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目的性修炼
5276100000020

第20章 抓住主要目的 (2)

4学会说“不”

一个人要做正确的事,就应当学会说“不”,不能让额外的要求扰乱自己的工作进度。对于许多人来说,拒绝别人的要求似乎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拒绝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职场沟通能力。在决定你该不该答应对方的要求时,应该先问问自己:“我想要做什么”或是“不想要做什么”、“什么对我才是最好的”

在作决定时我们必须考虑,如果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是否会影响既有的工作进度,而且会因为我们的拖延而影响到其他人?而如果答应了,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对方要求的目标。

5善用沟通的力量

沟通在提高工作效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工作中你可能会出现“手边的工作都已经做不完了,又丢给我一堆工作,实在是没道理”这样的抱怨,这时候如果你保持沉默,很可能会给老板留下办事不力的印象。所以,如果你的工作中出现了这种情况,你切不可保持沉默,而应该主动沟通,清楚地向老板说明你的工作安排,主动提醒老板安排事情的优先级,并认真聆听老板的意见,这样可大幅减轻你的工作负担。

老板是需要被提醒的,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与老板的沟通是否充分,我们有没有适当地反映真实情况?如果我们不说出来,老板就会以为我们有时间做这么多的事情。况且,他可能早就不记得之前已经交代给你太多的工作。

6有效过滤信息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被铺天盖地的电子邮件搞得疲惫不堪,更可怕的是,它们常常会分散我们工作的注意力,为我们做正确的事带来很大的干扰。为此,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有效过滤次要信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信息上。一般来说,正确的过滤流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先看信件主旨和寄件人,如果没有让自己觉得今天非看不可的理由,就直接删除。这样至少可以删除50%的邮件。第二步开始迅速浏览其余的每一封信件的内容,除非信件内容是有关近期内(例如两星期内)必须完成的工作,否则就可以直接删除。这样又可以再删除25%的信件。

把握事物关键

善于把握问题关键是提高一个人做事目的性的关键。一个人做事如果不能找出问题的关键,那么他就无法抓住自己的主要目的,当然也不能成为一个做事有目的的人。就像人们常说的那个“钥匙圈”的故事所讲的,任意抽出一把钥匙,并问道:“这是什么地方的钥匙?”“开家门的。”“它可以用来开你的汽车吗?”“当然不行。”“为什么不能用这把钥匙开车门呢?”答案显而易见,问题不在钥匙本身,而在你的选择和使用。解决问题也一样,最为紧要的是要找到问题的关键。

一、看清趋势方能把握关键

一个人要抓住事物的关键,必须要有超强的洞察力,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曾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归结为“肯用心思考未来,抓住重大趋势,便成为大赢家。”正是这份基于思考的洞察力,使李嘉诚能够从困难中识别机会,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1966年底,低迷了近两年的香港房地产业开始复苏。

但就在此时,内地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波及香港。1967年,北京发生火烧英国代办事件,香港掀起五月风暴。

“中共即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触发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次大移民潮。

移民者自然以有钱人居多,他们纷纷贱价抛售物业。自然,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商、建筑商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李嘉诚一直在关注、观察时势,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采取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李嘉诚在整个大势中逆流而行。

从宏观上看,他坚信世间事乱极则治、否极泰来。

就具体状况而言,他相信中国政府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实际上道理很简单,若要收复,1949年就可以收复,何必等到现在?当年保留香港,是考虑保留一条对外贸易的通道,现在的国际形势和香港的特殊地位并没有改变,因此,中国政府收复香港的可能性不大。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李嘉诚做出“人弃我取,趁低吸纳”的历史性战略决策,并且将此看作是千载难逢的拓展良机。

于是,在整个行市都在抛售的时候,李嘉诚不动声色地大量收购。

李嘉诚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产低潮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地盘上兴建物业。李嘉诚的行为需要卓越的胆识和气魄。不少朋友为他的“冒险”捏了一把汗,同业的地产商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这场战后最大的地产危机,一直延续到1969年。

1970年,香港百业复兴,地产市场转旺。这时,李嘉诚已经聚积了大量的收租物业。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的租金收入达390万港元。

李嘉诚成为这场地产大灾难的大赢家,并为他日后成为地产巨头奠定了基石。

谋求事业上的成功是大多数人的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应当像李嘉诚先生那样善于从纷乱的世象中看清问题的本质,抓住趋势,这也是很多知名企业家成功的经验。

1988年,宗庆后用20万元办起了营养液灌装厂,生产自己的产品。在当时,中国市场已经有38种营养液,各霸一方,竞争激烈,销售大战烽烟四起,令后来者望而生畏。市场调查人员的分析报告也令人大失所望:“中国市场已有38种营养液,市场供求几近饱和,建议退出竞争。”宗庆后似乎刚跨出一步,就走投无路了。哪里是市场的门径呢?

1988年10月,宗庆后看到《杭州日报》刊登了一条新闻:“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会长,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在目前的一次研讨会上透露,全国38亿儿童和小学生中有1/3的人营养不良,仅浙江省8岁至12岁的儿童中就有47%的人营养不良……”

宗庆后眼前一亮:一半以上的儿童需要补充营养。国内虽有38种营养液,但都属成人产品,与其生产第39种成人营养液,不如去占领儿童这一细分市场,生产一种儿童营养液。宗庆后坚信,全国儿童有三亿消费者,1/10就是3 000万,如果能在这个细分市场上喝一大口水,就是巨大的成功。

市场是发现了,但是如何解决产品问题?宗庆后一没学过营养学,二没造过营养液。怎么办?宗庆后想到招贤纳才,科技兴厂。他到浙江医科大学营养学系请教专家,又到百年老店胡庆余堂请到制药技师和高级开发工程师。在宗庆后精心哺育下,娃哈哈产品终于批量生产。

事后有人评论,宗庆后推出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是险中出奇,以奇制胜。但这离不开他对市场科学缜密的分析。当时,中国正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早期,独生子女个个成了“小皇帝”。父母长辈的溺爱使得小孩子偏食、挑食,从而造成普遍的营养不良。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以传统的天然食品为原料,通过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儿童食欲,从而使儿童从丰富的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且不含任何激素,无副作用 。这样的产品加上独特的市场推广和销售策略,投放市场后,成功几率极高。

通过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在商场上呼风唤雨、游刃有余的成功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够赚取巨额利润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点石成金的“金手指”,而是因为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看透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关键。一个人要成功只靠目的性还远远不够,还要有超强的洞察力和善于把握事物的关键,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注重细节

魔鬼往往藏于细节。同样,关键也往往隐含在细节里面。一个人要想把握事物的关键,必须要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下面例子里这位名叫艾伦的工程师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一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客服部收到一封客户抱怨信,上面是这样写的:

“我们家有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我们每天在吃完晚餐后,都会以冰淇淋来当我们的饭后甜点。但自从最近我买了一部你们庞帝雅克车后,在我去买冰淇淋的这段路程上,问题就发生了。每当我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时,我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动不了。但如果我买的是其他的口味,车子发动就很顺利。为什么?为什么?”

很快,客服部派出一位名叫艾伦的工程师去查看究竟。当艾伦去找写信的人时,对方刚好用完晚餐,准备去买今天的冰淇淋。于是,他一个箭步跨上车。结果,买好香草冰淇淋回到车上后,车子果然又发动不了。

事后,艾伦又连续去了三个晚上。

第一天,巧克力冰淇淋,车子没问题。

第二天,草莓冰淇淋,车子也没问题。

第三天,香草冰淇淋,车子也不动。

……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艾伦反复思考了很多天,依然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他有点气馁,不知是不是该放弃,转而接受退车的现实。

然而出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艾伦开始安静下来,认真研究从开始到现在所发生的种种详细资料,如时间、车子使用油的种类、车子开出及开回的时间……不久,艾伦发现,买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其他口味的要少。因为,香草冰淇淋是所有冰淇淋口味中最畅销的口味,店家为了让顾客每次都能很快拿到,特意将香草口味单独陈列在一个冰柜,并将冰柜放置在店的前端。

现在,艾伦的疑问是,为什么这部车会因为从熄火到重新激活的时间较短而发动不了?原因很清楚,绝对不是因为香草冰淇淋的关系,艾伦很快在心中浮现出答案,应该是“蒸汽锁”。买其他口味的冰淇淋由于花费时间较多,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买香草口味时,由于时间较短,引擎太热以至于还无法让“蒸汽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

在这个事件中,购买香草冰淇淋有错吗?但购买香草冰淇淋确实和汽车故障存在着逻辑关系。问题的症结点在一个小小的“蒸汽锁”上,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而且这个细节让细心的艾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样,在商务谈判场上,注意对方的每一个细节是谈判成败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精明的谈判家善于从对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等细微之处发现对手的真正意图,从而把握谈判的关键,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谈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