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33

第33章

第七章 狂人三拍之一:决策就是拍脑袋

独断专行是狂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会议室里当老大,不仅自己一人说了算,还听不进去任何反对的意见。这样做,表面上看是创业者的强大,实际上是弱智无能的体现。综观世界商业史,是哪些创业者喜欢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呢?恰恰不是富有智慧的成功者,而是全军覆没的失败者。

第1节我要使公司做上航天飞机

创业硬伤:

综观中国及世界商业史,任何企业的倒闭或创业的失败都不是因为发展速度慢,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却是因为发展速度过快。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因为初步面向市场,能够较为容易地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者不要一心“要使企业坐上航天飞机”,而是夯实企业发展根基。

物极必反,成长过快,失败也快。企业成长过快,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环境给予机会,另一方面是创业者主观上过于追求发展速度。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欲速则不达”,很多企业因为急于扩张,谋求企业的快速发展,如意算盘没打成,却赔了夫人又折兵,造成资金链断裂,最后导致企业崩溃。

五谷道场,2005年11月面市,2006年在全国销售额迅速做到5亿多元人民币,荣登年底“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的榜首。可惜的是,其成长性犹如涨潮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深陷困局,难逃被人收购的命运。反观五谷道场从快速增长到快速衰落的发展轨迹,我们在扼腕的同时,更应该反思和引以为戒。

20世纪末,河北邢台人王中旺先生在家乡隆尧县创业,创建了河北中旺食品有限公司,也就是中旺集团的前身。2004年年中,王中旺决定打造一个新的品牌,以实现产品从中低端向高端的扩张和延伸,当年10月,五谷道场注册成立。

2005年年初,为了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同时也为了有别于康师傅等方便面巨头,五谷道场在品牌价值上出奇制胜,“拒绝油炸、留住健康”、“非油炸、更健康”等概念被迅速推出。由于当时油炸食品致癌风波闹得正欢,已经让消费者颇感恐慌,所以五谷道场的横空出世可谓恰逢其时,自然在市场上引起了强大的震动。

似乎一夜之间,陈宝国《大宅门》中白七爷扮相的五谷道场“非油炸”广告开始在央视和地方电视台及各类平面媒体上狂轰滥炸,上市前3个月,五谷道场就在各城市选择高档社区、写字楼、学校、车站码头、交通要道进行大规模免费派送。五谷道场开始红遍中国,上市当月即获得600万元的销售额,之后一路增长,市场一天比一天好。半年后,五谷道场市场全国铺开,每月回款达3000万元左右。当时,公司上下无不陶醉在差异化的胜利之中。

对于五谷道场的快速发展,许多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用一个简简单单的“非”字将庞大的方便面市场硬生生地劈成了两半,使五谷道场轻而易举地占据半壁江山。业内专家评价:“五谷道场的市场开拓期,在产品定位、品牌区隔、传播方面做得无可挑剔,可以称得上是策划史上的经典案例。”

在五谷道场的强烈攻势下,2006年方便面行业销售下挫60亿元,之前销售淡季行业开机率为75%,而2006年2月后开机率仅为45%。面对大好形势,五谷道场不断扩大销售队伍,增加产能,加大广告投入,并且同时在全国30多个城市设立办事机构,半年内员工数量曾一度扩展到2000多人。原本仅有几十个人的北京本部,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支近千人的销售团队。

但这时的五谷道场已经埋下隐患。根据中旺集团内部人士对媒体透露,五谷道场的财务控制过于粗放,严重透支了企业资源。“我们是中型企业在做大型企业的事情。”就连掌舵人王中旺也曾对媒体承认,“我们已经投资了4.7亿元,仅广告费就支出1.7亿元。”真正形成现金流的只有3亿元,这使得五谷道场的现金流开始吃紧。

2007年中期,五谷道场在全国各地超市相继出现了断货现象,五谷道场这个品牌逐步退出市场,中旺集团只好吞下失败的苦水。

过快的发展速度,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就会处在不稳定的局面。创业者只有摆脱了急于求成、盲目扩展的速成心理,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才能实现又稳又快的发展目标。

创业一点通:

无论创办的企业大小,创业者都要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所谓实力,不仅指你的经济实力,也包括你的经商实力。看过、读过、学习过很多创业方面的资讯、信息、经验并不代表你就可以去创业了。在创业之前,要重新评估一下你自己,总结一下自己的优缺点,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在创业的道路上既不要看轻自己,也不要抬高自己,要对自己正确定位。只有对自己的认知足够客观,所作出的决策才能足够理性,才能使决策成为指导企业发展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