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女王的逆风之战
51804900000001

第1章 激流勇退

初秋,帝都最美好的季节。明媚温暖的阳光从二十七层的落地窗洒进霍菁澜宽大的办公室,让她忍不住有些昏昏欲睡,有种忘记了今夕何夕,不知身处哪个时空的奇异恍惚之感。

彷佛又回到多年以前,也是同样初秋的阳光,如碎金一般铺满校园,而比阳光更温煦的,是那个少年追逐着她的目光,把她的心一点点慢慢融化……

“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m no longer young and beautiful……”她的手机铃声响了。

“霍总,推荐给您那几套房产的详细信息,我已经发您微信了。您先看看,有什么意见我们再讨论,好吗?”

“好的,Mandy,谢谢。”

霍菁澜挂掉中介的电话,打开微信里收到的PDF文件,开始认真研究起那几处位于墨尔本的房子。

她的独子何靖宇已经在京华大学读完大一,按计划提交了墨尔本大学的留学申请资料,如果雅思成绩过关,能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明年2月就会到澳洲开始留学生活。

其实,如果不是何靖宇非要去墨尔本大学读医学专业,一年多以前凭高考成绩就可以申请了。但墨尔本大学是“澳洲八大院校”中唯一不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的大学,所以不得不在国内完成一年大学课程。这小子一向极有主见,霍菁澜也拿他无法,只要求他必须一次性申请通过,否则就在国内念完大学本科再出去。

好在何靖宇还算争气,在京华大学第一年各科成绩平均分达到了85分以上,雅思也考了6.5,不过他仍不满足,一边学习一边继续报名,希望考到7以上。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获得录取通知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因此,霍菁澜计划在墨尔本购置一处合适的房产,等何靖宇明年2月开学,她也考虑大部分时间陪他一起在澳洲生活。

她已经四十七岁了,十年前加入英利斯资本,八年前成为GP(General Partner,普通合伙人,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之一。如今公司80后的投资总监、90后的投资经理一个个野心勃勃,干劲十足。这些互联网的原住民,视野与认知恐怕已超过多年前处于同年龄阶段的她了。作为70后的她,或许应该退场,把投资决策会的投票权与GP股权合伙人的位置让出来,留一个足够漂亮的背影,对公司和自己都是好事。

就趁现在,她还处于事业生涯的黄金时期。英利斯资本几家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出资人)是她从前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起就关系密切的上市公司,为公司成立之初前几期基金注入了数亿元资金。而她主导的旅游、出行等几个行业赛道,曾投出几个明星项目,让英利斯资本在业内声名鹊起。

目前英利斯资本的GP有三名股权合伙人,投资银行出身的李东占40%股份,而她和另一名合伙人江玮各占30%股份。李东比她年轻三岁,作为男人,算是正值壮年。而江玮虽然年龄较大,五十来岁,却属于成功的创业者,同时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投资顶多算是副业和个人爱好而已。

除了他关注行业的项目,江玮并不经常参加投决会,主要的投票权在李东和霍菁澜手里。最近一年多,两人的理念分歧越来越大。霍菁澜始终持着传统的财务管理思维,看重被投项目未来的盈利可能性,对所谓的风口不大感冒,李东却认为这套观念已经过时了,资本就应该追逐风口,紧盯风口。而年轻的投资总监和经理们,显然多数都站在李东那一边,霍菁澜已感觉隐隐有被孤立之势。

所谓的激流勇退吧,这些年,靠自己一路打拼至今,她自问已经尽力,无愧无悔。人的欲望永无止境,钱总是赚不够的,今年能把几个项目退出的收益分成拿到手,大部分股权合理溢价转给新的合伙人,也足以满足儿子求学所需和自己下半生的物质生活了。

她看的这几套墨尔本近郊的房产资料,要么是带庭院的独栋或联排别墅,要么是露台超大、设施齐全的高层公寓,但有一点是必须的,靠近海边,最好,每天一起床就能看得到大海。算是满足她对自己退休生活的一点念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空的时候,或许还可以租一条船去钓鱼,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大抵不过如此。

正细细比较着,又有来电,何嘉铭,她儿子的父亲,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她前夫。

“菁澜,我刚从欧洲回来,晚上想和儿子吃顿饭,有空吗?”

“靖宇下午在上雅思课,五点以后你直接给他电话就行,我晚上有事。”

“哦,好的,下次再一起吃饭吧。我给他买了一套最新的限量版VR游戏装备,如果你没意见,过几天雅思考完,我给他送过来?”语气有那么一点虚弱,看来这些年无数次被霍菁澜批判总给儿子买那些玩物丧志的东西,多少留下了心理阴影。

“自从他满了十八岁以后,我就不管这些事了,你问他本人的意见吧。”

何嘉铭又闲话了几句,她照例不冷不热随便应付了一下,挂上电话。

十二年前,霍菁澜向何嘉铭提出离婚。尽管没有背叛出轨之类的狗血,她还是下定决心离开了这个男人。

霍菁澜属于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一辈子改不了的精神洁癖。她与何嘉铭相识于微时,当年他还有几分少年气,尔后他日渐风光显达,却越来越掩饰不住骨子里的鄙俗与自私。

她曾经努力向世俗妥协,但终究无法违背自己的内心。两个人在一起,物质生活水平由较高一方决定,精神生活水平却由较低一方决定。霍菁澜不用依赖别人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当然也无须委屈自己降低精神生活的层次。

何嘉铭最初不同意离婚,他几乎不相信,一个三十多岁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居然会离开自己。所谓分手见人品,几番纠缠下来,也不过让霍菁澜更清楚看透了这个男人。

后来,何嘉铭偶尔刻意示好也罢,带着年轻貌美的女子故意在她面前耀武扬威也罢,总归是有些不甘心罢了。霍菁澜一律当他胡闹,心如古井波澜不惊。三观不合,他始终不能明白她为何会离开。一晃十余年过去,除了儿子的事,她不想与他有任何瓜葛。

几番比较思量,霍菁澜终于看中了一套小小的别墅,它有着蓝色的墙,白色的屋顶,房间虽然不算多,但庭院和草坪是建筑面积的两倍,还带一个小小的泳池,青翠茂密的灌木在院子四周形成天然的藩篱,鲜花盛开,草坪如茵,似乎可以满足她对退休生活的一切幻想。

当然,最好能去实地看看才确定,霍菁澜打定主意,下次开投资决策会以前就向李东提出来,估计两个月左右拿到转股的现金,正好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到手,到时飞一趟墨尔本,把房子买下来,收拾一番,明年,她和儿子都可以开启新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