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027

第27章

第5章第5节用过时的商业理论来指导未来发展

创业硬伤:

虽然在商界流传有许多经典管理法则,但是具体创业过程中,却需要拥有一套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理论。如果不能在理论上进行更新,就不会带来创造出新的赢利模式,就不会采用新颖的管控制度,企业从一出世的那一天就会沦落为平常可见的大众群体中,难以在竞争惨烈的市场中获得发展空间。

商业理论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错失发展良机。凡事都是在变革中不断发展的,陈旧的组织理论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致命的疾病。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无论是扎质量、款式还是价格方面都不差于日本车,但这些美国汽车的市场份额仍然在不断的被日本对手一步步地蚕食着。美国汽车这三巨头已经极大地降低了成本,福特的一些汽车厂甚至已经成为全球成本最低的汽车厂。可是在优秀日本企业盈利的同时,这三大汽车巨头却亏损不止。

造成美国汽车工业窘状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商业理论的过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中东战争爆发,全球爆发金融危机。这为一直对美国市场伺机而动的日本汽车公司迎来了机会。尽管经历了连续快速增长的日本汽车工业也受到了这次石油危机带来的影响,在1974年出现自1965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但在那一年,日本汽车率先掉头,他们减少了对耗油量大的大型汽车的投入,转而全力发展节能小型车。

小型车开辟了新的市场蓝海,因为其特别省油,受到了深受石油危机困扰的欧美民众的热烈欢迎。1976年日本汽车出口达到250万辆之多,首次超过国内销量。三巨头这时才如梦方醒,开始重金投入开发省油的小车型。

其实在日本汽车大举进入之前,他们并不是没有发现小型车的市场需求,但为了不在原有的竞争格局中率先发生变化,他们三家中的任何一家都没有对这种车型足够重视。他们依然认为豪华的大型车是市场主流。他们的麻痹大意使日本抢占了先机,因为错失这片蓝海,美国三巨头损失惨重,三个巨头中实力较弱的克莱斯勒公司险些因此而破产。

用过时的商业理论来指导企业发展,其结果只能是失败。相反,能够用前沿的理论来指导企业发展,必然会使企业获得对手所不具有的优势。

西班牙的著名时装品牌Zara(飒拉)的做法特别具有指导意义。

虽然面对着欧洲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但飒拉依然选择了在欧洲生产。为什么呢?因为劳动力成本只占了整条产业链的25%,劳动力成本在整条产业链中并不重要。真正能节省成本的是产业链的高效整合。这才是符合现代商战的新理论。

飒拉为了加快运输的速度,他物流基地挖了200公里的地下隧道,用高压空气运输,速度奇快无比。他们用飞机而不是用轮船将成品运送到上海和香港,虽然飞机的运费很高,但是高效整合下来,总成本还是降下来了。

更令人叫绝的还有另外两招。第一招是,他们有意减少需求量最大的中号衣服,故意弄成供不应求的假象。当各位爱美的女性想买中号衣服却买不到的时候,相反会更进一步勾起了她们的购买欲。毕竟,人都是这样的,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却越觉得是好的。这样不但加快了周转率,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客户。

更令人跌破眼镜的是他们的第二招:放弃自主创新!假设他们一共向市场推出了100件衣服,前天卖了12件,昨天卖了6件,今天卖了7件,他们就根据这三天卖掉的衣服的共性来设计衣服,根据趋势变化稍作修改,而不要创新。这样不但大幅度缩减了产品设计的速度,而且可以在市场需求还没有变化之前迅速推向市场,抓住市场动脉。而他们设计的衣服推向市场的时间不会超过12天。这种新的商业理论就叫做“市场快速反应”。这种比较前沿的商业理论使得他们的衣服总是最新潮、最受消费者的喜爱。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就会发现商业理论的重要性。要取得商业竞争的最终胜利,必须得抛弃原有的已经落伍的笨重理论武器,拿上现代轻快准的一流理论武器,才能在商战中得到平等的利润分成。

创业一点通:

从中国企业的创业史来看,经验管理仍然是中国创业者管理企业的主流,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经验、经历和能力。中国创业者迫切需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变革。企业的稳定经营最终还是要靠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的形成。管理方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所使用的管理方式是不同的。新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管理创新极其关键,创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否形成并成功实施,决定了企业能否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