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看懂中国史
5197500000014

第14章 秦朝(1)

秦朝又被称为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庄襄王:奇货可居

秦庄襄王简称秦庄王,公元前249~前247年在位,是战国末期的秦国君主。嬴姓,名楚,本名异人,为安国君与夏姬所生,后被来自楚国的华阳夫人认作己子,故更名楚。《史记》中记作“子楚”,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父亲。

秦昭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太子悼死在魏国。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秦昭王又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安国君立她为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然而安国君却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所以,异人也被安国君冷落,并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

当时,秦国多次攻打赵国,所以,赵国对异人也不以礼相待。异人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

有一天,在卫国富甲一方的商人吕不韦到赵国的邯郸去做生意,无意中遇到了异人,认为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于是吕不韦前去拜访异人,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异人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异人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

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

异人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异人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于是,吕不韦拿出五百金送给异人,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和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并在华阳夫人面前不断美言异人,说异人非常崇拜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听了非常高兴。

吕不韦乘机让华阳夫人的姐姐游说华阳夫人:“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如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即使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现在异人贤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为继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自己就会主动依附于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时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国都要受到尊宠啦。”

华阳夫人听了认为确实是这样,于是又游说安国君把异人立为继承人,并送给异人很多礼物,还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异人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吕不韦有很多有姿色且善于跳舞的小妾,其中有一位还有了身孕。但是,异人在一次酒会上偏偏看中了她,请求吕不韦把此女赐给他。吕不韦虽然很生气,但为了长远的利益他还是忍痛割爱。此女也一直隐瞒了自己怀孕在身的事情,后来生有一子,取名嬴政,于是异人立她为夫人。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异人为太子。赵国也护送异人的夫人和儿子赵政回到秦国。安国君继秦王位后守孝一年,然后举行加冕,然而才过三天就突发疾病去世了。异人继位,他就是秦庄襄王。庄襄王尊奉为母的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为夏太后。

公元前249年,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死去,太子嬴政继位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邦,称他为“仲父”。然而,太后和吕不韦常常私通,据说庄襄王之死正是因为撞破了他们的奸情才遭至杀身之祸。

秦始皇:千古第一帝

秦始皇嬴政,赵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又说是吕不韦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十三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二十二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秦王嬴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公元前230~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三十九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吕不韦和嫪毐

秦王年幼时,太后常常和吕不韦私通。于是,这也有助于吕不韦参与政治,并具有一定的势力。吕不韦家有奴仆万人,然而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竭力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结交宾客不如他们当成一件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

吕不韦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随着秦王嬴政年长,也越发地表现出他卓越的政治能力。然而,太后却淫乱不止。吕不韦唯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于是就暗中寻找到一名“面首”嫪毐作为门客,并设法以“宦官”的身份献给了太后,自己得以抽身。于是,嫪毐得以飞黄腾达,手下仆人数千,从太后那里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公元前238年,有人告发嫪毐并非宦官,而且常与太后私通,并生有两子。于是秦王令人严查此事,事情牵连到相国吕不韦。同年9月,秦王下令把嫪毐家三族人众全部杀死,又杀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并把太后迁到雍地居住。

公元前237年,秦王罢免吕不韦的职务,迎回太后,把吕不韦遣出京城。一年后,吕不韦因怕被诛而饮鸩自杀。公元前229年,太后死去,与庄襄王合葬一处。

统一六国

秦始皇亲政后,听取李斯进献的灭六国的建议,着手规划统一六国的大业。其总的战略方针,是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采用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的策略。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多民族、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秦朝。

首创帝号

秦王政在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二十六个年头,终于统一了中国。天下初定,三十九岁的秦王政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通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

经过一番商议,秦始皇都不满意。自认为功绩超越“三皇五帝”,于是,他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皇帝”的称号,乃是秦王政神化君权的一个产物。嬴政自称“始皇帝”。他希望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

一、取消谥法。谥法起于周初,是在君王死后,依其生平事迹,给予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但秦始皇认为,像这样“子议父,臣议君”,太不象话,更没意义。他宣布废除谥法,不准后代臣子评价自己。

二、自称为“朕”。“朕”字的意义与“我”相同,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朕”。

三、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诏”;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为“玺”。

以上这些规定,目的在于突出天子的特殊地位,强调皇帝与众不同,强化皇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秦始皇幻想借助这些措施,使他的皇位千秋万代地传递下去。

中央集权

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并为子孙奠定基业,秦始皇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

一、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皇帝作裁决。

二、设立一些比较重要的官职,比如博士——“掌通古今”,同时负责图书收藏;典属国——与典客一样主管少数民族事务,不同的是典客掌管与秦友好的少数民族的交往,而典属国则负责已投降秦朝的少数民族;詹事——管理皇后和太子的事务;将作少府——负责宫殿建造。

三、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

四、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司监察。秦始皇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

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以后一直被历代王朝所仿效,以至延续至今。其中汉代的“三公九卿”,基本上是照搬秦制。

统一文字

秦朝以前文字混乱,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李斯以大篆为基础,吸取蝌蚪文笔画简省的优点,创造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

此外,隶书也在秦始皇时被发明,并得以采用。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统一度量衡

秦统一后,规定货币分金和铜两种。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修筑万里长城

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

修建长城,是为了保护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人民的负担;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没有长城的话,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民增加很大的负担。

然而,秦始皇修长城不是他开创的,他只是把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

统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