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41

第41章

第8章第3节强调卖产品,而忽视卖信誉

创业硬伤:

创业者往往会看重实际的销售,而在不经意间忽视对企业信誉的培养。实际的销售对新创企业很重要,因为能够带来现金流,但创业者需要更明白的是,信誉也同样重要。现金流能够保证企业活下去,而信誉能够保证企业活更久。

信誉是树立品牌的关键点。在当今市场,当产品、服务或技术都不能成为竞争壁垒的时候,企业的信誉成为了阻碍对手进入的重要门槛。同时,在物品极大丰富的当今商界,绝大多数商品都不是市场上的唯一,顾客具有可选择的余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信誉成为了影响顾客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北京同仁堂是一个百年老店,中国医药界的一块“金字招牌”。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开业之初,同仁堂就十分重视药品质量,并且以严格的管理作为保证。1702年,创始人乐显扬的三子乐凤鸣在同仁堂药室的基础上开设了同仁堂药店,他不惜五易寒暑之功,苦钻医术,刻意精求丸散膏丹及各类型配方,分门汇集成书。乐凤鸣在该书的序言中提出“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同仁堂制作药品建立起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代代相传,培育了同仁堂良好的商誉。

300多年来,同仁堂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坚持严把选料关。起初,北京同仁堂为了供奉御药,也为了取信于顾客,建立了严格选料用药的制作传统,保持了良好的药效和信誉。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除严格按照国家明确规定的上乘质量用药标准外,对特殊药材还采用特殊办法以保证其上乘的品质。例如,制作乌鸡白凤丸的纯种乌鸡由北京市药材公司在无污染的北京郊区专门饲养,饲料、饮水都严格把关,一旦发现乌鸡的羽毛、骨肉稍有变种即予以淘汰。这种精心喂养的纯种乌鸡质地纯正、气味醇鲜,其所含多种氨基酸的质量始终如一,保证了乌鸡白凤丸的质量标准。

中成药是同仁堂的主要产品,为保证质量,除处方独特、选料上乘之外,严格精湛的工艺规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炮制不依工艺规程,不能体现减毒或增效作用,或者由于人为的多种不良因素影响质量,不但会影响药效,甚至会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仁堂生产的中成药,从购进原料到包装出厂都有上百道工序,加工每种药物的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投料的数量必须精确,各种珍贵细料药物的投料误差控制在微克以下。例如犀角、天然牛黄、珍珠等要研为最细粉,除灭菌外,要符合规定的罗孔数,保证粉剂的细度,此外还要颜色均匀、无花线、无花斑、无杂质。

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店到现在的北京同仁堂集团,经历了清王朝由强盛到衰弱、几次外敌入侵、军阀混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沧桑,其所有制形式、企业性质、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仁堂经历数代而不衰,在海内外信誉卓著,树起了一块金字招牌,真可谓药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企业卖的是信誉,而不是卖产品。消费者给予企业无任何企图的赞扬,有口皆碑,这就是美誉度。这种美誉度是无价的,是最可贵的最可靠的市场资源。

创业一点通:

商道的根本是信誉。“信用不是金钱,但它比金钱更重要。”阿里巴巴掌舵人马云深有感触地说,阿里巴巴创业10年来,从最初创业的18名员工,发展到如今的1.4万名员工,“阿里人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珍惜每一个客户,只有得到他们的信任,公司发展才会越来越好”。现代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无论是企业,还是普通人,如果丧失信用的话,可以说是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