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某本科萌新的业余国象路
51773700000111

第111章 Ex10.1 数学竞赛结果与技术合作协定(加更1)

2018年的圣诞日,红都财大的全体学生在红都财大的萌信公众号上收到了一份通告——

“红都财经大学2018学年数学竞赛(本科生仅包括非数学专业组,研究生仅包括数学专业组)的阅卷和分数录入工作已全部结束,现正式公布获奖名单——”

“大一年级组报名人数:404,实际参赛人数:378,有效分数:5,有效参赛人数:305。分数段——一等奖:100(1%,实际2人),二等奖:59-73(2%,实际7人),三等奖:42-57(3%,实际10人),优胜奖:30-42(经研讨后,根据今年卷面题目难度分部和实际参赛人数,由去年的9%修正为10%,实际28人)”

如果上述内容中100分的一等奖分数线已经让所有关注这项比赛的红财老师感到震惊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内容才让人感到恐怖。

“一等奖获得者:旅城181邓佳颖,100分;旅城181韩瑞琦,100分”

“二等奖获得者:......”

“三等奖获得者:......,经济185白雯婕,43分(第19名)”

“优胜奖获得者:......;旅城181危忻,30分(第46名);信管183夏涵茜,30分(第47名)”

“大一组卷面综合难度:0.13,去年为0.15。今年的综合难度系数首次小于等于0.15,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大一组出现这一情况。”

“大二年级组报名人数:448,实际参赛人数:399,有效分数:11,有效参赛人数:302,一等奖:90(1%,实际1人),二等奖:70-77(2%,实际5人),三等奖:44-61(3%,实际8人),优胜奖:35-44(经研讨后,根据今年卷面题目难度分部和实际参赛人数,由去年的9%修正为8%,实际28人)”

“一等奖获得者:旅城171欧阳师玥,90分”

“二等奖获得者:......”

“三等奖获得者:......”

“优胜奖获得者:......”

“大二组卷面综合难度:0.16,去年为0.20”

“......”

“大三组卷面综合难度:0.17,去年为0.22”

“......”

“二等奖获得者:.......,软件162花筱菡,73分(第5名),......”

“......”

“大四组卷面综合难度:0.17,去年为0.22”

“......”

“硕士研究生组卷面综合难度:0.24,去年为0.31”

“......”

“博士研究生组卷面综合难度:0.30,去年为0.39”

【注:综合难度(系数):即所有被纳入统计的考生获得卷面分书占卷面总分比重的平均值,一般保留两位或三位小数。数字越低,卷面综合难度越大。】

“经主办单位信管学院、教务处共同决定:本赛事自2012年首次开办以来,第一批出现的两位满分获奖者将由校教务处额外授予2000元奖金,在本通告发布之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打到满分获奖者的银行卡里。”

“特此通告。”

“信管学院、校教务处于2018年12月联合通告”

通告在红都财大的萌信公众号上发出半分钟后的管科181班群里。

“我们班哪来的两个怪物?以往我们学校的四个本科生组卷子的最后两大题基本都是半硕+半硕半博,今年大一组的变成两硕一博,就这样你们还能满分?你们实在太可怕了。”(助班齐时昀)

“......很难吗?倒数第三大题是泛函分析基础,倒数第二大题是大偏差理论,倒数第一大题是偏微分方程的奇性分析,仅此而已。”(苏省金陵韩瑞琦)

“+1,不过我没想到我们班还有人能和我一起拿一等奖。唯一可惜的是,最后三道大题和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没啥关系,所以多花了一点时间,差点没做完。这次应该是老韩略胜一筹。”(魔都邓佳颖)

“听听,这像是人类说的话吗?”(天皇-梁铎韬)

“他们不像是人类”(潘云帆)

“楼上请把‘像’字去掉,不要犯逻辑错误”(范琦玮)

“同”(唐志超)

“+1”(周乐群)

“我......我竟然能蹭到一个优胜奖,没想到后面的题我听都没听说过这些是什么玩意”(敲可耐敲乖巧的危忻)

“大偏差理论......[呕吐]”(魔都夏零)

“Legendre-Fenchel变换我到现在还没搞懂,我也不想搞懂了。等回魔都后我就把你当时送给我的大偏差三部曲还给你。”(魔都夏零)

“???”(蓝晨晖)

“??????”(胡晨瑜)

“二位魔都大佬讨论的东西是什么?能吃吗?”(付灵韵)

“两硕一博,这还只是硕士级的题目......果然我没去是正确的选择”(苏语凉)

“不不不,我根本没看到最后的三道题目,因为前面的题目我根本来不及做,感觉今年的卷子对我来说是偏简单的,两个高中数学魔改、三个微积分、一个概率论、一个线性代数”(敲可耐敲乖巧的危忻)

另一边,邓佳颖的手机则显示了另一条消息——

“学妹,现代常微分方程,我不会。”(欧阳师玥)

“你们最后一大题才考?我们这边都考到偏微分方程的奇性分析了。你还记得题目吗?”(邓)

“记得,我马上发给你。”(欧阳)

过了好一会,邓佳颖才把这题的手稿直接送到欧阳师玥手里。

“这......”(欧阳)

“没错,这道题,说实在的,除非你有超细笔芯,否则没有两页A4的话,你写不下。”(邓)

“你和那个韩瑞琦,都是妖孽。”(欧阳)

“哈,我只是正好碰上了我比较擅长的部分。至于韩瑞琦的话,我就不清楚了,有机会我要好好和她交流一下。”(邓)

“嗯,那个小姐姐你确实可以和她多交流交流。”

邓佳颖点点头,随后和欧阳师玥聊了一会后再告别。没想到她一出门,正好碰见了准备去宿舍找自己的韩瑞琦。

“老韩?”(邓)

“佳颖,我们能否聊聊?就我们俩,不带木羽。”(韩)

……

于是,前方高能......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欧尔比亚文明,来自一个你们目前无法观测到的星球,如果你听说过《欧尔比雅文明史》的话,你应该相当熟悉。这本小说其实是我写的,根据发生在我老家的故事改编而成。当然,现实中,不在你们的总星系范围中的它已经消失了,按时间来算,是这个星球的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之前……”

“……”

一个小时的交流让邓佳颖最终接受了韩瑞琦所说的一切,当然,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话——

“你的身上正好存在着欧尔比亚文明灭绝之前,最高科技成果之一——可以探测出的平行时空因子。简单点说,按照你们的说法是——你身上的含量可以证明,你并不完全来自这个世界。而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可以直接得出结论——你是另一个平行宇宙穿越过来的人。所以,我希望与你合作,尽可能在我能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数百年间把我老家的科技复原一点,希望你们能替我和我的祖先看看这个宇宙和宇宙之外的一切。因为,我们俩天然是一伙的。”

“请给我看三样东西,只要给我看看就好。如果符合我的预期,我就和你合作。”(邓)

……

几分钟后。

“好,我没问题,你需要我帮你做什么?”(邓)

“第一篇论文,这是一篇比目前的科技水平高五年的技术,请想办法吃透它然后以你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我只要作为第二作者发表。”(韩)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认为我看的只是一篇普通的论文吗?”(邓)

“记录了论文的这些纸上面的特殊技术,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光学加密。你能看到东西和我看的东西是一样的,但其他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只要你不主动把上面的内容开口说出来,那就没有什么问题。”(韩)

“好,多谢。”(邓)

“应该是我谢谢你,要是第三个人指定会认为我是疯子的。”(韩)

“要是我看不到你的,偶尔不下雨已经,你就先给我那三样东西,我也会认为你是疯子,现在我相信你的身份。我觉得你也可以试一试告诉老零,他也会相信的。”(邓)

“夏零吗……我没法让他帮我实现什么……因为,用文明6的话来说,我们那边的时政和你们几乎没有差别。”(韩)

“那你们是怎么撑起高科技的?”(邓)

“倒退回君主制中央集权。”(韩)

“???文明6都没这个操作。”(邓)

面对邓佳颖的诧异,韩瑞琦一脸淡定地解释道:“在我们那边,有另一个版本的历史终结论,上万年都始终无法突破。”

“啊这……这也是你老家最后直接自爆的原因?”(邓)

“嗯。”(韩)

“……”

邓佳颖沉默了一小会,随后和眼前这个外星女子开始聊起了其他事情。

在此后的一个多小时内,邓、韩二女聊了许多事情,并最终达成了包括虫洞二级专家支持合约、邓-韩技术加速协定在内的一揽子协定。

从此,她们在此后的日常交流也愈发多了起来,这出乎其他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而之后发生的事,则被普遍认为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两人之间的友谊。

没过几天,这次数学竞赛的影响就过去了,但邓、韩二女之间签署的一系列协定却开始和韩瑞琦刚来这个星球开始就进行的一系列布置一起,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