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86

第86章

第17章第2节不善倾听,不能获得员工的心声

创业硬伤:

中国企业领导者似乎天生有一种发号施令的嗜好,或者认为只有不断地发布命令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权威。对于来自于下面员工的意见,他们则常常显示出不耐烦,固执地认为小人物只有执行命令的资格。殊不知,倾听也是一种领导力量。若不注意了解下属的心声,很可能失去最得力的干将。

企业管理层只有注意倾听周围人们的意见,才能进一步推动工作,信赖别人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这样才能把管理层变成了一个不断创新、富有成效的领导团队。本田宗一郎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管理者”。回忆往事,他常常对周围的人说起一则令他终身难忘的故事。

一次,一位来自美国的技术骨干罗伯特来找本田,当时本田正在自己的办公室休息。罗伯特高兴地把花费了一年心血设计出来的新车型设计图纸拿给本田看,“总经理,您看,这个车型太棒了,上市后绝对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罗伯特看了看本田,话还没说完就收起了图纸。此时正在闭目养神的本田觉得不对劲,急忙抬起头叫了声“罗伯特”,可是罗伯特头也没回就走出了总经理办公室。第二天,本田为了弄清昨天的事情,亲自邀请罗伯特喝茶。罗伯特见到本田后,第一句话就是:“尊敬的总经理阁下,我已经买了返回美国的机票,谢谢这两年您对我的关照。”“啊?这是为什么?”

罗伯特看本田满脸真诚,便坦言相告:“我离开您的原因是由于您自始至终没有听我讲话。就在我拿出我的设计前,我提到这个车型的设计很棒,而且还提到车型上市后的前景。我是以它为荣的,但是您当时却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还低着头闭着眼睛在休息,我一恼就改变主意了!”

后来,罗伯特拿着自己的设计到了福特汽车公司,受到了高层领导的关注,新车的上市给本田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通过这件事,本田宗一郎领悟到“听”的重要性。他认识到:如果不能自始至终倾听员工讲话的内容,不能认同员工的心理感受,就有可能会失去一位技术骨干,甚至是一个企业。

创业一点通:

积极聆听是暂时忘掉自我的思想、期待、成见和愿望,全神贯注地理解讲话者的内容,与他一起去体验、感受整个过程。倾听是很重要的管理技巧,这里有几个简单的方法供管理者参考。

1.态度要端正。千万不要摆出你是一个老总的架势,那样你的员工可能不会将他心中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也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

2.善于聆听弦外之音。你们的位置毕竟不同,有些时候,他并不直接地向你表达,而是选择绕圈子的方式。因此,当你在倾听时,要特别注意说话者的语调,因为里面很可能隐藏着他们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3.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根据一份报告指出,55%的沟通是根据我们所看到的事物。良好的倾听者会观察说话者的一举一动。

4.要对所听到的情感作出反应。有时候,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远比他们所表述的内容重要。仅仅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感情是不够的,还应当对说话者的情感作出适当的反应,这样才能使说话者知道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方都明白了。

5.表现出你非常乐意的姿态。这个方法也许是最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倾听都开始于我们乐于参加的意愿。倾听的动作可能是人类最不自然的动作之一,因为我们得抛开自己的需要和时间表,来迎合他人的需求,但是这却违背基本的人性。这也就是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费一番工夫才能精通的原因。

6.与你的倾诉者对话。倾听是一种尊重对方的方式,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听”而不发一言,则会让倾诉者逐渐丧失倾诉的意愿。所以,不仅要倾听,还要参与对话。

7.注意力集中。这是尊敬说话者的最起码的表现。聆听者的尊敬会使说话者觉得有尊严。当你未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的说话时,你已在无意间冒犯了别人。尊敬说话者指的是,全神贯注于说话者,不打岔,不敷衍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