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5281000000013

第13章 认知过程 (1)

认知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认知过程?

认知是各种形式知识的总称。认知包括内容,也包括过程。认知的内容是指你所知道的——概念、事实、命题、规则和记忆,如“猫是哺乳动物”,“绿灯意味着通行”。认知过程是指你如何以一种让你能解释周围世界,并且为生活中的窘境找到创造性解决办法的方式,操纵这些心理内容。

概念认知和问题解决是如何完成认知过程的?

认知过程中的逻辑——概念认知与问题解决,认知过程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概念,概念是对事物最基本的认识。

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必须经过后天学习而获得。有些概念是在人们言语交流中通过明确的定义而获得,例如,化学老师告诉你“分子”的定义,社会学教师明确告诉你什么是“社会运动”。教师给学生们上一节课,其中要讲到多个概念。上述概念是通过正规的学习从别人那里学到的概念。然而我们头脑中的许多概念是通过对一个又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认知而学习形成的。当大人对小孩讲“拿一些面包屑去喂喂小鸟”,小孩就学到那只在草地上蹦跳的物体是关于“鸟”这个概念的一个例子。以后当他(她)把面包屑同样拿去扔给猫吃的时候,就会被大人们说“真笨”,这样他(她)就认识到不是所有在地上蹦蹦跳跳的物体都是鸟。心理学家把符合某一概念的事物实例称为正性实例。画眉鸟、麻雀、鹰和鸡都是“鸟”这一概念的正性实例;而猫、狗、虫子、树则是负性实例,因为它们不符合“鸟”这一概念所概括的特征。小孩们在其成长过程中会不断经历许多正性实例和负性实例,然后他们就会越来越精确地知道被叫做“鸟”的动物应该具有哪些特征。于是他(她)就学会了这么一个概念。

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一般期望它们更能符合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概念,也就是说,那些属于某一概念的最佳例子容易得到我们认可。例如,让你去买水果,你买来的很可能是苹果或橘子,难得有人会买无花果或猕猴桃回来。

我们对事物有了最基本的概念把握后,下面紧接着就是用概念来判断事物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认知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当一个人需要某样东西(也就是对需要什么有了一个概念),但他(她)不能马上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也不知道应该通过什么样的一系列操作或举措以达到目的,这时他(她)就面临了一个问题。有问题了就需要解决。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尽可能清楚地界定问题。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首先必须对有关问题的已知条件形成一种清晰的心理表征,也就是尽可能将已知条件通过信息编码转译成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便能够贮存和表达。这种心理表征有时可以是一些字句、一些想法,有时还可以是一些想像和图画。写一张词单或者画一张图表来概括问题的已知条件常常是很有效的办法。当问题已被明确化以后,紧接着必须设计解决问题的计划和策略,然后让计划和策略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须评判是否正朝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前进,或者是否正在不断接近目标。在理想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直线前行的,每走一步就向目标接近一步,然而在现实情形中,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可能是曲折的,所走的每一步不一定都是接近目标的,在前进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倒退。因此一个人在探索可能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也许会发觉目前采用的策略会将其引入死胡同,这时他(她)就会退回到解决问题的起点,重新采用新的策略。

问题在不断地反复、尝试中解决,每一次策略的选择都是一次新的认知,当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对此问题的认知过程也就结束了。当然也可能同一件问题在不同人或一个人的不同年龄阶段都会有新的不同变化。因为人的认知与人心理的成熟度是有一定关系的,下面我们讲述人的认知与年龄的关系。

认知心理要经历几个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认知发展是随着我们的年龄发展的,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0~2岁的时候,这个阶段叫做感觉运动阶段。这个时候的心理运动特点主要是,婴儿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的感知来认识外部世界,没有表象和言语,所以只能认识在眼前的物体。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能认识父母,并用最简单的符号来表示自己的需要。

第二个阶段是在2~6岁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心理运动我们叫做前运算时期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心理运动特点是儿童产生了象征性的功能,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表征与语言来进行思维。儿童已经开始认识到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自己对事物的动作和感知觉。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这一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他一方面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

第三个阶段是在6~12岁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已经和上两个阶段显著不同了,他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事物的认知特征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变化的,它们的量也永远不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不仅能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且对事物的本质性和类属关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第四个阶段就是形式运算的阶段。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个性心理和性别心理各是什么?

随着年龄的继续增大,认知心理的发展也会不断成长,个性心理与性别心理就会凸现出来。个性心理是随着自己心理的成熟逐渐体现出来的东西,也是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渐体会出来的东西。

小华的工作一直不顺利,先是毕业档案投到某大城市后被打回学校,后是毕业分配到县城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某大城市市报招聘中顺利入了围,不幸的是县有关部门以他是“人才”为由,坚决不予放行。从那时起,他的心态开始变得扭曲,看什么都不顺眼。他忌恨命运在不停地捉弄他,他个人情绪极为糟糕。

有一次,他看到窗外有一群云雀艰难地向远处飞,这些鸟儿大概也是无家可归了。小华想想自己,也是一样可怜,这个时候他突然转念一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何必把鸟儿想得那儿凄惨,也许到处都是鸟儿的家。他忽然领悟到,其实是自己给自己设了羁绊,世界之大,何处不是自己可驰骋的天地。

从此以后他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处理,尽自己所能,力求做事完美。

小华在生活中悟出了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的道理,这就是他个性心理的体现。随着自己的成熟,自己的心态不断调整,认识逐步提高,个性心理也在不断丰富,个性心理的发展与一个人的成熟度有关,一个人越成熟,心理就越独立,个性心理也就越丰富。

性别心理是人到青少年必然发生的心理特征,一般在青春期时,性别心理的特点表现得最为明显,一般而言,男性的青春期到来得比女性要晚两年,女孩子一般是看到自己的月经来潮和体态的发育,才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了,而男性则在性格、心理、行为和举止等方面开始和女性有了不同。

由于男性性发育晚于同龄女性,故性意识的产生也较女性晚。当首次遗精及反映在体态方面的两性特征出现时,在其心理上产生一系列复杂而微妙的变化。一般说来,男性对这种变化缺乏足够的准备。他们很少从父母处获得性知识,这与青春期男性内心闭锁倾向有关。

女性由于自身的发育对一些性知识的书籍比较关注,女性在对性知识方面的追求较男性开放性强些。她们所学到的性知识多数是从课堂上得来的,她们常与朋友和母亲谈论有关性的问题。在刚进入青春期时,对母亲的依赖性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大,她们更愿意自己去阅读有关书刊,以便了解性知识。

男性在青春期到来时,很注视与同伴的友谊。只有进入异性接近期后才对异性有好感。他们对女性普遍好奇,希望了解她们,包括生理和心理。对漂亮的女生更是喜欢,学习成绩突出者也具吸引力。他们要在女性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吸引对方注意自己。特别是在自己喜欢的女性面前,做事特别卖劲儿。希望自己在异性心目中成为英雄、崇拜对象。男性在异性面前的情感是外露和热烈的。但有时对自己的表现希望值很高,自信心不足,常常在异性面前心理紧张。有的男性虽钟情某一女性,但却不敢表露出来,单相思。

如何认识认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早恋和恋爱恐惧危机? 认知心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一些危机,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是早恋危机及恋爱恐惧危机。

早恋危机

上面我们讲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也在逐渐地成熟,个性认知和性别认知会越来越明显,到了青春期,这两种心理的发展便会形成早恋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