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72

第72章

第14章第3节不能认识到低成本的威力

创业硬伤:

尽管多数新创企业并不是实力突出的企业,但创业者往往好大喜功,讲究排场,在企业运营中并没有做到精打细算。降低成本体现在企业运营中的各种细节中,但其威力却能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轻易击败对手。价格因素是影响顾客购买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只要企业能够低成本运作,就一定能够建立起价格优势,从而一举战胜对手。

精打细算,避免浪费,必要时也要“吝啬”一些,这其实也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原则。有时候,“降低成本就要从节约企业的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开始”。

一次,松下公司的领导到丰田公司参观,服务人员恭敬地送上咖啡,礼貌之周无可挑剔,但是盛咖啡的器皿却使客人大吃一惊——公司使用普通的粗瓷碗来盛咖啡!

是的,丰田公司没有咖啡杯。无论公司高级领导还是普通员工,无论是自己用,还是招待贵客,一律用普通的瓷碗。

外界都说丰田人吝啬。

岂不知,吝啬——正是丰田的“三河商法”之一。

日本战败后,丰田喜一郎面对战争“遗留”给丰田公司的一片废墟,斩钉截铁地说:

“丰田要三年赶上美国!否则,日本汽车工业就别想重建!”

光有干劲还不行,要“赶上美国”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喜一郎为丰田公司制定的经营管理思想是:第一,批量生产;第二,“吝啬”精神;第三,无贷款经营。三部分是一个整体,互为影响。大家习惯地管它叫做“三河商法”。

喜一郎非常讨厌浪费,他认为,杜绝浪费对企业来说是至高无上的命令。因此在丰田公司,看不到点滴浪费现象。在这里,“干毛巾也能拧出水来”,这就是丰田的“吝啬”精神。

在降低成本方面,我们还应该提到另外传奇人物,那就是福特公司总经理李·艾柯卡。艾柯卡是福特公司最为成功的总经理之一,降低成本是其成功的法宝。对于创业者而言,成本降低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具有优势,创业能否成功。创业者应该从艾柯卡的做法上收获宝贵的启迪。

李·艾柯卡曾在自传中写道:“多挣钱的方法只有两个:不是多卖,就是降低管理费。”节约成本开支、降低产品售价,这是提高竞争力、改善经营效益的关键所在。艾柯卡在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都非常重视降低成本。减少开支成为他成功的法宝。

艾柯卡刚到福特公司担任总经理时,所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高级经理会议,确定降低成本的计划。他提出了“四个5000万”和“不赔钱”计划。

“四个5000万”就是艾柯卡要求在设计、生产、销售等四个方面各减少费用5000万元。4个5000就是2个亿。艾柯卡希望在产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企业运作费用的降低,实现2个亿的净利润。

以转产管理一事为例,以前转产周期需要两周的时间,转产造成工人和设备的闲置,浪费很多资金。艾柯卡通过周密的设计和电脑管理,使转产周期由两星期变为一星期。3年后,一个周末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转产的准备工作。这种速度在汽车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仅此一项,就为公司每年节约了几百万元的成本支出。

3年后,艾柯卡实现了“四个5000万”的目标,公司利润增加2亿元,也就是不多卖一辆车的情况下,就增加了40%的利润。

福特公司是一个大企业,一个大系统,分工合作既宏大又精细。一般的大公司,都有几十项业务是赔钱的,或者说是赚钱很少,福特公司也是如此。在众多的项目和门类中,总会优劣共有,长短不一。这在整体上就影响了企业的实力和竞争。

艾柯卡对汽车公司的每项业务都是用利润率来衡量的。他认为每个厂的经理都应该心中有数:工厂是否赚钱?造的部件成本是否比外购贵?所以,他宣布:给每个经理3年时间,要是该部门还不能赚钱,那就只好把它卖出去算了。

这就是艾柯卡的“不赔钱计划”。在执行这个计划过程中,艾柯卡砍掉了近20个赔钱部门。他通过这种办法尽量减少公司负担,节约原材料、劳动力和机器设备,公司的相对利润急剧上升。企业变得精悍,富有竞争力。艾柯卡也因此得到了众多员工们的一致好评。

在克莱斯勒公司,艾柯卡在减少开支上双管齐下:改善库存管理,改变采购办法。

克莱斯勒公司一直采用的是“以防万一”大量库存的制度,库存成本很大,艾柯卡决心对此进行改革。他大胆地引进日本“本田无库存生产”的库存管理技术,采用“基本部件一体化,车型品种多样化”的产品策略,将产品零配件由7万多种减少为不到1万种,进一步减少了进货与库存,节约了大量管理费用。

与此同时,他还废止了将产品存放在公司的待机而售制度,实行与销售商订货生产的新制度,改变了产品库存的局面。经过上述改革,克莱斯勒公司的年度库存额由21亿美元下降至12亿美元,管理费用也大大下降,为公司节约了一大笔资金。

在采购上,艾柯卡采用了灵活的采购办法:自产零部件如果比外购贵,就依靠外购;进口零部件较贵的,就不依赖进口而自己生产;各工厂的成本预算,必须与同行业中的最低成本作比较,而不能“按需编制”。艾柯卡要求经理们勤俭持厂,节约每一分钱,把钱花在刀刃上,他说:“只要你能控制好成本,你压根就无须担心利润。”

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很多创业者并没有认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然会优哉游哉地大手花钱,并忽视对成本的管理。他们往往会等到经营形势极其严峻的时候才想起来降低成本是提高利润之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但是,这个时候往往如同已覆之舟,行之晚矣。很多新创企业并不是因为缺钱而饿死的,而是因为盲目花钱而浪费死的。所以,创业者要时刻紧绷成本控制这根弦。

创业一点通:

擅于提升利润的创业者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做法是:任何成本都是魔鬼,看看有没有降低或消灭的可能性;先定预算标准,再定开销方案,为获得利润之前,成本为先;杜绝意外和常规超支,将费用的审批手续变得更加复杂一些;每一项成本都有价值,哪怕是再小的成本都要去重视;向行业领袖企业看起,参照他们的运行费用标准削减成本;改变企业的日常习惯,削减日常开销,苛刻地审核每一笔资本支出;精简人员,保持人手紧张,让精英人员为企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