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某本科萌新的业余国象路
51773700000117

第117章 97.班级公众号头条

【蓝星的人类是一种喜欢听故事的生物,只要的故事讲的足够好,人们便会产生足够的信心,至于产生什么样的信心……得看听的人想要听什么。

然而,我总是不知道,也猜不到听众、听众的听众和全体潜在听众的想法和共识。又因为我不认为入关学是一个任何意义上的故事,所以,我觉得,我事实上讲不好任何故事,不论是哪国的,要我承担那种重任该是算了的好,不要指望我有太大的成就。

不好意思,我累了,想回去休息一会,以后聊。

——夏零答韩瑞琦的疑问】

“根据实际情况,由于我们班有四十二个人,加上齐助班和祝洪明学长,一共四十四个人,所以我们根据人数限制提供了四家的选择空间。在邓佳颖、韩瑞琦和刘奕岚的建议下,我们在预约的时候分别统计了这四家的各项基本基础设施条件、预约门槛和场地的相关参数。请各位进行两轮投票,具体请看群公告”

经过两轮选择,在场的同学最终将位于蛟湖校区附近的一家中型轰趴馆排在第一序列、位于麦园校区西侧的广兰新区的一家大型轰趴别墅排在第二序列。时间则在之后被确定为全班所有人最后一门考完后的当天晚上(包括晚饭)到第二天的下午两点(包括午饭)。

苏语凉在讨论完毕后“那么,最后我来讲一些很重要的通知。”

“第一,注意至少上线登录一次百合选课平台,寒假期间要进行下学期STEM+类选修课。我们18级的学生这次选课后,课程的学分计入现已经打通的通识选修课的十二学分下限,每门课两个学分,最多两门。而这次的一门选修课中有邓佳颖主讲的一门网络信息安全,时间是周二和周四上午的三四节课,希望各位支持我们班的第一位讲师。下学期的微积分课II的主讲老师也有邓佳颖,我们现在如果没人有反对意见的话,下学期我们的微积分二就由邓佳颖来讲。”

几分钟后,在确认没有反对意见的情况下,苏语凉说起了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期末考试结束后,距离寒假还有几天时间,因此学院要求我们专业的18级学生全部在本月月底前确定回家时间,并在晚些时候传到班群的表格中填写时间。”

“第三件事,最近学院有通报我们学校的学生在麦园南门门口碰上偷东西的,所有人在外出时注意安全,尤其是独自外出的时候更要注意。毕竟麦园校区处于城郊结合部,并没有市中心那么安全。”

“第四,最近可能有极端天气,注意安全,做好保暖防寒工作。”

“最后,考试前别忘了打印考条,注意调整复习时间,考试时注意提早到场,我们学校的期末校考除了要带学生证和打印好的考条之外,还要带本人的身份证。”

在刘奕岚发的这段内容中有几点引起了全体管科181同学的注意——

“现阶段研究方向:通信工程(主)、电子战(辅)、数据库(合作)、决策分析(合作)。相关研究经历:其本人从高二起至今,已有SCI论文5篇发表并见刊,其中独立撰写1区论文1篇,1.5区论文2篇(2019年12月小改通过一篇),2区论文1篇,以通讯作者身份与我校的夏零同学合作完成2区论文1篇,另有一篇在投。另有计算机软件相关专利3项。高中期间曾完成全国青少科技创新大赛魔都赛区青年组课题两项,三等奖(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类,以成员身份获团队奖)一项、一等奖(计算机科学类,独立课题获个人奖)一项,银奖一次。”

“……早在高二期间,曾经同班的邓佳颖和夏零就已经有一些课题研究上的合作。与此同时,夏零还带着另外的两人做着其他课题,邓佳颖也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获得了三个计算机软件专利。”

“他们俩不只是合作写论文、搞研究,还是高中同班同学?!”(雷佳锐)

“这两人虽然文理专长不同,但不仅画风相似……还同班?”(马嘉宇)

蓝晨晖看到这条消息后开始思考起一个问题:“高中同班同学……确实吓到了。不过为什么会是在老刘来负责的班级公众号发布的呢……?”

管科181对此保持沉默的只有三个人——邓佳颖、夏零、刘奕岚。

这条公众号发布的当晚八点十分,H1306(该寝室住户:肖镜茹【寝室长】、苏语凉、刘奕岚、陈梦欣)里,刘奕岚和主动串门的邓佳颖正在闲聊。

“老刘,棋联和班级轰趴你都去吗?”(邓)

“如果你去的话,那我也去。”(刘)

“多谢。这学期的几门课没有大规模复习的必要,最近的一篇论文已经投出去了,如果微积分有不会的可以问我。”(邓)

“你又投了一篇?几区?”(刘)

“1区。不过这篇论文是我和欧阳学姐一起完成的。”(邓)

“看来你们的合作十分愉快。”(刘)

“确实,学姐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厉害。”(邓)

“那你的那位……木羽呢?”(刘)

“暂时没法进入状态,我让她去读论文了。”(邓)

“你们都在做研究,我们寝室里一个个地都去图书馆自习,就剩我一个人在寝室里没日没夜地背毛概和近现代史。”(刘)

“你不是文科生吗?”(邓)

“学的并不是很好。”(刘)

“那我建议你把夏零约出来,如果你怕他对你动手动脚的话,再带几个想要一起问问题的。别忘了,他可是夏嵩子。”(邓)

“好主意,多谢佳颖提醒。”(刘)

……

同一时间,N1308寝室。

面对三位室友以及前来串门的阮天寒的询问,夏零十分“诚实”、“果断”地给出了早已完成统一口径的答复。

“夏零,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啊……你和她同班过的事情你怎么从没说起过?”(徐理方)

“她不让说,我不想说。”(夏)

“今天我才知道,夏嵩子就是你?!那‘入关学’是你高中写的?!”(孙泽略)

“嗯,临时思考的产物。”(夏)

“你还有其他高中同学或者认识的魔都老乡在红都财大吗?”(唐志超)

“院辩论队的沈洲学姐,除了她之外,没了。”(夏)

“啊?!她是魔都人?!那为什么我们部门的学姐说她有北方口音?”(阮天寒)

“口音?她是我们高中一位全校知名的学姐。不过在前两个月见到她之前,包括我和邓佳颖在内,几乎没人知道她考到了这里,我后来了解了下,她是因为高考数学分数不到三位数才来这里的。”(夏)

“不是吧?魔都来旅城的一个个都那么6的吗?18加17级的四个人,一个目前已经提前入党,一个下学期开始教书、一个是辩论场上几乎从没输过的学姐,还有作为知了大佬的你……”

“那个提前入党的我没听说过,不过……别把志愿填报的规则当成多个随机得出的结果啊喂!而且夏嵩子……我个人觉得算是我的一段黑历史,实际上我依然是个菜鸡,至少和邓佳颖以及沈洲学姐两位老乡相比是这样的。”(夏)

“黑历史?算是吧。不过你的‘入关学’至少在知了这个平台上,你的简单理论为你得到了巨大的声望,而且正面居多。”(阮)

“谢谢夸奖。不过‘入关学’终究只是我的一时之作,之后会不会有更高明的propaganda手段就很难说了。”(夏)

“……”

随后,几人探讨了好一会后,阮天寒心满意足地离开了N1308。

然而,直至当天晚上九点半,管科181女生群里对这件事的讨论并没有结束。

“形势与政策课代表夏零就是知了大V夏嵩子?虽然我不玩知了,但高中那会就从我们班的那几个男生那边听说有这个人了。”(艾佳)

“我也是……听高中的一群男同学感觉他的理论好强,而且据说他和网上其他人的对线也没输过,不过高三后就没听说过和‘夏嵩子’有关的事了”(范琦玮)

“有没有哪位能讲讲入关学是什么的?我以前学的理科,对政治历史虽然比较关心,但不是很懂,到现在就记住了‘入关学’和‘夏嵩子’这两个词。”(徐思瑜)

“[链接-知了专栏]他自己在那个回答之外还有过这段不到一千字的图文解释。”(邓佳颖)

“多谢佳颖!”(徐思瑜)

“或者……我刚刚投出去一篇论文,正好现在没事,你们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尽量用我的了解给你们讲讲”(邓佳颖)

“我们整个寝室都在‘一条街’,可能要晚点到”(余锦悌)

“那我这里收拾一下,十分钟后开讲”(邓佳颖)

“??!大佬现场开讲?”(刘奕岚)

于是,十多分钟后,H1301聚集了整个管科181的全部女生,除了邓佳颖的三位室友坐在床上之外,剩下的十几人都各自搬了一张椅子坐到邓佳颖的周围。

随后,邓佳颖简单地讲解了自己理解的‘入关学’以及夏零曾明确向自己说过的其中的一些比喻不当和例证错误之处进行了讲述。

“佳颖,照这样说来,兴华电子被制裁只是开始?”

“嗯,前两天刚和他聊过,这一点上,他和我是一致的,虽然他是从自己对政治和历史的理解来看,而我则是和相关人员的接触来看的。而且他的判断是,下一个十有八九是红孔雀或者鳕鱼电子。”

“不过他当时和我说的原话大致是这样的——‘如果真的发生了,就要不惜代价的坚持下去,斗争到底。对方是纯正的小商人思维,我认识你那会就已经和颖姐你说过了,在他这里,我们在历史书与政治书上所学的传统理论基本无效,历史书上学过的血的教训必将重现。你从不和我说起你的父母,但不论如何,如果你父母在相关领域工作,请务必给他们鼓足勇气,越是困难越是要坚持,这就是我的判断。’”

“然后,我回了一句——‘放弃幻想,坚决斗争’,他点头同意,并且又说了一句‘其实,斗争一直存在,自从这批反人类匪帮的祖先几百年前大扩张开始,我们和他们的斗争就已经存在了。甚至,自从美第奇家族闯下大祸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它必然发生!’”

邓佳颖回答完后,全场陷入一片沉默。

“我爸在我高考前就在兴华电子,他说他看不到未来,所以现在……转行了。”(苏语凉)

“那……夏零说的美第奇家族又是怎么回事?”(舒敏悦)

邓佳颖听到这个问题,并没有在场其他女生想象中的紧张,而是在思考三四秒之后,开始解释起夏零曾经提到过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