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每天一个好寓言大全集
5198300000038

第38章 爱的寓言(4)

没错,狗越重要,踢它的人越有满足感。你想想哪一个美国人以前被人家骂做“伪君子”“大骗子”“只比谋杀犯好一点点”呢?报纸上有一幅漫画,画着他站在断头台上,那把大刀正准备把他的头砍下来,在他骑马从街上经过的时候,一大群人围着他又喊又骂。他是谁呢?就是美国的国父——乔治·华盛顿。

寓言者说

受到别人的言语冒犯或者是恶意批评,请记住,他们之所以做这种事情,是由于这事能使那些人有一种自以为重要的感觉,这往往也就意味着被冒犯者已经小有成就,而且值得别人注意了,因为“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

女王与公爵

——人人都是平等的

在1840年结婚的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公爵是幸福的一对。和女王同岁的阿尔伯特比较喜欢读书,不大喜欢社交,也对国政不感兴趣。

有一次,女王敲门找阿尔伯特。

“谁?”里面传来询问声。

“英国女王。”女王回答到。

但是门没有动静。敲了好几次以后,女王突然感觉到了什么,又敲了一次,用温柔的语气说:“我是你的妻子,亲爱的。”

话一说完,门应声而开。

寓言者说

现在的生活中应是人人平等,无论你在朋友还是家人中间,记得要用爱心平等地对待别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爱与尊敬。在爱情里,两个人在人格上没有高低之分。

孩子与大山

——施爱于人,就能被爱

有一个跑到大山上的孩子,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话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响。大山答应了。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复了“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

孩子生气了,喊道:“我恨你。”他哪里知道这一喊,整个世界传回来的声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

孩子伤心地回到家中,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你回去对大山喊‘我爱你’,试试看结果会怎样,好吗?”

孩子返回山上按着妈妈说的做了。果然这次孩子被包围在“我——爱——你,我——爱——你——”的回声之中。

孩子笑了,群山也笑了。

寓言者说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埋怨别人冷漠的态度、情绪,却不知自己就是对方一面最好的镜子——如遇到这样类似的情况,不妨问问自己做了什么——想要被爱,你就得先施爱于别人。

有趣的游戏

——心灵需要爱的滋润

在美国一所知名大学中,教授和自己的学生们做了个有趣的游戏。

教授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难以割舍的20个人的名字。学生照做了,写下了一连串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人,包括邻居、朋友和亲人的名字。

教授开始说:“请你划掉一个这里相比你觉得最不重要的人。”学生划掉了一个邻居的名字。

教授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学生又划掉了一个她的普通同学。

教授再说:“请你再划掉一个。”学生又划掉一个……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四个人,无疑是学生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里异常的安静,同学们静静地看着教授,感觉这似乎已不再是一个游戏了。

教授继续之前的话:“请再划掉一个。”这个学生迟疑着,但依旧痛苦选择着……她举起粉笔,划掉了自己父母的名字。

“请再划掉一个。”教授的声音再度传来。这名女生眼中闪烁着不可思议的目光,她颤巍巍地举起粉笔,缓慢地划掉了儿子的名字。紧接着,她“哇”的一声哭了,看上去无助得像个孩子。

教授耐心地等待学生的平复,然后开口道:

“本来最亲的人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因为父母是养育你的人,孩子是你亲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去找的,但为什么你最难割舍的人是他?”

同学们静静地看着自己那位女同学,等待女生来解释自己的选择。

女生目光坚定、语气充满力量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先我而去,孩子长大成人后独立了,肯定也会离我而去。而真正能永远陪在我身边的只有我的丈夫,他才可以陪我共度一生!”

寓言者说

这只是一节心理课,主题是:谁是我们最重要的人。随着可以重复修饰的青春年华一点点逝去,每个人都在慢慢长大和成熟,已不愿去做自己或他人感情记忆的碎片,我们实际上更加渴望持有一颗被爱滋润的心田。

牧师与小儿子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牧师正在准备稿子,小儿子却吵闹不休。

牧师无可奈何,他随手捡起一本旧杂志,把色彩鲜艳的插图——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说道:“约翰,假如你能把这张地图拼好,我就给你2角5分钱。”

牧师以为这样会使约翰花费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这样就能使自己平静下来考虑问题了。

可是,没过10分钟,儿子就推开了他的房门,手中捧着那份捏得完完整整的地图。牧师对约翰这么快地拼好一幅世界地图感到十分诧异,他问道:“孩子,你是如何这样快就拼好了地图呢?”

“啊,”小约翰说,“这很简单。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拿这个人的照片拼起来,然后把它翻转过来。我想倘若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对的。”

牧师浅浅地微笑起来,给了他儿子2角5分钱,对他说:“谢谢你!你为我备好了明天讲课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就会是对的。”

寓言者说

一个人的人格、品性和态度决定了他的世界观,进而也就间接左右了他的生活。如果想转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第一就应该改变你自己。

假如你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你的生活就是开心的;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的,那么,生活则是忧伤的;倘若你的品格是正直的,你对待世界的方式就是公正的;假使你的品格有欠诚信,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一定充满了负面的评价。

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那么他的世界就应该是对的。

蚂蚁与蜗牛

——要勇敢地面对挫折

因害怕暗礁而躲在港湾中,虽然不会有什么危险,但却永远不会取得成功。

在一棵干枯的桑树上住着一只蜗牛,这只蜗牛自出生以来,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棵树。

一天,风和日丽,蜗牛小心翼翼地伸出头来看了看,慢慢地挪到了地面上,把一节身子从硬壳里伸到外面,懒洋洋地晒太阳。

这时,一群蚂蚁正在劳作,一队接着一队急速地从蜗牛身边走过。看见蚂蚁在阳光下来回走动的样子,蜗牛对它们羡慕不已,于是,它放开嗓门对蚂蚁说:“喂,蚂蚁老弟,看见你们这样,我真羡慕你们啊!”

一只蚂蚁听到了,就停在蜗牛旁边,仰着头对蜗牛说:“来,朋友,加入我们的队伍吧!”

蜗牛听了,不由自主地把头往回缩了一下,有点惊慌地说:“不,你们去的地方太远了,我不能跟你们一起去。”

蚂蚁奇怪地问:“为什么啊,难道你走不动路吗?”

蜗牛犹豫了半天,吞吞吐吐地说:“离家远了,要是天热了怎么办呢,被雨淋着怎么办呀?”

蚂蚁听了,没好气地说:“要是这样,你就只能在那个硬壳里睡觉了!”说完,匆匆追赶自己的大部队去了。

对蚂蚁的话,蜗牛也只是听听就过了。不过,蜗牛实在想到远处看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蜗牛终于大着胆子把自己的另一节身子也从硬壳里伸了出来。正在这时,树上飘落几片叶子,发出轻微的响声,蜗牛吓得像遭遇了雷击一样,马上把身子又缩了回去。

过了好久,蜗牛才敢露出头来,外面仍然像先前一样的晴朗和宁静,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只是蚂蚁已经走得很远了,长长的队伍再也看不见了。

蜗牛悠悠叹了一口气说:“唉!我真羡慕你们啊,可惜我不能和你们一起走。”说完,继续躺在那里晒太阳。

寓言者说

人类的心理有时和蜗牛的心理差不多,不敢直接面对挫折,就好像手碰到火、触到电会缩回去一样。但是逃避无法解决挫折问题,相反,还会因为你的逃避而由意识变为潜意识,再不知不觉地由潜意识变成无意识,最终会一辈子跟随你,影响你的思维和生活。所以碰到挫折,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勇于去面对。

阿甘与彼得

——凡事不要强求

阿甘死后,升入天堂,通往天堂的入口处,他遇到了圣徒彼得。

彼得对他说:“看见你特别开心,阿甘,我们早就听到了许多赞扬你的话。可是我不得不告诉你,这里已是挤满了人,因此每个想进入天堂的人都得经过一次测验,通过测验的人才能够进入天堂。”

阿甘说:“彼得,我能到这里就很开心了。不过没有人告诉我需要测验,可我还是希望能通过测验。希望题目别太难,毕竟生活本来就已经是一次足够难的测验了。”

彼得说:“我知道,阿甘。测验不是很困难,仅仅有3个问题:

一个星期中会有多少天是以字母‘T’开头的?

在一年里有多少秒(Seconds)?

上帝被称作什么?”

阿甘带着这几个问题离开了。第二天,他找到彼得,想要回答这些问题。彼得朝他挥了挥手说:“现在你还有时间想一想,过后回答我。”

阿甘说:“不用了。你的第一个问题实在容易回答,答案就是今天(Today)和明天(Tomorrow)。”

彼得的眼睛睁得特别大,喊道:“阿甘,这可不是我意想中的答案。不过你说得很有道理,我想我没有把问题说明白,好吧,我同意你的答案是对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呢?一年有多少秒(Seconds)?”

“这个稍微有些困难,”阿甘说,“我想来想去,觉得答案应该是‘12’。”

彼得吓得目瞪口呆:“12!天啊,你怎么可以说一年中只有12秒呢?”

阿甘说:“没错啊,它们分别是1月2日(January Second)、2月2日(February Seconds)、3月2日(March Seconds)……”

“好了,好了,”彼得打断阿甘,“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这个答案又出乎我的预想。不过我还是算你对了。让我们看看最后一个问题,你能说出上帝的名字吗?”

“安迪(Andy)!”阿甘回答道。

彼得问:“你为什么知道上帝的名字叫安迪?”

阿甘说:“你知道的,我们在教堂里唱的那支歌:‘安迪和我散步,和我谈话’(Andy walks with me,Andy talks with me.)。”

世上,总会存在另外一种观点。

寓言者说

对相同的问题,你与别人的看法不同,这并不说明你是错的,而是因为你们的侧重不同。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一模一样,因此你也不能强求所有的人同你的观点都相同。即使有一万个人同意你,也不能保证第一万零一个人也同意你,世界上总是有不同的声音存在,你也一定要学会接受不同的声音。

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产生的答案也不一样。某些时候,发散性思维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倾情一裸

——爱她,就要让她快乐

在英国,有一位婚龄30年的妇女,年轻的时候和自己的先生一起看电影,曾为片中一个男士裸身求爱的镜头乐不可支。作为生命长河中的一个小小亮点,在30年岁月里,她已经将之封存心底,更有可能她早已不记得了。

可是她的丈夫却记忆犹新——在她5O周岁生日那天下班回家时,在必经的一个路口处她碰到了自己的丈夫。英国人一向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她的丈夫也一直保留着这一传统。可这一天,他正在被人围观——因为他没穿衣服,裸着50多岁的苍老身躯,生日卡片挡住重要部位,嘴叼一枝玫瑰花,为自己的老伴庆祝生日,此时他们已经结婚30年了。他还记得当年她笑得花枝招展的样子。果然,她再一次笑了,隔了30年,她还是乐不可支,甚至不能开车或干别的事情。

故事很短,毫无疑问,这个故事感动的人也很多,不然不可能被传来传去,最终被各地新闻相继报道成为美谈。

寓言者说

故事中两个人的爱情甜蜜而温馨,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让对方感觉非常快乐。这就是爱情,这就是在婚姻圣殿里享受幸福的人们的爱情。

亚历山大的决定

——跳出思维定式

古罗马时代,有位预言家给一座城市下了一个很奇特难解的结,并且预言,将来解开这个结的人一定是亚细亚的统治者。很久以来,虽然许多人敢于尝试,但是依然无人能解开这个结。

当时作为马其顿将军的亚历山大,也听说了关于这个结的预言,于是趁着驻兵这个城市之时,试着去解开这个结。

亚历山大一直连续尝试了好几个月,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打开这个结,真是又急又气。

有一天,他尝试解结失败后,恨恨地说:“我再也不想看到这个结了。”当他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不再去想这个结时,突然脑筋一转,他拔出了身上的佩剑,一剑将结砍成了两半,结打开了。

寓言者说

遇到难解的结时,我们当然首先是尝试各种方法解开这个结,然而当我们使尽各种方法都不能成功时,我们就一定要学会改变游戏规则,跳出深深框住我们思想的禁锢,只要超脱了这个禁锢,就没有打不开的结。

人的思维中经常存在很多的死角,经常凭借过去的经验妄下判断,经常用固定的模式框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使用自己的想法来假设他人的思维。只有经常清理各个思维死角,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单身的男人

——切勿要求过高

有个男人单身了大半辈子,因为他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当他七十岁的时候,有人问他:“你一直在到处旅行,从喀布尔到加德满都,从加德满都到果阿,从果阿到普那,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寻找,难道你没能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甚至好一点的也没有吗?”

老男人眼中充满悲伤,他说:“是的,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个发问者说:“那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们没有在一起呢?”

他显得无比伤心和无奈,他说:“怎么办呢?她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寓言者说

人们总对另一半要求过高,只有完美,他们才能够爱。事实上你将永远不会找到一个那样的人。因为完美的女人和完美的男人是不存在的。寻找伴侣不能靠“找”,更要通过相处磨合。

罗森塔尔的实验

——不要妄下评判

来自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做过一个经典的教育效应的实验:他把一群小白鼠分成两组,A组交给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一群小白鼠属于非常聪明的一类,要认真训练;B组交给另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很普通的一类。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小白鼠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他们对小白鼠进行测试。测试的办法,是让小白鼠穿越迷宫。对于老鼠来说,走出去,就有食物可吃。然而,走出去的过程中,它肯定经常碰壁,只有聪明的,具有一定记忆力和智力的小白鼠才可能先走出去。实验结果看出,A组小白鼠比B组小白鼠聪明很多,很快就都走出去了。

根据这个实验结果,罗森塔尔教授指出,他对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根本不知道哪个小白鼠更加聪明,他仅仅把其中一组说成聪明的,交给A实验员,而把另一组说成普通的,交给B实验员。

因为实验员已经确认A组为聪明的小白鼠,于是,就用对待聪明小白鼠的方法进行训练,结果,这群幸运的小白鼠就果真变成聪明的小白鼠了;相反,对待被确认不聪明的B组小白鼠,使用了对待不聪明的小白鼠的训练方法,小白鼠果真也变得不聪明了。

寓言者说

不要轻易看扁你自己,也不要随意对别人妄下评判。

用怎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用怎样的方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效果完全不同。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也会造就不同的人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