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5
5281700000008

第8章 心理咨询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2)

其次,在生活中脱离职业。心理咨询师在其个人生活空间中,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其生活中其他社会角色不自觉地笼罩在心理咨询师职业角色的光环下,而部分地失去了某些社会角色的活性,有时甚至某些角色功能处于休眠状态,如“因为我是心理咨询师,所以我应该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是个好丈夫、好教师、好父亲、好朋友、好的工作搭档”,等等,结果反而在这样的要求下,因各角色功能组合、杂糅过度,匹配失常而出现角色僵化,外层的虚线表示职业角色成为咨询师个人角色体系虚幻的外衣,是一种枷锁式的表象,它掩盖了其他社会角色的正常运行,如要激活各社会角色,发挥其各角色的特殊功能,从事心理咨询职业的个体必须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体系进行梳理,将各社会角色适当分离,释放角色功能发挥的空间,同时通过不断的内省,进行各角色结构的重组,了解各角色的期望和自己应尽的角色义务,逐渐将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凝聚内化为个人人格特征的核心,成为其他社会角色表达的动力。

最后,完成心理咨询师个人社会角色的整合,一个成功的心理咨询师在其个人的生活空间中应该是既能用其职业角色完成职业活动,又能将心理咨询师特有的职业魅力融进其人格内核,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去完善其他社会角色,但又不干扰其他角色独特的功能发挥,这样,心理咨询师才能首先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的、普通的个体轻松自由地生活,其次才能真正领悟心理咨询师职业角色的本质,以心理咨询师素质为人格核心的各种社会角色进行人际互动时,才能成长为一个心灵自由、自在、健康的个体。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心理包括哪些?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心理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通过这些环节的熟悉运用赢得求询者的信任。

咨询师要跟求询者建立起通畅的关系,需要对求询者无条件地尊重。通过共情、温暖来让对方感觉被接纳。比如,有很多妇女来咨询时说到伤心处会极力咽下泪水,就说:“想哭就哭吧。没关系,我能理解,慢慢说。”这样,就增加了求询者对咨询师的信任感,她们觉得很安全,以后的环节就比较顺畅了。如果遇到对方非常不想说的时候,咨询师可以把问题留在以后。

谈话过程中,咨询师还应该注意,心理咨询中的谈话与我们普通意义上的聊天有所不同,需要特别的技巧。比如“共情”,也叫神入、同理心。就是要设身处地替他考虑,并做出积极的反应,让对方有被理解的感觉。还有“对质”,比如一位妇女与丈夫关系不好,她说“我丈夫很爱我”的时候眼神迷离,于是就直接对她说:“我感觉你的眼神很冷。”这让她有所触动,会在当下或几次之后把实情说出来。对质在第一次咨询时很少用,一般在建立了良好关系以后使用。

谈话时主要是倾听,但这和平时的“听”不同,应能听出对方省略的东西,对方的问题在哪,听出他的思维表达方式。比如一个人撞车了,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把他撞了。”这个人属于自我归因型,比较容易自责;“那个家伙把我撞了。”这样的人属于向外归因型,攻击性比较强;“唉,倒霉极了,撞车了。”这样的人比较容易悲观。也就是说,通过听对方说话,可以判断出对方的认知方式,从而找到对方不合理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或者是鼓励“嗯,很好”,或者是重复“哦,是你撞他的吗”,让对方的思路延续下去。

“澄清”也是一种角色技巧。比如,一个男孩总怀疑班上的同学恨自己,背后说自己坏话。“他们每个人都恨你吗?”“男生恨我。”“都恨吗?”“不知道。”“你宿舍的人恨你吗?”“对,就是他们几个恨我。”“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我帅吧。”“除了帅呢?”“他们说我生活作风不好,说我常常半夜三更回来,还把凳子弄响……”至此,问题开始显露出来了。

咨询师在适当的时候暴露自己的看法,也是一项重要的谈话技术。比如一个男生在考试前非常焦虑。就对他说:“这些事我也遇到过,跟你是一样的。”他会感到原来别人也是这样,以前认为不得了的事就被淡化了。

当然,谈话时,咨询师应该保持价值中立,让对方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来发现自己的问题。咨询师掌握了较好的角色心理,就能使咨询过程变得顺畅,也使得咨询效果更加有保证。

在咨询时,咨询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心理咨询不仅仅是良好的愿望、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求询者或鼓励心理求询者和疾病斗争。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引起求询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咨询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助人知识来帮助求询者,使他们认识困扰着他们的真正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力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求询者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在哪里?其次才谈得上针对性地协助求询者分析问题,并引导求询者走出困境,促进人格的成长。在这个过程里,需要把握一些问题。

首先要把握好咨询关系。在初诊阶段时能形成初步印象理解求询者的心理问题为达此目的,应掌握观察、谈话法、产品分析法等手段和技巧;能即时进行自我平衡,在受到求询者不良情绪感染后,能在最短时间内,重新使自己的心态恢复平静;能在平等交谈中,启发求询者进行正确的独立思考;有灵活性,随时转变咨询方式,以克服求询者的阻抗和掩饰;有把握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向的能力,从而达到了解求询者内心世界的目的。其中包括: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求询者感到困惑的处境或事件;问题出现的时间及其发展变化等;能适时地、机敏地提出问题,发现求询者不自觉的掩饰和阻抗,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内心深处的症结;设计一些相应的方法来矫正某些不良行为,适时地向求询者进行某些解释,等等。

还有,要有“度”的概念。咨询师必须明确自己职责的“度”。咨询师必须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自己的责任是有限的,比如求询者可能认为咨询师应该为自己的心理问题负全部责任,这显然是误解。因为咨询师的责任,仅仅是协助求询者决策和提醒实施决策的注意事项,咨询师绝不能对求询者提供各种具体帮助,如,求询者与领导关系不好,咨询师没有责任去调节他们的关系,更不能去说服他的领导,如果求询者因失业而感到痛苦,咨询师绝不能替他找工作,求询者因失恋后,情绪低落,咨询师绝不能帮他介绍异性朋友,等等。不对咨询师的责任加以限定,其效果肯定不好,严重时可造成咨询失败。

还有咨询时间的限度。在咨询计划中,应明确规定咨询的次数、每次所用的时间。漫无目的、无时间限定的咨询是盲目的低效的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活动是不可取的。

最为关键的是把握好感情沟通的限度。目前,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咨询师在咨询中的“共情”。且不说这个词汇在翻译上是否妥当,单就一个情字足以使咨询师不好把握。咨询师与求询者之间,必须沟通,但这种沟通是单纯的情的沟通,还是理的沟通或者二者兼有呢?其尺度又如何把握呢?对待这类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度,“共情”的确有不好的后效。在临床上,特别是异性间建立咨询关系后,情的过度沟通会使咨询关系中产生不应有的内容,从而破坏正常的咨询关系。所以正常咨询关系的主干应当是理,而不是情。情必须在理的限制下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共情”,只要能达到设身处地去理解求询者的不良情绪和情感就可以了。咨询过程中所剩下的只能是达理。

还有就是咨询目标的限制。心理咨询主要涉及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于引起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种种原因,如躯体疾病、社会环境和各种规章制度等问题。心理咨询师应不做深入讨论。在不得不涉及这类问题时,也只能听取求询者的看法,而不加任何评论。充其量也只能表示理解,如此而已。这样便可把咨询目标严格地限制在协助求询者化解心理问题方面。

最后,咨询师要有一个客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去理解他人,能同各种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的人交往,能体谅人们的处境和困难,并恰当地给予同情、支持和帮助。常言说,“智者知人”。理解别人是一个人智慧之所在,同时也和他自身具有宽广的胸怀分不开。试想,一个心胸狭窄处处苛求别人的人,怎么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心理咨询工作是和人打交道,并且要在处好人际关系的问题上给人以指导,每一次面谈都是一堂紧张的行为辅导课,如果咨询师自身心理健康欠缺、人际关系紧张,那他又怎么能给予求询者以正确的指导呢?

情绪稳定是咨询师保持客观态度的保证之一。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咨询师也和正常人一样有自己的欢乐和忧伤。但是,他们善于排遣,有较高的挫折承受能力。他们在咨询工作中避而不谈自己过去和目前所遇到的个人问题,不背负沉重的精神负担来会见求询者。他们自己爱憎、喜怒、欲求等方面需要的满足是在咨访关系以外进行的。他们自身不能有明显的心理疾病,他们同情求询者,但又不使这种同情陷得太深,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他们始终保持自己的头脑冷静和心理上的独立性。

一个好的咨询师,其感情必须是深沉、真挚的。咨询师与求询者的谈话,应当是坦率的、认真的和真诚的。只有真诚,才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求询者产生信赖感,从而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咨询师的情绪应当是轻松、愉快、自信和富于幽默感的,这样才能缓解求询者的紧张情绪,在宽松的环境中讲述自己的问题。

咨询师还应该注意一些非技术性的问题。如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良好的记忆力、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处理各种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此外,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灵活和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