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殿前欢
516500000217

第217章

唐代那阵儿虽然没有现在的玻璃,但却已在窗口上用上了窗帘。

在临睡前人们当然是要拉上窗帘的了,但遇心烦难眠时,则常会卷开窗帘,望月轻叹一番。

李白在《长相思》中就有佳人“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诗句、在《秋月夜送沈之秦》则有“卷帘望月清兴来”句、在《玉阶怨》中更有“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两句。这些诗句均很好的反映了此种情景。

看来,当时这窗帘倒也蛮考究的,李白的当时境况同现在的下岗工人差不多,这水晶帘自然是无法享用了,但在窗口挂上块粗布窗帘去抵挡风寒还是能搞定的。

试想,李白当时还在床上呢,这粗布窗帘尚未打开,月光又如何能照到室内地面?他又如何能看到“明月”?

但是如果用这胡床来解释就最贴切不过了,人家老白同志是搬着一把类似椅子的胡床,坐在月亮地下看明月的吗。还有那个“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也就同样更好理解了。

我正胡思乱想暗暗得意自己的新发现,赵光义已经目光炯炯地望了过来。

“青儿最近为何搬回琼林苑了呢?”

“那个,回皇叔,夏天还是琼林苑凉快,所以青儿就搬回琼林苑了。”

“哦,是这样吗?我怎么听说杨六郎新娶了一位妾室,想来定是他冷落青儿了?”

“六郎新娶的妾室名唤花解语,他提前通知过我。”我早就知道杨六郎迎娶那个勾栏歌伎花解语的事情,据说还是平东王高怀亮搭的线,因为佘太君拒绝她嫁入杨家,那女人竟然挺着大肚子亲自找上门去。

佘赛花当然不会将杨家的骨肉往外抛,只好让杨六郎娶了她做妾室。杨六郎娶妾,翌祥公主愤而离家的故事,早就有若干个版本在汴京市井之间流传开了。

赵光义这回问起,已经刺激不出我半点愤恨情绪。

“你放心青儿,皇叔断不会让你在杨家受气。杨家敢于作出这等有损皇室威仪的事情,皇叔怎么会袖手旁观呢。”

什么话?听这赵光义的意思好像要给老杨家下绊子?

在《杨家将》里老杨家的人虽然忠勇可嘉,却并不怎么被历朝皇帝喜欢。话说功高盖主,赵光义典型是在给自己整治老杨家找理由吧。

嗯,果然高明,一箭双雕吗,不但将我安抚住了,还成了在帮我出气,我能不感激?

“谢谢皇叔为青儿仗义执言,不过,青儿今日想恳请皇叔解除我与杨六郎的婚约。”

“这个,恐怕不成,大宋只有丈夫休妻的律法,还没有妻子休丈夫的。”

“您老人家不是知道我是从一千年后不小心返回来的吗?在我们那个时代,男女之间只要感情不合,就可以向民政局申请离婚。”

“民政局是什么?”赵光义大是不解。

我轻轻咳了咳,忍住笑说:“就是一个政府部门,朝廷的一个衙门,相当于现在的开封府什么的。”

“哦,这样啊。”赵光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以为他老人家思想上有所触动,会同意我的请求呢,不想赵光义竟然四平八稳地说出差点让我吐血的话。“不过,青儿,现在是大宋太平兴国,还没有那个叫民政局的衙门,希望你能体察朕的苦处,不要提这等非礼的要求。”

“这怎么叫非礼要求?反正我不想再回天波府。”我一时气结,一口气堵在胸口,憋得眼睛瞪得溜圆,呼呼直喘粗气。

“别生气,别生气,你不想回天波府,谁也不能强迫你。”赵光义一见柴芷青生气的模样,一下子忘了此芷青非彼芷青的事了,心疼得急忙从龙床上站了起来。

一见他站起来,我吓得一下子蹦得老高。前车之鉴呐,这老兄不会再非礼我吧?

“皇上!”我大声喊道。

赵光义听到喊声一愣,脚步停了下来,坐回龙床后,眉头颦了颦,好似有些难过。再说话时,声音有些疲惫,“你回去吧,只是别再弄那些凶险的硝石了,要玩礼花可以找司礼监李公公要。”

赵光义果然对我的事情一清二楚,本就没想瞒他,见他提起,忽然想到一个拉人入股的好主意,要知道这可是大宋朝最大的财主,除了他恐怕也没人敢支持我搞那些玩意。

“不知皇上有没有听说火药一事,在我们那个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争斗已经不再用刀枪棍棒这些落后武器,而改用弹药,也就是火药。”

“火药?”赵光义一听眼光顿时一亮,果然被我吸引,面上故意作出水波不兴的样子说道:“火药的事情我倒是听说过,以前火山王杨衮在世的时候,曾经奉高祖的密令用火药制造一种叫着火炮的兵器。”

“啊?已经制造出来了吗?”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没有。”赵光义摇了摇头,“据说死伤了无数人,连一方天地都变成血红,高祖皇帝迫于百官直谏,停止了那件事。”

“可惜。”我大大摇头,“要有所进步,肯定就要有所牺牲。我这段时间正在研究炸药,就是将火药装进密封的铁器内,点然后可令其发挥巨大爆炸力。”

“可有人员伤亡?”赵光义关切地问。

“怎么会有伤亡啊,我研制了一种引燃炸药用的药线,等点燃药线后,人有足够的时间退到安全地带,这样炸药爆炸后就不会对点燃者造成伤害。等这炸药研究成功,我就把它们应用到火炮上,行军打仗的时候,隔着几里地,点燃火炮的药引,这炸药就会飞出去落到敌方阵营,把对方兵将炸个五马开花,哪里还用得着亲自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