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第一败家子
52361600000493

第492章 崔十娘的毒计(四更)

当然了,这种可能不是很大。

毕竟,如果真的一夜之间成为废纸的话,恐怕会引起动荡。

但是蜀王倒台,纸币之后不能使用的话,也必定会引起动荡的啊。

这种事情,无论是那些商人,还是那些百姓,甚至就连唐皇李世民,都不愿意看到这一点。

可以说,通过这些纸钞,无形中蜀王就将这些人统统拉到了自己的阵营。

蜀王这是集合除了他们五姓七望之外所有的力量啊!

甚至,就连他们五姓七望,都有兑换纸钞……

崔知机不由惊恐地问道:“十娘,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吗?或许,我们五姓七望也可以推出钱庄?凭我们的实力,钱庄一定比他们的更加兴隆!对的,我们就这么干!”

“咦?这钱庄,难道不是在抢钱吗?只需要印刷一些纸钞,就能兑换到大把大把的铜钱。而这些纸钞本身,其实一文不值啊!这不就是在抢钱吗?蜀王这脑袋到底是怎么想的?”

听到崔知机的话,崔十娘不由心累地说道:“哥,可是这些纸钞,人家在你的钱庄里面,是可以兑换铜钱的啊!如果你没有节制的印制纸钞的话,到时候人家兑换不出铜钱来,你这钱庄就该倒闭了!纸钞和兑换的铜钱是等价的。”

“咳咳……”

崔知机不由脸上一红,这才明白自己太过想当然了,还没弄明白钱庄的内涵。

崔十娘接着说道:“而我觉得,无论是蜀王还是唐皇,都不会允许我们开设钱庄的。因为一点我们五姓七望开设钱庄的话……”

说道这里,崔十娘不由摇了摇头。

如果他们五姓七望开设钱庄,势必要比大唐钱庄规模更加庞大,流通更加广泛。

这样一来,整个大唐的经济,可真的几乎都要掌控在他们手里了,唐皇,又怎么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呢?

“并且,我们开设钱庄,还有一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防伪。”

说道防伪的事情,崔知机脸上不由的一僵。

上次他们五姓七望开办彩票,就被蜀王给狠狠地耍了一把。

先是当场检验出,他们根本就没把一二三等奖放到里面,狠狠地惩罚了他们。

然后,又暗中印制了好多一二三等奖,而他们,根本就验证不出来真伪。

现在也是一样啊,只要不能够印制出其他人做不了伪的纸钞,那么他们就没办法开设钱庄。

不然的话,就真的要成为别人的提款机了。

而防伪这一项上,他们还真的很难做到。

至少崔知机相信,蜀王是一定能够伪造成功的……

想到这里,崔知机不由叹了口气说道:“十娘,那我们怎么办?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蜀王发展壮大,一步步将我们世家逼入绝境之中么?”

听到崔知机的话,崔十娘神色变得复杂起来。

挣扎了许久,崔十娘才艰难地说道:“为今之计,只有趁着钱庄才刚刚兴起,还没有形成规模,将蜀王先行废掉了!”

闻听此言,崔知机先是眼前一亮,不过很快就沮丧地说道:“十娘,我们无时无刻不想废掉蜀王啊,可是我们出手过多少次了,一次都没成功过!废掉蜀王,尤其是这么轻松的事情?”

崔十娘幽幽地说道:“那是你们,没有找到蜀王的死穴!找到他的死穴,就可以一击致命!”

崔知机眼睛猛地一亮,然后忍不住问道:“十娘,你的意思,你找到废掉蜀王的方法了?”

崔十娘不由缓缓地说道:“蜀王曾经说过,我大唐,不和亲,不下嫁,君王守社稷,皇子守国门!而现在大唐逐渐发展壮大,对周边的那些小国家,形成了严重威胁。”

可是,这一切和除掉蜀王有什么联系吗?有吗?

就听崔十娘接着说道:“西域大小国家,五十多个,名气大一些的,有三十六国。可以从中挑选出实力最强的几个国家来,连同吐蕃、吐谷浑,向他们宣传大唐威胁论,然后怂恿他们向大唐公主求婚。”

“试问,如果这些周边的国家都向大唐求婚的话,大唐应该怎么办呢?像以前一样拒绝吗?可是,一点拒绝的话,如果十几个国家,甚至五十多个西域诸国,同时起兵的话,大唐承担的起这后果吗?”

“而如果大唐答应的话,那当初提出不和亲不下嫁,君王守社稷,皇子守国门的蜀王,又该如何处置呢?”

“妙啊!”

听完崔十娘的办法,崔知机不由兴奋地击掌赞叹。

不得不说,十娘的这个办法,简直就是无懈可击啊!

十个大国同时前来求婚,就问你大唐答应不答应吧?

不答应的话,有可能立马兵戎相见。

而一旦答应的话,那么当初提出不和亲不下嫁的蜀王,又该怎么处置呢?

到时候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出手,只怕太子和李泰这两位皇子一派系的人,就绝对不会放过蜀王的。

这条计策,绝对能够置蜀王于死地啊!

崔知机马上兴奋地说道:“十娘,放心吧,我这就将你的计策告之老太爷。然后我们五姓七望会执行这条计策,将蜀王置于死地!”

说罢,崔知机就兴奋地走了出去。

而等崔知机离开之后,崔十娘脸上,却是没有半点整倒蜀王的喜悦之情,而是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而当崔知机将崔十娘的计策告诉老太爷之后,老太爷马上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迅速联系五姓七望其他世家。

这些世家,很快就统一思想,一致赞同。

然后迅速派出人手,开始联络这些国家,怂恿他们同时向大唐求婚。

……

现在大唐钱庄的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在益州城,几乎所有的,身上有钱出门需要花钱的百姓,身上都兑换了一贯两贯五贯十贯的纸钞。

身上只用带少量的铜钱就可以了,大额支付,统统用纸钞来支付。

甚至还有人觉得不太方便,认为应该印制五百文,一百文的纸钞。

毕竟,五百文钱带在身上,也十分不方便。

而李愔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准备采纳这个建议。

一旦出现五百文和一百文的纸钞,那么纸钞就真的能够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