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技术·如何保持农村水土资源(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5262600000033

第33章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情况怎样

山洪及泥石流分布,是指根据现有调查及历史资料记载,山洪及泥石流危害严重的地区和国家。一方面了解山洪及泥石流的地理分布,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取得更加有效的防治效果。

我国泥石流分布广泛、活动强烈、危害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国有29个省(市、自治区),771个县(市)有泥石流活动,泥石流分布区的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8.6%,有灾害性泥石流沟8500余条,一般泥石流沟则更多,每年因泥石流造成的损失约3×108元。我国泥石流的分布主要集中于3个地形阶梯间的2个过渡带,即青藏高原向次一级的高原或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过渡带,包括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龙门山、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以及次一级高原盆地向我国东部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包括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燕山、太行山、秦岭、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南岭、云开大山等。此外,其他山区泥石流呈零星分布,其中灾害性泥石流又集中于上述2个过渡带内的断裂带,尤其活动性较大断裂带的软弱岩石地区,黏性泥石流的暴发频率最高,泥石流沟道分布最为密集。比如,四川安宁河流域泥石流,云南小江流域泥石流和大盈江流域泥石流等。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山区面积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62%,达10800平方千米。由于北京山区处在有利于山洪及泥石流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加之多暴雨,40%的山区处于山洪、泥石流易发区,山洪、泥石流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