,教师布置了多少作业、学生考试考了多少分;亦不在于父母给孩子报了多少课外辅导班,家里准备了多少参考书……而在于每一位教育者以丰富的内心情感去指引和感召孩子。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伴随着梦想,守望着信念,就有永远的源头活水。也许我们无法抵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至高境界,但我们至少能做到心中有孩子,心中有温暖,让每个孩子的喜悦和苦恼敲打我们的心,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一旦失去了理想与信念,我们的心灵将会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天天走向枯竭与萎缩……

生命在温暖的状态下才能快乐、自在地生长。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生命成长。从教育同温暖的生命一起开始,我们不妨共同尝试我们的生命事业。

本书我们将探讨教育的25个关键精神能量,亦即孩子的最“需要”,包括自尊、包容、开放、真爱、平静、信任、发现等。这应当是新家教的逻辑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