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漠北神功”史玉书和“西毒”方子寿二人,因奉命前往仆骨及拔野古招兵买马无果,空手而归,被“达头可汗”贬回老家,安度晚年,从此不再问朝事。
也许,这对史、方二人来说,算得上是“达头可汗”给予的最好“恩赐”了。而史、方二人,也认为“达头可汗”这样做,也算得上对得起他们了。
作为一生为官的人,最终在权益的制约下,能保住性命,全身而退,是最好的结局了。当然,对于像史、方二人,这样的人物来说,“达头可汗”也许会高抬贵手,另眼相看。
因为,此二人的确是在整个“漠北”来说,武功是算得上是最高的。所以,“达头可汗”,不得不给面子。或许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这“达头可汗”,也是想借此机会,将此二人给开销了。
也许,一是因为史、方二人的武功太高,用“毒”过深,怕自己引火烧身。其二,史、方二人的年龄有限,不再适应刀尖上的“马背”生活。
且说史、方二人,被“达头可汗”撤职之后,二人也就走出“牙庭”,头也不回的向“狼居胥山”方向而去。为什么这史、方二人,要急匆匆地往“狼居胥山”而去呢?
原来,当史、方二人回来之后,就马不停蹄地,打探重九的消息。当知道重九已经被“达头可汗”,“移押”到“狼居胥山”山谷时,这史、方二人,还真是生“达头可汗”的气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一是性命尚在,二是身体安好。就这一点,已经是知足者常乐了。而“理想”,那只不过是年轻时代的“追求”而已。
但是,如果真真希望把自己的“理想”来实现,那就不是光说而不行动的事情了。而史、方二人的“理想”,也的确和重九想到的是一个样。
因为,他们这种“理想”,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他们会尽一切可能的,去付出和追求。为了让世人能早日脱离残酷的战争痛苦,为了让世人都能以“和睦相处”的形式幸福生活,现在再苦一点,再努力一点,又为何不可呢?
的确!人的思想是随着环境而改变的。就目前的“漠北”局势而言,谁也不愿意再打仗,谁也不想与大隋朝为敌。更何况,隋文帝杨坚即将就要派出大军压境,横扫“漠北”。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不成怂包。
所以,这史、方二人,一是敬佩重九的“道艺”精神。其二,也是想经过重九的努力,把这“漠北”人民的战争痛苦,尽量的减少到最轻。当然,他们这是在与“达头可汗”,唱对台戏。而对“漠北”人民来说,是有功的。不过,可惜的是,他们在用心去付出的同时,却没人能理解——
“狼居胥山”,巍巍耸立在大漠深处的一座名山。西汉“战神”霍去病,曾经就在此山上祭天封礼,史称“封狼居胥山”。
四月里的“狼居胥山”山上,到处可见可闻的是鸟语花香。那潺潺的流水声,花满的枝头上,蝴蝶和蜜蜂飞来飞去,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活力。
这是春的季节,到处是扑面而来的芬芳。当然,在这春天里,更是一个播种的季节......
“漠北神功”史玉书和“西毒”方子寿二人,乘快马来到“狼居胥山”山脚下。这天响午,正是暖日高照,百鸟啼鸣之时。
古言说:人间四月芳菲尽。而此时的“狼居胥山”山上,正处春暖花开之时。当然,这“漠北”的气温,的确是与“中原”,有些差异。更何况,还有山高春迟这个道理存在——
史、方二人下马之后,也就顺其自然的把马匹牵到隐秘处,这是在为日后的返回着打算。不过,也的确有这个必要。因为,史、方二人已经决定,到“狼居胥山”山谷救出重九之后,就马上离开这里,深入到牧民群众中去。
上“狼居胥山”的路,原本是没有的。如果经常有人走,那么,一条小路,也就会自然出现在视线中了。所谓,路是人走出来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曾经是“漠北神功”史玉书,修行武功的地方。这里,犹如世外桃源。更何况,这里的山山水水,加上十年的努力和付出,让“漠北神功”史玉书,简直是感叹不已——
不过,此次回来,所看见的,这“狼居胥山”依然依旧如此,只是自己却衰老了许多。“漠北神功”史玉书望着重叠起伏的山峰,对“西毒”方子寿说道。方兄,如果我们的“理想”实现了,你愿意跟着我到这“狼居胥山”山谷归隐吗?
“西毒”方子寿听后,哈哈大笑道。好说!好说!如果真到那时候,你我已经老了,老得走不到这里来了。可惜!可惜!如今这放眼万里河山,你我却没有那份福气去闲游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