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积极处理应激状态的典范。波斯王子在应激状态下,面对人头落地的危险情境,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急中生智,语言准确,行为从容,果敢有力,终于靠智慧转危为安,死里逃生。在应激状态下,另一种表现就是瞠目结舌,手足失措,慌恐错乱,甚至魂不附体。比如,自家失火,只要一拉门手,就可以出去,但在情急时刻,却死命推门,陷入火海,不能自救。 有一次,拿破仑骑着马正穿越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一阵呼救声,情况很紧急,他扬鞭策马,朝着发出喊声的地方骑去。来到湖边,拿破仑看见一个士兵跌入湖里,一边挣扎,一边却向深水中漂去。岸边的几个士兵慌成一团,因为水性都不好,只能无可奈何地呼喊着。
拿破仑见此情景,便朝那几个士兵问道:“他会游泳吗?”“他只能扑腾几下,现在恐怕不行了。”一个士兵回答道。拿破仑立刻从侍卫手中拿过一支枪,朝落水的士兵大声地喊道:“你还往湖中爬什么,还不赶快游回来!”说完,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落水人听出是拿破仑的声音,也看到子弹射入水中,似乎增添了许多力量,只见他猛地转身,扑通扑通地向岸边游来,不一会儿就游到了岸边。落水的士兵被大家七手八脚救上岸来,小伙子惊魂初定,连忙向拿破仑致敬:“陛下,我是不小心落入水中的,您为什么在我快要淹死时还要枪毙我呢?”拿破仑笑着说:“傻瓜,我那只不过是吓你一下,要不然,你真的要淹死了!”经他这样一提醒,大家才恍然大悟,打心底更加佩服拿破仑足智多谋。
拿破仑的做法是很有道理的。士兵在这种应激时刻,已经丧失理智,手足失措,陷入慌乱之中,不能自救。对他开一枪,就能使他镇定,使其行为保持一种高度激活的状态。
什么是激情?如何更加理智?
激情是一种迅速爆发、激烈短暂的情绪体验。当人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感情受到巨大驱迫时,就会产生激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激情。但是由于各人的辨别力和控制力的不同,各人激情的类型也就不同。缺乏辨别力和控制力的人,其激情必然是非理智的。具有辨别力和控制力的人,处于激情状态时也不致丧失理智思考,他们懂得应该如何看待眼前的情况,因此其激情往往能和理智统一起来,具有理智性。
伯牙和成连学琴,学了几年,可弹出的声音却和成连不一样,他不明白,于是问成连。
成连微笑着说:“我且问你,你演奏的时候是不是一直都感到你在弹琴?”
“那当然了。”伯牙更迷惑了。成连哈哈大笑起来:“常言道:‘师可教其法,不可教其心。’你学会了我的技巧,但修行还不到家,所以不能与乐曲融为一体、合二为一,时时还在想着自己该如何拨动琴弦。”
伯牙若有所悟,问道:“那么您在想什么呢?”
“曲子不同,感觉也就不一样。”成连看着伯牙,一副“只意会,不可言传”的神态。
“那为何我在弹每一首曲子的时候,感情都是一样的呢?”伯牙诚恳地问。
“一样的感情,说明你没有感情。无感情地弹奏,听者不会动情,你缺少的正是这个。”
“那么您教我如何有感情吧!”伯牙央求道。
“哦……”成连沉吟片刻,“我只会教你弹琴,不会教你如何有感情。不过,我有一个法子就是你乘船到东海去体验一番,在东海上弹琴试试。”于是伯牙抱着琴来到东海,在海上风起浪涌,波涛汹涌的海水拍打着两岸的山石,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伯牙的小船随海浪时高时低,海水从四面冲向船舷,仿佛要把小船吞没。他抓住船梆,遥望蓬莱山,只见山上树木葱茏,山林杳冥,野兽出没,群鸟悲号。伯牙忽然感到悲情顿生,便弹起琴来。伯牙禁闭双眼,感情如海水一样在胸中涌动,呼吸与琴声一起时快时慢,伯牙渐渐地感到自己随琴声在海浪与山间穿梭。就在这种激情之下,他弹出了名曲《水仙操》。
伯牙被伟大的自然力所震撼,恐惧崇高的激情可以情景交融,终于创作出了不朽的名作。
情绪与情感和感情有何关系?情绪与情感有何关系?情绪和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既是在有机体的种族发生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西方心理学著作常常把无限纷繁的情绪和情感概称为感情。这样,感情的概念就包括了心理学中使用的情感和情绪两个方面。
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情绪通常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例如,由于饮食的需求而引起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由于危险情景引起的恐惧,和搏斗相联系的愤怒等。因此,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但是,人的情绪在本质上与动物的情绪有所不同。即使人类最简单的情绪,在它产生和起作用的时候,都受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文化教养的影响和制约。由于这个原因,人在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活动中,那些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这些需要相联系的事物,在人的反映中都带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色彩。例如,难闻的气味能引起厌恶的情调,素雅整洁的房间使人产生恬静舒适的心情。
第二,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它往往由某种情境引起,一旦发生,冲动性较强,不容易控制,外显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形式带有较多的原始动力特征。时过境迁,情绪就会随之减弱或消失。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是对人对事稳定的态度体验,它始终处于意识的控制之下,且多以内隐的形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例如,孩子的顽皮可能引起母亲的愤怒,但这具有情境性,每一个做母亲的绝不会因为孩子引起她的一次生气,而失掉亲子之爱的情感。
除了区别,二者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二者的联系体现在:
一方面,情感依赖于情绪。人先有情绪后有情感,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情感总是通过各种不断变化的情绪得以表现,离开具体情绪,人的情感就难以表现和存在。例如,当人们看到小偷行窃时,愤恨的情绪使人产生正义感;看到自己的祖国遭到外敌入侵时,就会产生无比愤怒和激动的情绪,由此而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
另一方面,情绪也有赖于情感。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例如,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人们受高尚情感的支配,可以克服很多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让自己的情绪服从于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绪与情感是难以彼此分离的两种心理现象。就脑的活动而言,情绪与情感是同一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或两个着眼点,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时甚至可以互相通用。
生活中情感是行动的推动力吗?
人的情感是行为的助动力,情感越深厚,对行为的推动作用越强大。
2000年6月的一个深夜,一位父亲从前妻的电话中得知患尿毒症的女儿正在医院抢救,生命危在旦夕。女儿必须要换肾,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肾源,一时情急,这位父亲决定为女儿捐献自己的肾。
为了捐肾,他隐瞒自己50岁的年龄,在捐肾者档案记录上把自己的年龄填为46岁,并从那天开始格外注意饮食起居。父女换肾必须配型,在配型过程中,他不仅抽了100毫升血,而且需要在空腹的情况下反复做肾造型。为了保证空腹,吃泻药便成了家常便饭。但他担心泻药有损于肾脏,于是,星期一造型,他从星期六就开始不吃饭。为了女儿,他事无巨细、一一想到。为了能救女儿一命,他一切饮食起居都和女儿保持一致。
为了女儿,这位父亲排除一切干扰。他有一位愿与他重组家庭的女友,本来快要结婚了,为了拯救女儿的生命,他打消了再婚的念头。他劝女友离开自己,他说这是一个大手术,虽然成功率很高,但仍有风险,他想用自己的生命为女儿“赌”一把。
换肾,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已成了挽救肾功能衰竭者的最好途径。但换肾的双方能否配型吻合,父亲只能寄希望于后天了。
医院配型中心的检测结果表明:这对父女的肾脏完全一致,女儿苦苦等待的救命恩人,想不到居然就是近在咫尺的亲生父亲!
手术这天,是这对父女永生难忘的日子。上午,这位年近五十、身体虚弱的父亲被推进手术室。两个多小时后,父亲的肾脏被摘了下来。随即,女儿被推进了手术室,几个小时之后,从父亲身上摘的肾脏成功地移植到女儿体内。
手术发生了奇迹,一切顺利。父女全部平安,而父亲醒来第一句话是:“女儿手术怎么样?”
手术后的第四天,父女在病房重逢,女儿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父亲给予她第二次生命。一段慈父救爱女的故事演绎出一段催人泪下的佳话。
“慈父救爱女”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女儿的深厚父爱,正是这种情感的力量,促使了父亲为了能挽救女儿的生命,做出了常人不轻易做出的行为,不仅冒着生命的危险,忍受身体上的痛苦, 同时也放弃了正常的生活。
什么是情感互动,它有什么样形式?
情感互动,往往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诸如,共有的感受等。
一个非常热爱女儿的母亲遭遇了失女之痛。
妈妈!妈妈!妈——妈——!
她在冥冥之中听见了亲爱的女儿那深情的呼唤,女儿那银铃般的笑声像一股甘甜的泉水流进她那苍老的心田。“那不就是我那魂牵梦绕的女儿吗?!”她分明看见了女儿那灿烂的笑脸:哎——我的好京京,妈的心——肝——儿——啊!你让妈想得好苦哟。她张开双臂,急切地拥抱亲爱的女儿……
幻觉消失了,她的脸上流淌着的是那说不清到底是幻觉刺激出来的幸福,还是痛失爱女的悲伤。
有时候,她成天呆傻地坐在屋子里,直望着窗外出神,就像一座凝固的雕塑。她不时地泪眼迷蒙,从那悲恸的不竭之源中涌动着、从那深不见底的母爱世界流淌着对爱女的无尽怀念。那失去了声音和言语的悲哀和痛苦具有打击一切的力量,即便再刚强,我们的确真的都无法面对这样一种情感的冲击。
许多年过去了,她的女儿曾住过的房子至今依然保持着她在世时的原貌,就连那些玩具,也像孩子刚刚摆弄过一样;那些打开的书页,依然是女儿刚刚读过的地方,静静地摆放在写字台上。这可怜的母亲,吃饭的时候到了,她便喃喃自语地说,女儿你饿了吧,瞧!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蒸鸡蛋糕,你快趁热吃了吧;睡觉的时间到了,她便轻声地呼唤,心肝,妈给你烧好了洗脚水,快洗洗睡觉吧,作业没写完?甭急甭急,咱们明天接着写,噢,咱们甭急,别累坏了我们的小京京,京京乖,咱们睡觉去,噢……哎,这孩子,越来越任性了,都是妈惯的……好,不洗不洗,妈依你……
……女儿,女儿,我的心——肝——儿噢,快——回——家——吧!
哎,那可怜的女人又在吆喝她的女儿了!街坊邻居听着,每每总要叹息一番,都在深深地感受着这女人的不幸,大家的内心里便充满了那女人的悲鸣,常常有人忍不住要为之落泪。听这呼唤在冬夜里回荡,多么凄惨。
面对痛失爱女的女人,她的悲哀驻进了每一个邻居的心中,周围的人们都和她一起感到了悲情。情感可以在不同的人中传递引起共鸣,这种情况就是情感互动。
在情感互动中,人们通过一个理解的行动或“共鸣的感受”把别人的感受作为自己的参考,使自己进入到一种与别人相同的感受状态。街坊邻居都通过对这女人不幸和悲伤的理解,而感受着她的痛苦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