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某本科萌新的业余国象路
51773700000057

第57章 56.意外迭出的周末

六局之中,一共是一盘与莫诗音达成的逼和,以及......五盘胜局。

其实,如果不是为了给莫诗音一个生日惊喜的话,我不会在最后有意下错成逼和……虽然这个生日惊喜,可能给的早了点。

是的,下周六是莫诗音的19岁生日,说起来,她还比我这个七月出生的人……大了将近一年呢。

“夏大师果然是夏大师,六种不同的开局应付起来都那么轻描淡写。”

江羽寒一边赞叹着一边点了点头,看来这车轮战的结果让她对我的水平有了新的认知。

“我针对白雯婕和刘奕岚分别使用的是西西里防御的舍维宁根和纳道尔夫-阿姆斯特丹两种变例,针对夏涵茜的是法兰西防御,针对单杰森和曹志勇两位小哥的则是西班牙开局的两种变例。”

随后,我又指向我和莫诗音的棋盘,继续解释刚刚发生的情况:“至于针对莫诗音,我用的是阿廖欣防御。这几种开局各有各的特点,如果你们想学的话,除了阿廖欣防御之外,其他的你们都可以自己查资料研究,因为阿廖欣防御与一般的开局原则相违背,目前的你们,包括莫诗音在内,还是很难掌握的。所以我也很少下,只在一级棋师选拔赛上用过两次。不过这次下成和棋,说明我的水平退得很严重。”

我说完后,和我对决的六人若有所思。于是我停止讲解,给他们留下一点思考时间,而我也开始回顾起这几局中的一些错误。

过了几分钟后,我率先打破沉默开始安慰他们:“你们啊......毕竟才刚刚学棋没多久。对于新加入的三位来说,这是你们的第一局,但我相信你们应该或多或少地都有所收获,如果的确如此,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好了,今天我们这边就到这里吧,几位替我把棋整理好之后就可以回去了。”

我话音刚落,六人开始分别整理棋盘,随后在和我告别后,分别离开了活动教室。

我在她们都离开后,看了看时间,这才确认时间确实已经到了,于是和社长先行告退:“社长,时间差不多了,我先走了。”

李庆宇点点头,虽然时间还没到点,但并没有阻拦:“行,你刚刚应该没有发现,今天的车轮赛除了我之外,还有好多其他棋的棋手也在一起看。”

我也只能露出一脸苦笑的样子,生怕再出什么意外:“哎,我本来还准备以后少打车轮战的,社长你可能不知道,这种车轮战短期内对我的各方面的消耗都很大。不然那些特大们早就没事拉一帮业余棋手开始下车轮战了,我这个夹在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之间的小棋师也是第二次玩车轮战。”

我真心不希望以后再出现车轮战的场景,但......如果需要大表演赛的话,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特大:此处特指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是国际象棋界的几项最高荣誉之一。】

“我知道,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一次中国象棋的1对50的车轮战直播,所以,我也只是感叹一下而已。毕竟,在今天以前,我们这里也就秦大师(秦鼎文)和吴大师(吴铎)在以前的交流会上,完成过1对3的车轮赛。”

“或许今年的社团文化节,我可以试一试1对20,看看我还能不能保持当年学棋时的记录。”

当年我学棋时的记录也是1对20,只是当时的结果是18胜2平。

“好啊,我没什么意见,如果夏大师到时候真的愿意下的话,我亲自带队跑腿去借棋。”

看来社长十分高兴,毕竟这也是对棋联的重要宣传方式。

几分钟后,我从同一层楼的厕所出来后,却发现那间教室里,靠近图书馆一侧的窗户连教室里已是门窗紧锁,漆黑一片,鸦雀无声。

“他们走了啊......估计以后可能就见不到那么多人了......”

我无奈的叹口气,棋联虽然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上规模社团,但......由于社团这一属性,注定了各个社团的章程即使再严格,也不可能、更不允许对社团的普通成员有过高的限制,再加上各个校级或者院级社团面向的是本校大学生,日常活动的参与度一般不高。

......

当晚,我在二食堂吃饭期间,收到了一条来自于红都财大官方萌信公众号的新闻——

“经确认,我校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邓佳颖(Jiaying Deng)同学独立完成的论文《Generalized Binary Search Made Simple》发表于计算机科学以及人工智能领域顶尖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目前已经收录进知网在内的各大中文数据库以及爱斯维尔等国际知名外文数据库,即将发表于2019年第1刊......据了解,该研究成果......”

虽然我跟她合作写过论文,但这篇她从高三开始独立写作的论文我也只是大致了解,她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已经不是我这种凡人能理解的东西了。

尤其是这篇7月初小改,这个月月初才正式收录文章竟然被插队排在了这个顶尖期刊的2019年第1刊,严重快出了正常情况下这一级别论文见刊的周期。

直到我看到最后两段——

“《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属于SCI一区期刊(属于我校认定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之一),双月刊,接收率不超过9%.......”

【作者提示:在本作中,所有期刊名、绝大多数杂志名和论文均属本作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后续不再提醒。】

“经校学术处认定,因该论文在所涉及的计算机科学领域具有一定影响性,因此该论文除可获得50分顶尖期刊基本实践学分之外,另外获得50实践学分。故邓佳颖同学共获得100实践学分,特此公示。”

然后,我饶有兴致地看起了下面的评论......

“神仙姐姐你好,请接下我的膝盖”——凌天语希

“666666,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竟然出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看来我们软件学院可以考虑并过去了”——Siminus

“100的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得拿多少奖状和荣誉证书.......”——小雯子小文子

“神仙你好,神仙再见”——披着貂皮的魔方

“旅城牛x”——魔水妖龙(管科181唐志超)

“这位小姐姐的水平应该可以直接保研水木或者燕大了吧?”——陆战在野

“楼上的想太多了,就冲着写出这篇论文的能力,只要大学期间再有一篇级别差距不大的论文见刊,外国的顶尖大学估计会抢着要,不一定有国内学校的份”——漫游星空

“刚翻了下这篇论文,没那么简单,这位大神在这篇论文中还有自引论文,是一篇来自于一个SCI2区期刊的,2017年的[狗头],第二作者是一位叫Ling Xia的小姐姐”——不做数据帝会死星人

emm…如果这位网友也是一位老哥的话,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不介意让他下辈子当个小姐姐。

【作者温馨提醒:Ling Xia=夏零】

“1区SCI*1+2区SCI*1+三非一本大一新生=?”——真理无情

“楼上的名字不错,很符合你的发言”——相见即好

“高中2区,大一1区,然后......JACM,或者CSN?”——东风快运使命必达

我看了几分钟后,便退出界面,刚准备退回去时,又看到一条吓得我手中的手机险些落地的消息——

“经确认,我校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邓佳颖同学独立完成的论文《Gaussian Process in 3D Morphable Models》已被计算机科学领域顶尖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收录,将见于该期刊的2019年第5刊。据了解,该研究成果......”

然后就是对这份期刊的介绍,最后,则是认定结果:“经校学术处认定,该论文可获得50分顶尖期刊基本实践学分,无其他加成,故邓佳颖同学共获得50实践学分,特此公示。”

我觉得......红都财大的官方公众号、这条通知的评论区、管科181的班群、旅城学院新生群都可能会炸。

一分钟后,我才得以确定,这四个地方全炸了。

至于他们的评论,我看了看,无非就是各种感叹而已。

于是,我只是给她发了条祝贺消息后,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下午,当我到达辩论赛现场时,我就听到离我最近的几个同学在讨论着台上的辩手——

“又是沈洲沈四辩啊......”

我听到“沈洲”这个名字后,朝着那人看着的方向望去,只见她坐在反方四辩席上,脸色和其他人相差甚远,我能远远地感觉到她全身上下都流露出一股自信。

“沈洲......好熟悉的名字.......等等,那是沈洲学姐?!”

我站起来,只是走近一看,想跟她打个招呼,但当我走到距离她只剩十多米的时候,我这才想起她应该听说过邓佳颖,但肯定没听说过我。因此我只是趁机确认了一下,最终确定,我并没有认错。

“真的是她,她不是我们高中校辩论队的学姐吗,怎么会......在这里?!”

说起这位沈洲学姐,她当年在我们吴港中学那可是绝对的风云人物。她凭借着初中的比赛经历和一次中考二模语文第一,在吴港高中的雪风辩论社入社时就是社长,同时也是校辩论队队长,在她担任社长的两年期间,我们高中在魔都甚至全国的一些辩论大赛上都获得了不少名次,她参与的所有比赛都无一例外的拿到了奖,因此在社团的荣誉陈列区里,有专门一个柜子都存放着她本人以及她所在的团队获得的所有奖杯与奖牌......的仿品。

以她在高中时在学校里的话语权......原版应该还存在她的家里或者寝室里吧?

至于沈四辩的称号......那是在她第二次代表学校参赛后得到的称呼。因为她当时在半决赛和决赛两场关键比赛的最后环节,竟然以四辩身份两次翻盘,最终不仅获得了那两场的最佳辩手,而且还代表学校以及所在的雪风辩论社获得了校史第一个全国冠军。此后也多次以四辩参赛,最终在她高二时成为了全校公认的“沈四辩”。

不过既然出现在这里……那应该是高考没考好吧?

“颖姐,沈洲学姐你……”

“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对方,但都没见过面。”

邓佳颖如是说道,随后看向门口,但没过多久,她就继续在平板上看着自己早已下载好的前沿领域的论文。

几分钟的等待后,随着前来观赛的涂嘉怡准点到场后,一位工作人员关上了门,辩论开始了。

只是辩论结束后,我心里对这场辩论只有一个评价——

毫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