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5158800000114

第114章

第22章第4节先花钱后进钱,资金链断裂

创业硬伤:

每个企业在发展初期,资金链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与企业存在的其他问题相比较,在企业中呈现的关系不大,管理者没有重视这个方面的问题;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一些资金链的断裂导致企业失败,表面看是问题的直接反映,其核心是企业缺乏管理财务风险和控制现金流的能力。

任何一个经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一条健康、有效的资金链来维系和支撑。没有稳健的资金链,一切都是天真幼稚的梦里传说。

南洋集团曾是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集团。它的起家归于“教育储备金”这一运营理念,它的崩溃也源自于这一理念,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教育储备金的内容是,如果学生家长一次性交一笔8万到20万元不等的储备金,此后就不需要交纳任何学费和伙食费等费用。等学生毕业之后,储备金将全额不加利息如数返还家长。所收取的储备金,学校则用来继续扩大规模,开设新学校,快速发展。

可是,世事难料。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暴发。受其影响,我国内需严重不足,央行为了鼓励消费连续8次降息,这使得靠“教育储备金”的集资方式运作的民办教育成为高危险群体。到2005年秋季,南洋到期的各校教育储备金无法兑现,各地形成挤兑风潮,2006年,南洋集团由于储备金问题全面崩盘。除南洋外,双月园、金山桥也因同样的原因相继垮掉。

俞敏洪曾经对以上企业的倒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些学校垮掉有两个原因:一是资金链问题;一是模式的问题。比如南洋采取的储备金模式,学校收取学生高额储备金,承诺学生毕业时返还,只收取利息用来办学。这在早些年利息高达10%以上的环境下还行。但后来国家降息。低到只有3个多百分点。学校就难以为继,不得不动用学生的储备金,最后出问题。

警钟长鸣,引以为戒。资金链的断缺不是一个小问题,相信如果不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刻,俞敏洪也不会出下策冬泳学生的储备金。不仅俞敏洪的“新东方”,许多中国知名企业,都曾因为资金链出现问题,或轰然倒下,或受重创放缓脚步,令人叹息。例如:曾经名噪一时的地产黑马顺驰地产,鼎盛的时候其老总孙宏斌甚至叫板王石的万科地产,后来因为大面积购地,遭遇地产“寒冬”,无资金支撑新开发的楼盘而土崩瓦解;赵新先的“三九胃泰”曾经传遍大江南北,却因盲目多元化导致资金危机,连引以为傲的立在纽约曼哈顿广场的巨幅广告牌都被悄然拆除;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因为高估当时企业和市场的大好形式盖巨人大厦,结果因资金不足,不仅让大厦没有树立起来,还拖垮了其他业务。

资金链优良,企业才是真的优良。一些资金链的断裂导致企业失败,表面看是问题的直接反映,其核心是企业缺乏管理财务风险和控制现金流的能力。就如南洋集团,其崩溃的祸根,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因为它的资金运行模式本身就是非常不安全的,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崩溃肯定是必然的。

创业一点通:

资金链,是一个企业的鲜血,几乎所有的企业稍做大一点,就会违背企业经营效率这个根本,因此,如何保证资金链的连续性发展,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的根本。那么,如何避免资金链出问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证主链的资金充分宽余;必须有相当的融资能力,包括政府、银行等非常手段;资金链必须畅通。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存货和应收账款上的阻力是特别的大,容易降低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也会大量出现腐败现象。所以企业要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提高资金使用率;做好应收账款管理,防止坏账发生,加强对原始单据的审核,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法性 ;坚持稳健原则,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防范与财务预警体系,及时化解财务危机 ;开展财务分析活动,为企业营运提供决策依据;建立财务监控体系,防止财务失控,建立内部稽核制度,保证会计业务的及时、完整、准确、合法。

当一个企业核心业务趋于成熟,或者转向其他领域的时候,以资金链为主的财务风险会徒然增大,管理者必须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