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5242400000020

第20章 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10)

在学生对艺术作出评价和归类之前,要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把作品看成是生活中的充满活力的一部分。艺术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仅仅归结为某些价值与意义的体现。对艺术进行比较与归类往往会导致对艺术作品的误解。成人经常会崇尚那些伟大、具有震撼力的作品,这样的一些偏见会影响到学生的艺术评价。他们也会去注重作品的尺寸大小、影响力等。学生真正应当重视的是在“艺术作品的易感性和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特点上”。

艺术首先是人的一种感性表现,包括直觉、冲动、情感等,因此,艺术批评课要让学生重视艺术的创造性,充分意识到艺术的4泉和动力。

艺术开始于某一个人内心的情感、冲动或欲望,另一个人通过审美体验会在内心再现这种情感、冲动和欲望。艺术批评课要让学生掌握这一过程,亲身体会这一过程,帮助学生提高艺术创作与欣赏水平。学生在开发自己情感、直觉等的过程中,能意识到创造艺术与欣赏艺术所带来的乐趣与挑战,并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想像力。

艺术批评的对象主要是现代艺术家们所创造的艺术,这些艺术品往往具有开拓探索精神,并引起种种争议。艺术批评课将这些作品介绍给学生讨论,会让学生懂得怎样能动地与自己所处时代的艺术和文化进行交流并相互作用。艺术批评还能教会学生欣赏、评价这些作品的方式方法。

对艺术作品作出判断也是艺术批评的任务之一。“判断是一种客观明智地形成或得出一种观点的能力。”从判断的定义看,判断并不是绝对真理,它只是一种比较客观、公正、明智的观点而已。艺术是锻炼学生判断能力的极好方式之一。学生要培养艺术判断力,首先要保持一种开放的思想,其次要有长期的实践。艺术批评课恰好能提供这种实践机会。艺术判断通常与宗教、政治、社会或其他思想体系有着牵扯不断的联系。学生在作艺术判断时,有时会不得不涉及这些方面的影响。这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不是存在于真空中,它总是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相呼应。另外,时代的变化也会带来艺术判断的变化,不同时代的人审视艺术的方法也不会相同。学生们应该通过学习来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推动这些变化的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力量。

总之,课堂上的艺术批评能激发学生去观看、参与、理解、讨论和评价艺术的方法和观点,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既是艺术创作者又是艺术消费者,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等等。当然,所有这些能力的获得必须有教师的参与才能实现。

四、艺术教育家谈课堂上的艺术批评

美国当代的艺术教育家乔治·吉伊根指出,多数艺术教育家认为艺术批评这个词代表了一系列的批评功能、任务和批评活动:描述、分析、解释、阐说、评价和判断。在给学校的艺术批评作课堂设计时,他们又把这些活动转变为学生学习艺术批评所要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艺术教育家们逐步发展形成的艺术批评模式实际是批评文章的模式。这种模式似乎为课堂教学做出了很有吸引力的一种设计,教师会不由自主地按照某种有逻辑的文章模式去探索艺术品的意义与价值。

实际上,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艺术批评课堂中的对话与讨论,总是充满了不可预见性和活力,如果非要套用这种按部就班的模式,就会窒息学生的对话和讨论。

吉伊根认为,中的艺术批评不能被解释为一种文章形式,而是一种探索形式。批评探索即是对艺术作品中含义与价值的探索。

为了在课堂上展开这样的探索,艺术教育家不应当主张一种批评方法,而应当从三个角度来考虑:个人反应活动,概念和技巧教学,学生研究活动。这三组教学活动都强调要确立艺术品的含义。除此之外,课堂批评探索对含义的追求也必将会对艺术品的审美与道德价值、对艺术家和观念、对作品创作和欣赏的背景等提出问题。当然,艺术批评的课堂设计还是要优先考虑艺术作品的含义。

学生在面对艺术作品时必然会有个人反应,会产生对当时艺术经验的思考,这就是批评探索的开始。艺术作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解与评价,但学生的价值评价标准却往往不够开阔,评价方法单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促进课堂上的批评探索:“第一,老师可以让学生交换各自对某件艺术作品的观察和意见。这样,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检查他们对艺术作品反应正确性的机会,并从他人的经验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二,老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对比相关的艺术作品,从而为学生提供机会,克服对艺术作品事先构成的看法(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的简单模仿)的局限。第三,老师可以让学生面对那些发人深思、有争议的艺术作品。通过这种作法,老师给予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那些挑战他们自己观点和价值观念的作品。”个人反应活动在批评探索课上占据主导地位,但为了让学生明确作品的含义和价值,老师需要有计划地教授相关的美学概念和技巧。

在个人反应活动中,老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合作者,而在教授概念和技巧的过程中,老师要扮演提供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

为了探寻艺术品的意义,学生除了具备概念知识和技巧,还要有艺术家个人生平和背景方面的知识。老师最恰当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去获得这种知识。老师此时的作用是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计划研究项目,查询图书馆资料。

这三种教学活动实际上确立了课堂批评探索的范围。与其他艺术批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方式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要理解艺术作品的含义与价值,仅靠学生的观察是不够的;学生理解艺术必须要学习美学概念和技巧,也要掌握艺术作品的背景材料;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课堂讨论、教师讲授与学生独立研究,等等。

1.批评探索的首要目标——探求内在含义

人们面对艺术品时首先关注的是作品的内在含义。人们所要探求的内在含义有三种:艺术家创作艺术品的目的;人们通过对作品的审美理解满足自身的感官享受;人们将对作品的理解与其个人生活联系起来,从作品中获取对个人有益的东西。

乔治·吉伊根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的艺术批评。这种批评将艺术品看成是脱离其背景材料的一件独立存在的东西,将艺术家看成是脱离观众及文化背景环境之外的个体。若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艺术品的意义就存在于艺术品自身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中,理解艺术品的意义也无需其背景知识和其他的准备工作。吉伊根认为,不妨这样来理解艺术,“即从广义上讲艺术是一种生活的再现方式,是一整套社会风俗习惯。它表现了某些社会角色及其活动,而组织这些活动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兴趣。作为社会风俗习惯,视觉艺术在进化和发展”。若以这种观点来理解艺术,艺术家、观众、艺术品及创作与欣赏艺术品的环境都处于人的认识能力范围之内。

在吉伊根看来,艺术家成了正在进行的艺术事业的参与者,他们所追求的是向观众转达某种含义。为此,他们必须考虑观众的感悟能力和认识能力,要设想存在一个有普遍共通感的主体,还要假定自己与观众拥有相同的兴趣。这样一来,艺术家在创作对自己有意义的作品时,实际上也是在创作对其他人有意义的东西。对观众来说,对艺术品的审美感受就成了一种主动探求意义的行为和过程。观众在探求意义的过程中,会关注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并且将对艺术品的理解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中寻求个人的感悟。

创作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一种实现某种目的、意图和设想的活动。

艺术家往往有很多种目的,其中不乏个人化的目的,但更多的是为所有人共同追求和享有的目的。比如,毕加索画《格尔尼卡》的目的可能有如下几种:用绘画来揭示战争悲剧的深刻含义,拓宽他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个人的艺术声誉;试图唤起人民对当时西班牙佛朗哥政权的不满,并最终推翻这一政权。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目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能会因受到某种启发而改变自己的原有意图。另外,艺术家所追求的目标与他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既然艺术家的创作都是为了表达某种含义,观众在面对艺术品时,就必然会认定它是一件有意义的作品。因此,就会尽力去领会作品的含义。他们首先想弄清楚的是艺术家的创作目标。艺术家的有些目标是很容易确认的,但有些目标的理解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

人类早期的艺术主要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普通人接触艺术的机会很有限。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能欣赏到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广泛。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任何时代、文化中的艺术品。但是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仍然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是因为艺术创作越来越复和多样化;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现代的艺术家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兴趣,而不是社会其他成1的兴趣。他们甚至特意要跟社会大众保持一定的距离。

要想理解艺术家的所有意图,仅靠审视艺术品本身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艺术品的背景知识。作品的名称和艺术家使用过的其他文字标记可以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另一种方法是与艺术家面谈或分析艺术家向公众阐述的主观意图;了解艺术家的工作环境也有助于理解艺术家的意图;还要了解艺术家从事创作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只有具备了这些丰富的背景知识,人们才能准确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形式主义批评家反对了解艺术家的意图,理由是这些外在于艺术品的证据对理解艺术品真正含义会起到误导作用。吉伊根对此作了反驳。首先,研究艺术家的意图注重于艺术家创作时的心态,而不是他当时的内心活动;其次,艺术家的心态并非仅是个人化的东西,同时也包含社会的因素;再次,形式主义批评家将研究艺术品的证据作出“内”、“外”之分并不妥当,因为观众在审视艺术品时,头脑中总有一些知识背景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

人们在感受一件艺术品时,要充分调动经验、理论与背景知识、身体感官的种种反应等各个因素,并最终形成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与领悟,以及对艺术品的审美反应。

艺术作品对个人的重要性有诸多的表现。艺术作品可以被看做是培养一个人鉴别能力的4泉。通过理解艺术品,人们会加深对事物的感受,扩大认识的视野,学会观察自己周围世界的方法和原;重视艺术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从前没有注意过的事物中的真善美;艺术作品还能影响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个性发展。了解一件艺术品所要表达的东西,实际上也就了解了艺术家对待一件具体事物的态度。艺术家的态度会影响我们在生活中对待同样事物的感受。吉伊根指出,艺术品对个人的重要性就应当成为艺术批评家关注的问题。2.批评探索的开始——个人对艺术作品的反应个人对艺术品的体验标志着批评探索的开始,这种体验已经包含了探求艺术品含义的活动。在这个探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作出对艺术品发自内心的真实反应,然后让所有学生思考这些反应。吉伊根将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称为“个人对艺术作品的反应”。

艺术作品经常会令学生困惑不解,在他们对作品作出个人反应时,教师应当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采取如下做法:让学生将自己对艺术品的最初反应,与其他学生的反应作比较;挑选一些在主题、风格方面相近的作品,让学生作比较;选择一些与原有的认识、价值观等方面不同的作品让学生进行研究。

学生的批评思考不能以他们个人对问题的草率结论而结束。他们必须要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同观点、理由进行认真的思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并能做到在面对艺术品时,会从主观上反省自己的观点、态度与价值取向。

在指导学生的个人反应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勇气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也要努力寻找更恰当地理解作品的途径。通过这种个人反应活动,学生不仅会对自己的理解力充满信心,也会养成不断反省自己已有观点的习惯。个人对艺术品的反应活动也是进一步深入探讨艺术品的基础。

大多数人在孩童时期会对图片、自然景物以及一些美丽的小物件感兴趣。这些物品大多并不是艺术品,但却为成年以后欣赏艺术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比如,审美愉、满足感、情感的共鸣,等等。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人们对艺术的兴趣。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到其他人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为我们提供反思自己的机会,获得全新的理解力与洞察力。可以说,与艺术形象的相互交流促进了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从大多数人的这种经历来看,人们对艺术的兴趣主要归因于从个人艺术体验中得到的优厚回报。

由此,可以推断出,学生们对艺术兴趣的培养途径也会大致相仿。只要与艺术作品的相互交流会带给他们愉与满足,他们的艺术兴趣也会不断增长。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有一定理解难度的艺术品,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和艺术品的交流。学生通过观察艺术、思考艺术获得了理解力与洞察力后,就能体验到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价值。

人们面对同一件艺术品时的个人反应是大不相同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知识背景、理解能力、生活态度、生活经历以及审美经验积累,所有这些都决定着他们对艺术品会作出不同的反应。由此可知,课堂上学生们对艺术品的体验与感受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征,而且,他们的体验会随着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发生变化。

既然学生对艺术品的感受和理解都建立在各自认识能力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之上,那么这必然会限制他们的视野与思维。要改变这一情形,学生们要懂得彼此间相互交流观点,通过了解其他人对同一件艺术品的反应来开阔视野,启迪自己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