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毛文集
52457100000006

第6章 绝壁悬棺

化狼沟是我们当地第二大的山脉,化狼沟大山有个地方叫“白龙马小箐”,关于白龙马小箐有许多古老的传说,据说在白龙马小箐的某个地方,埋藏着远古苗王的宝藏。要进入白龙马小箐,必须穿过一条峡谷,峡谷的两边是直插云霄的悬崖绝壁,谷底有一个无底大洞,曰“干痨洞”。之所以叫“干痨洞”,是因为解放前凡是得痨病的人都难以医治,而且怕传染人,因此家族里就用一个大坛子把他活活的封住,直接扔进大洞里面去,干痨洞因此得名。在干痨洞上边的悬崖中间,有一口悬在绝壁上的石棺,不知是哪个年代留下的,也没有人知道是怎样抬上去的。它就像传说中的宝藏一样永远是个谜,当地流传着个顺口溜:

石棺材,石棺材,

狂鸟飞沙保起来,

如果谁要惊扰它,

全家老小活不得。

那年大年初一,父亲把安老祖公接来过年。吃了晚饭后,外面下着鹅毛大雪,父亲就留安老祖公在我家歇息。

大家围在火炉边上烤火,我们几个孩子缠着老祖公给我们讲故事。他吸了几口旱烟,顿了顿,就说:“我今天给你们讲白龙马小箐悬棺的故事吧!”,于是他就绘声绘色的讲起了五十多年前发生的事:

“我年轻的时候,听到老人们说起悬棺的故事,当时我就在想:白龙马小箐和悬棺都是在一个地方,多年来关于宝藏的传说很多,但都是模棱两可,也没有人发现过宝藏,莫不是和悬棺有关?因此我就暗下了准备去悬棺探究一下的决心。”

五三年五月端午的头一天,我约了村里的王耀之和颜亨银两人,给他们说了我的计划,大家一拍即合。于是我们当天搓了百十来丈长的棕绳,准备了干粮。第二天一早,我们对家人谎称要去“游百病”,就朝白龙马小箐出发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到了干痨洞。我们查看了一下地形,从悬崖的侧面选了一个地方,攀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崖顶。崖顶倒是宽敞,但是从悬崖边上往下看,悬崖是倒插下去的,深不见底,涯间云雾缭绕,不时有几只乌鸦在半空中盘旋,从这里根本看不到悬棺的位置,只听到嘈杂的鸟叫声。在下面的时候还不觉得,到了这里才发现如此的陡峭和险要,站在崖边,让人胆战心惊,感觉后脊骨都在发凉,屁股在发紧,要是掉下去,可能连尸首都找不到!但为了寻宝,我们也顾不了那么多,将绳子的一头拴在一棵大树上,王耀之身材要瘦一点,我们就决定放他下去,把绳子的另一端拴在他的身上,我和颜亨银拉着绳子吊着他缓缓的从崖顶放下去。才放下去三四丈,惊起了大群的八哥和乌鸦,它们在空中胡乱的飞来飞去,呱呱呀呀的叫个不停。我们也没有管它,继续向下放。

大约放下去三四丈,就听见王耀之喊:“看见了,石棺就在下面的半岩上。”我们都很兴奋,加紧放绳子,估计有六七十丈的时候,山谷中开始刮起了风,突然间,大群的乌鸦、八哥发疯似的飞去攻击王耀之。只听见他在大喊:“这些鸟太凶了,它们在抓我。”他的话音未落,突然有一群乌鸦飞了上来,攻击起我和颜亨银,就像它们知道我们是一伙似的。我抄了一根棍子赶打着乌鸦,叫颜亨银继续放绳子。这时山谷中的风越刮越大,天上也开始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大雨了,哪些鸟也减弱了攻势,开始飞回岩缝间的巢穴里。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抓紧放绳子。但是谷间的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瞬间大雨倾盆而下,除了狂风暴雨声之外,什么也听不见。我和颜亨银要不是使劲抱紧大树,根本就站不稳。由于绳子被大风吹得荡来荡去,不断的在岩石上磨擦,被磨断了一股。我突然想起那句顺口溜,一切都应验了,急忙叫颜亨银和我一起往上收绳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王耀之拉了上来,大家都全身湿透,活如三个落汤鸡,狼狈不堪。

王耀之上来后,用左手捂着左眼,大骂我们:“我叫你们拉绳子,为什么不拉?害我着鸟啄伤了眼睛。”我俩委屈的说:“我们根本没有听到你喊。”雨大风疾,我们只好在大树下躲雨,从衣服上撕了一条布给他包扎眼睛。

过了一个多小时,雨停了,我们赶忙沿原路下了悬崖,亡命的往回赶。回到家后,找草医给王耀之看眼睛,但是没有医好,他的左眼变成了“玻璃花”。后来我们再也不敢打石棺的主意。现在你们都看到他的眼睛有一只是瞎的,就是那时候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