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技术·如何保持农村水土资源(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5262600000046

第46章 坡面荒地水土保持林业措施有哪些

坡度是产生径流的重要原因,坡面是径流和泥沙的策源地。坡面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状况不仅影响坡面本身生产利用方向,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河流的泥沙问题。因此坡面的合理规划利用是水土保持治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坡面荒地坡度较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壤干旱瘠薄、土地条件差,应建设以固坡防蚀、调节控制径流泥沙为防护目的,以解决四料的坡面防蚀林为主,同时考虑其他类型的生态工程,如有一定的土层厚度和肥力,水土流失中度侵蚀以下,可通过造林整地工程措施,建设护坡用材林;也可选择背风向坡度相对平缓的、有相当肥力的土地,通过较大幅度人工整地工程,建设有经济价值的护坡经济林;还有一些坡面荒地可建设护坡放牧林、护坡薪炭林、护坡种草工程。

由于山丘区坡面荒地常与坡耕地或梯田相间分布,因此,就局部地形而言,各种林业生态工程在流域内呈不整齐的片状、块状或短带状的分散分布。但就整体而言,它在地貌部位上的分布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它的各个地段连结起来,基本上还是呈不整齐而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也是由地貌分布的有规律性决定的。坡面荒地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配置的总原则是:沿等高线布设,与径流中线垂直;选择抗旱性强的树种和良种壮苗;尽可能做到乔、灌木相结合;采用一切能够蓄水保墒的整地措施;以相对较大的密度,用品字形配置种植点,精心栽植,把保证成活放在首位。在立地条件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可营造纯灌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