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5188300000015

第15章 中国古代宫殿与民居建筑(4)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之名究其由来,是源于中国古代天象学将天上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的认识。三垣是指天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居三垣中央,所谓“帝微居中”,故取紫微之座,象征帝居之宫和“紫气东来”的祥瑞。故宫坐落在北京城南北向的举世闻名的中轴线上(北京城基本按照周礼制度来布局的),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群。

北京故宫初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经14年至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清代只做了部分改建和重建),迄今570多年中历经二十四个皇帝。故宫南面为南北狭长的前庭,有天安门和端门,形成宫门前面一长列建筑的前奏。午门后为一方形广场,其上有弯曲的金水河横贯,河上跨五座汉白玉单拱石桥,桥北是九间重檐庑殿顶的太和门,其两侧并列昭德、贞度二门。广场东西有通往文华殿和武英殿的协和、熙和二门。入天安门过端门到午门,午门是宫城的正门,在“凹”形的城墙台基上建庑殿顶城楼,左右各建两座崇阁,与庑廊连为一体,构成庄严华美气度非凡的五凤楼。经几重殿门、几重广场,入太和门迎面为面阔十一间重檐庑殿顶的太和殿,中间是方形单檐攒尖顶的中和殿,最后为九间重檐歇山顶的保和殿,三座大殿廊庑环绕,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城四面开门:东———东华门,南———午门,西———西华门,北———神武门,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0米的护城河环绕。

故宫建筑在巨大白色大理石“土”字形(许多书都说是“工”字,其实应当是“土”字,因为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东南西北中,中属土,色黄,符合皇家建筑“居中为尊”、“领土为王”的布局理念与制度)。三级基座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和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的建筑群为前朝。前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和东西六宫为两翼的建筑群是后廷,后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的地方,建筑气氛与前朝迥然不同。从乾清门开始,在中轴线上的建筑物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其周围十二座宫院。乾清宫东西的六组自成体系的院落,即东六宫和西六宫,每组院落都以前后殿、东西庑的标准格局组成。东六宫南面有奉先殿、斋宫和毓庆宫,西六宫前面是养心殿。内廷中轴线之东有宁寿宫一组建筑,称“外东路”;西有慈宁宫、寿康宫、英华殿等。内廷另有花园三座,御花园在故宫中轴线最北部煞尾处,宁寿宫花园在宁寿宫养性殿之西,慈宁宫花园在慈宁宫之前。

从故宫的建筑个体看,形象单一,模式固定,体量不大,并无特别令人景仰的特色。屋顶的形式也只有几种。但它遵循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意识”,以群体空间组合和建筑体量的差别创造出强大气势,震撼人们的心灵;以富丽多变的装饰,规格化的彩绘、雕刻、陈设和大片黄色的琉璃屋顶及红墙红柱等来表达统一中的“个性差异变化”,从而为全部建筑披上了一层庄严肃穆的色彩。故宫以“外城威、内城严、内廷规”的思想表露出国威、家法、人情;以天安门广场的雄伟壮阔、午门广场的静穆、太和殿前广场的威严来凸显天子在上、臣民在下的封建等级思想。大量的小品建筑如华表、石狮、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御路、栏杆、影壁等,均构成了局部的艺术点缀。故宫的色彩以红、黄为主,以黄色为尊,取“土”属五行中的中央之位和富贵之色(农业文明意识)。

故宫在总体布局上,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并有所发展,充分显示了比实用功能更为重要的封建宗法礼制和皇权政治的精神作用。一座座殿宇在明确的中轴线贯穿下,层层递进,高潮迭起;一组组院落,或空阔,或狭窄,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形成院落间的强烈对比。

故宫“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是中国古代宫殿单体建筑最辉煌、最巍峨、最壮丽的典型建筑。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都在此举行,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也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太和殿原名“奉天殿”,原建筑为九开间,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改为十一开间、进五间,即现在规模,是我国木结构建筑最大的一座殿堂。太和殿建在高约8米的汉白玉石台基上,每个栏杆下都设有排水的龙头,暴雨时可形成千龙喷水的壮观景象,用来显示皇威。殿前丹陛三层五出,栏杆、望柱、龙头、栏板皆用汉白玉雕成,造型玲珑秀丽,重叠起伏。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海浪和流云,衬托出雕有双龙戏珠之蟠龙的“御路”。双龙,一个代表天帝,另一个代表帝王,帝王受天之命,合天之意。殿重檐庑殿顶(殿宇中最高等级),黄色琉璃瓦。太和殿高35.05米,纵深37米,横长63米,面积2377平方米。台基四周,七十二根大木柱构成四大坡面屋顶。殿屋脊布满仙人牵引动物的灵兽(又叫吻兽),每组为11个,象征吉祥安定,消灾除祸。大殿顶两端雕刻的“鸱”,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能降雨调水。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及精美的蟠龙藻井,殿中央设地平床(紫宸台),高2米,上设金漆雕龙宝座、屏风、宫扇,殿顶正中有“金藻井”(镇压火灾之意),井内巨龙蟠卧,口衔宝珠,叫轩辕镜(正统皇帝之意,据说为黄帝所制)。丹陛间宝鼎18座,含有江山永固之意。殿外安放源只铜缸,铜胎鎏金象征“金瓯无缺”。殿前铜龟、铜鹤各一对,象征“龟鹤千秋,江山永年”。东有日晷,西有嘉量,象征皇权公正平允。

§§§第二节中国古代民居建筑

一、中国古代民居建筑起源

(一)中国古代民居建筑起源

中国民居建筑起源很早,演化历史较长,其规制、形式、功能除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外,还受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社会意识、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甚至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中国居室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就开始出现的干栏木构建筑,是华夏建筑文化之4,当然也是中国民居建筑之源。在这一阶段中,原始农业兴起,人们按照氏族血缘关系,沿江河湖泊生活定居。位于西安城东的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展示出原始社会民居形态:聚落呈南北略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圆形。整个聚落由三个不同的分区所组成,即居住区、氏族公墓区及陶窑区。居住区布局以氏族集结小区为基础,以氏族部落的公共建筑“大房子”为中心来组织。“大房子”与所处的广场,便成了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核心。围绕居住区有一条深、宽各为5~6米的壕沟,为聚落的防护设施。沟外为氏族公墓区及陶窑区。从其布局看,半坡氏族聚落无论总体,还是分区、布局都具有一定章法,建筑形式也体现着原始人由穴居生活走向地面生活的发展过程。

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中,可以看出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的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有廊联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屋顶采用瓦(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而后,自先秦时期起,帝王“营宫室”、贵族“造府第”、百姓“建户舍”,中国民居建筑就以丰富灿烂的建筑艺术,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居住文明,形成了中华古国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

中国民居建筑文化,受宫殿建筑思想的影响,同样依照中国“风水利害”和“整体思维”的传统文化理念布局安置,建筑基本上遵照坐北朝南的方向布置,以四合形式设计,以整体组合成群(乡村以整体组合成村落,城市以整体组合成里坊街区。独门独户的“别墅性”建筑在中国古民居建筑中可以说是少见)。在民居建筑中,同样也体现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文化,如以中轴线上建筑或居室为主、为高、为上,两侧建筑或居室为次、为低、为下等。

我国的民居建筑还极大地体现出小民舍屋的“市俗”文化,强烈地传达着经世济生的市侩哲学。尤其以汉地的民居建筑最有“市俗”代表性。如临街而筑,好作商售;为驱邪避恶,贴上桃符、门神祈福,以开门利市。门槛自然也是低低的,方便四方来客穿邻走舍。

(二)中国民居建筑的地域性

中国民居建筑在整体文化共性上,表现为木构架建筑广泛分布于各民族地区。木架构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也是我国古代民居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因此具有普遍意义。它的起源、发展、变化,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质、地貌、气候、水文以及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地缘风情、民族习俗等多有不同,建筑类型自然也形成具有地域和民族的风格特色,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多样性或地域多样性。如: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墙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弯顶;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二、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特征

(一)中国民居建筑传统习俗文化

中国民居建筑传统习俗文化,与风水文化息息相关。如,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上栋下宇,前后两坡,木架大屋顶等。

中国民居建筑传统习俗文化,以有利于生活为原则。如以居安适体为原则的建筑地址、朝向的选择,一般为坐西北朝东南,俗称“坐北朝南”。其文化习俗体现为:(1)遵循只有宫殿、庙宇正南正北的正子午线封建礼制和“征家不宜北,商家不宜南”的民俗;(2)“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的实际生活经验常识。厕所建在居处西南方;厨房建在东方(金木水火土之木位,寓柴火兴旺)等,以及稳固家族的合院式建筑,防火防盗的山墙、小窗,雕画植种等,以利安居养生,心性修养。

中国民居建筑传统习俗文化,体现了居室礼仪和信仰。如,主建筑与次建筑体现的“尊卑嫡庶之礼”、“长幼妻妾之序”、“雅俗高低之分”等;居室内供奉祖先之神位与老幼长次之安排,都有一定的规矩,相沿成制,不可随便。同时,还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理念,如:取“柱梁构架”式达到“形散精气在”、“墙倒屋不塌”的“骨气”;以集群居住形成的自然村落和以“火炉”生活文化为结构中心形成“文化灶社”的“家族文化”心理和民俗圈。

(二)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几种主要类型

根据我国民居的建筑特征,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四合院

四合院是一种由几幢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典型北方住宅形式,尤其以北京四合院最具特色,主要分布在京城的胡同内。胡同一般呈东西走向。四合院的“四”,表示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聚的意思,整个院子一般由门、廊子、厅堂、寝室、厢房、耳房、倒座、花园等相互配合组成,院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角,南边的四合院门一般开在院子的西北角。这些建筑的功能分明,主次有序。四合院是个统称,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也可以由多进、多排的四合院组成一座大型的四合宅院———四合院组群。从空间组合来讲,有二进院落,大型的有三、四进院落和花院。

北京四合院在宗法礼教支配下,按南北中轴线对称设计,前堂后寝布局,主轴线上建正厅正房,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二进院落形成外宅结构形式,一般在东西厢房南端建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内外宅之间一般建豪华的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影壁。垂花门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旧时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即指此门,家中的男仆一般也不得进此门。

四合院典范的建筑规式是:八柱、六柁、五檩、四梁。有一正两厢的,也有两、三条主轴线并列的。分别置放在东南与西北四面,用廊子连成方形院落,主要建筑坐北朝南,两边为厢房,兼顾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宗法观念,大型四合院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内院按主人情趣种植草木,造成宁静和亲切的环境。住宅大门按风水说开在八卦的“巽”位或“乾”位,即东南角或西北角,门内迎面建影壁。前院作客厅和杂屋,内院正房为长辈住,厢房为晚辈住。房屋为抬梁式构架,多为硬山式屋顶。除贵族府第外,不得使用琉璃瓦、朱红门墙和金色装饰。平民住宅一般为大面积灰色墙面和屋顶,影壁、屋脊也作些修饰,大门不用独立的房屋,而只在住宅院墙上开门,门上有简单的门罩,称为随墙门。院中除大门与外界相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

四合院的建造,因住宅主人权势、经济地位的不同,规模大小与陈设也不同。平民之宅,围合四边房屋,无前院和后罩房。贵族官吏家庭,将四合院按照庭院进深秩序,主从有礼,近远呈仪的规制,或纵向或横向组合而成大家庭院。并且在建筑的后部,开一园林,堆土叠挖、理水造池、种花植木、设亭安台、置楼建阁,组成一座有居住、园林两部分的大型四合院住宅。这种四合院建筑是最能体现“四合院文化”的代表作品。古代王府建筑被保留下来的几乎都是清代建筑,因此,清代王府建筑成为此类建筑艺术的范本。

与北京四合院建筑风格不同,陕西、山西等地的四合院民居属于狭长形,两侧厢房大都两门两窗,甚至更多,几乎失去了四方的形状。房屋形体高大,建筑本身的内部空间也较大,有些还加上一层阁楼。每个四合院还建有高大气派的门楼,门楼上嵌镶门楣等。西南少数民族四合院形式也区别于北京四合院,如云南地区的“一颗印”四合院式住宅,有正房三间,左右为耳房,中间为大门,筑有高墙,很少开窗,形如印章。云南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式四合院建筑体现出淳朴的西南建筑特色。

2.窑洞建筑

窑洞建筑形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穴居,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黄河中游的豫、晋、陕、甘一带,氏族部落就在黄土层的天然土山壁体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窑洞式住宅聚落,其建筑历史比一般木构民居形式古老。窑洞建筑形式主要包括沿崖式、天井式、地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