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目的性修炼
5276100000027

第27章 成功达成目的 (2)

答案:(2)、(4)、(8)都符合SMART原则,是有效的目标;(1)、(3)、(5)、(6)、(7)则是无效的目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模糊,让人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不知道应该如何操作,它们充其量只能算是想法。若要把它们变成有效目标,方法是把每个想法量化,并设定时限。

做好准备工作

一、善于准备才能把握机会

提到可口可乐,你自然就会想到它那造型独特的瓶子,外观新颖,美观实用。这个价值600万美金的设计是几十年前一位叫托迪的美国年轻人设计发明的。托迪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工厂制瓶工人,他常常和自己心爱的女友约会。

一次他与女友约会时,发现她穿着条裙子十分优美,因为裙子膝盖上部分较窄,腰部就显得更有吸引力了,他看呆了。他想,如果能把玻璃瓶设计成女友裙子那样,一定会大受欢迎。

然而,托迪并不只是想想罢了,他不是个盲目的人,他决定设计制作这样的瓶子。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他终于制成了一种造型独特的瓶子:握在瓶颈上时,没有滑落的感觉;瓶子里面装满液体,看起来也比实际的分量多,而且外观别致优美。

他相信这样的瓶子会很有市场,于是为此申请了设计专利。果然,当时可口可乐公司恰好看中他设计出来的瓶子,以600万美金买下了瓶子的专利。托迪也因此从一个穷工人摇身一变成了一位百万富翁。

机会往往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为了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必须养成善于准备的好习惯。文中的托迪并不是设计专家,他只是一位干着劳累工作的工人,要想成功,他必须做好抓住机会的准备。或许他可以只是随便想想女友的美妙身材,而不用真的去投入设计和制作那种瓶子,如果那样的话,他就没有机会被可口可乐公司看中。然而托迪没有,他细心观察之后又马上行动,发明了这样一种瓶子,正是他有了这样一种专利的瓶子,才有机会让可口可乐看中。简单一句话,成功总是眷顾像托迪一样有准备的人。

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工作可能让你觉得漫无目的毫无乐趣。但你可以像托迪一样成功,至少能比别人成功,只要你能够比别人更早地发现蕴藏在工作之中的机会,并且做好准备,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

只有一个时刻做好准备的人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就是一个善于准备,懂得去抓住机会的人。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他的钢铁公司开始生产尚未被社会所普遍接受的熟铁。那时候刚好有一座很重要的铁路桥梁工程要开工,肯定会需要大量钢铁。负责桥梁的管理人员也同样错误地认为,熟铁比生铁脆弱,所以卡内基需要千方百计地说服他们。那时,恰好有一位管理人员开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他开着一辆汽车在黑暗中飞快地撞到一根生铁造的灯柱上,而灯柱已经被撞断了。

卡内基得知此事,便立即亲自去现场查看,于是抓住这一良好契机,他说:“喂,诸位,看见了没有啊?”

许多管理人员开始围着他,于是卡内基简单明了地向他们解释为什么熟铁反而比生铁好。果然,他成功地赢得了钢铁供应合同。

在熟铁不受欢迎的不利境况下,卡内基能知难而上,主动出击,等到机会出现时,就能充分自如地应付,抓住并加以利用,为自己的成功所用。

机会是成功的跳板,聪明的人主动扑向机会,从机会中赢取自己想要的。卡内基自己也说:“机会是自己努力造成的,任何人都有机会,只是有些人善于做准备,因此他们可以更好地抓住机会,达成自己的目的。”

二、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

不管做什么事情,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你把工作的细节不断地量化。提起做事,人们的观念是“别老坐在这里了,赶快去干活吧”,而一个做事有目的的人则更提倡“别忙着干活,先坐下来想一想”。

在工作中,每个员工都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做好计划,必须具备像耶稣那样的睿智的眼光和超凡的远见,安排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只有进行周密的计划,人们才能对工作中的细节有所准备,才能在碰到各种各样的细节问题时不慌不乱;只有进行周密的计划,你才能很明确自己该做什么工作,应该怎样去做。如果计划不能把每一个细节进行量化,计划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计划始于细节,同时计划也是一种细节,是最重要的细节。在你制定计划时,应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出深入细致的规划,保证每个环节都有一个目标,都有办法可依,保证整个计划是可以反复检验的。每一个流程、动作,都要进行量化,都要从细节去分析。计划做得越周密,细节就做得越到位,这个工作做好了,对个人,对企业都大有裨益。

时间管理专家说,你用于计划的时间越长,你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这两个时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就看你怎么做,你是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在计划细节上下工夫,还是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去调整因为盲目工作而导致的错误!

所以,在实施计划之前要好好地总结一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比如什么样的方法是最好的,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才能更快地达成目的。把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纳入计划中,以此作为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随时随地做好准备

葡萄牙波尔图足球队的主教练,被称为“上帝第二”的穆里尼奥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当准备的习惯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它就会永远在那里,并帮助你取得令人惊讶的胜利。”

英格兰国脚莱斯·费迪南德这样评价穆里尼奥“我从未遇到过像他这样的人,对工作,对胜利,是如此渴望,对准备工作又是如此的痴迷”。

没错,准备使他成为“魔鬼”,也正是准备使他成为“上帝第二”,当然,还使他成了这个世界上第一高薪的足球教练。

穆里尼奥曾担任葡萄牙球队波尔图的主教练,率领球队征战欧洲冠军联赛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杀入决赛,更别提夺取冠军了。但结果却使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个从队员到主教练都无名的俱乐部,竟然得到了欧洲足球的最高荣誉。

确实,波尔图的队员和皇马、米兰等大牌球队的球星相比,无论从名气上还是实力上都相差悬殊。而当时的穆里尼奥和卡佩罗、马加特、扎切罗尼等知名教练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穆里尼奥却有一个胜利的武器:对准备工作超乎寻常地重视。他几乎观看了所有对手最近的每一场比赛。可以说,所有对手的技术特点、战术风格、最近的状态,他都了如指掌,甚至对比赛当天的天气、场地草皮的状况,他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结果在决赛当天,他使用的队员、阵型、战术打法都直指对方的软肋,就像他夺冠后所说的那样:“如果大家知道我们为了取得胜利而研究了多少场比赛,准备了多少资料,筹划了多少方案,你们就会认为这个冠军我们当之无愧。”

当时,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穆里尼奥的成功只是运气好,再加上那些大牌球队在对无名球队时缺少重视和兴奋感,才让他捡到了一个冠军。其实,穆里尼奥的胜利是必然的,因为他的准备工作比任何人都充分,正是因为对准备超乎寻常地重视,才使他站到了欧洲足球之巅。

功成名就的穆里尼奥在夺冠的第二年来到了英超球队切尔西,这里汇集了很多世界级的大牌球员。当穆里尼奥和这些队员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如数家珍地介绍这些球员:从技术风格、进球数、身高体重甚至详细到哪些是左脚打进的,哪些是右脚打进的都了如指掌。穆里尼奥的这一举动一下子就震住了这些球星。不过,这只是开始,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主教练这种近乎完美的准备工作会使他们在后面的比赛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在穆里尼奥的带领下,切尔西队不管是在国内联赛、杯赛还是在欧洲冠军联赛,都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穆里尼奥出名了,但他在赢得别人尊重的同时,又被许多对手厌恶。喜欢他的人称他为“上帝第二”,讨厌他的人却称呼他“魔鬼”。

现在,不管是欣赏他还是厌恶他的人,都开始研究穆里尼奥。他们总结了很多条,比如,善于用人、阵型选择合理、自信等。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领会到穆里尼奥成功的真正原因——准备。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准备太重要,但也太平常了。我们大家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准备之中,所以,反而对它的重要性视而不见。提起准备,也许有人会说:“准备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准备,却能造就神奇的成功,反之也能造成痛苦的失败。

四、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从前,有两个和尚——大和尚和小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宇里。山间有一条小溪,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去溪边挑水。就这样一晃5年后的一天,小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大和尚没有过多地在意。谁知第二天,小和尚也没出现,第三天也一样。就这样过了1个月后,大和尚终于按捺不住了,要去看个究竟。

大和尚来到了小和尚的住处,看到小和尚坐在桌前诵读经文。大和尚好奇地问小和尚:“你已经1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小和尚笑着说:“我带你去看看,你就会明白了。”于是,小和尚带着大和尚走到庙宇的后院,指着一口水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读完经文后,都会抽空来挖这口井。虽然我们现在年轻力壮,尚能自己挑水喝,倘若有一天我们都年迈走不动时,我们还能自己挑水喝吗?又会有谁能为我们挑水喝?所以,我从没有间断过我的挖井计划。现在终于成功了,我不必再下山挑水了。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大和尚后悔极了,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

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就可以让工作更轻松,生活更美好。要保证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天天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还能源源不断,就要具备事先准备的意识。

两个和尚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做好准备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赢得主动。美国人阿尔伯特也是一个知道未雨绸缪,善于做好提前准备的人。

阿尔伯特·哈伯德有一个富足的家庭,但他还是想创立自己的事业,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了有意识的准备。他明白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知识和必备的经验。因而,他有选择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时间,甚至在他外出工作时,也总会带上一本书,在等候电车时一边看一边背诵。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这使他受益匪浅。后来,他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开始了一些系统理论课程的学习。

经过又一次欧洲考察之后,他开始积极筹备自己的出版社。他请教了专门的咨询公司,调查了出版市场,尤其是从从事出版行业的莫里斯先生那里得到了许多积极的建议。这样,一家新的出版社——罗伊斯托出版社诞生了。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好,出版社经营得十分出色。他不断将自己的体验和见闻整理成书出版,名誉与金钱相继滚滚而来。

阿尔伯特并没有停下自己准备的脚步,他敏锐地观察到,他所在的纽约州东奥罗拉,当时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度假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但这里的旅馆业却非常不发达。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阿尔伯特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他抽出时间亲自在市中心周围作了两个月的调查,了解市场的行情,考察周围的环境和交通。他甚至亲自入住到一家当地经营得非常出色的旅馆,去研究其经营的独到之处。后来,他成功地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家旅馆,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装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