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5157600000015

第15章 扫除生命的尘埃(2)

勇敢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心是治疗恐惧的良药,它能够中和恐惧思想,如同化学家通过在酸溶液里加一点碱,就可以破坏酸的腐蚀性一样。当人们心神不安时,当忧虑正消耗着他们的活力和精力时,他们是不可能获得最佳效率的,是不可能事半功倍地将事情办好的。

所有的恐惧在某种程度上都与自己的软弱感和力不从心有关,因为此时他的思想意识和他体内的巨大力量是分离的。一旦他开始心力交融,一旦他重新找到了让他自己感到满意和大彻大悟的那种平和感,那么,他将真正体味到做人的荣耀。感受到这种力量和享受到这种无穷力量的福祉之后,他便绝对不会满足于心灵的不安和四处游荡,绝对不会满足于萎靡不振的模样。

有些人整日游荡在充满各种恐惧的世界里,他们呈现出一副副布满焦虑和担忧的脸孔,似乎人生就是永恒的失意一样。这真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恐惧虽然阻碍着人们力量的发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它并非是不可战胜的。只要人们能够积极地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恐惧心理,那它就不会再成为我们的威胁了。

如果一个人面对令他恐惧的事情时总是这样想:“等到没有恐惧心理时再来做吧,我得先把害怕退缩的心态赶走才可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把精神全浪费在消除恐惧感上了。

在不安、恐惧的心态下仍勇于作为,是克服神经紧张的处方,能使人在行动之中,获得活力与生气,渐渐忘却恐惧心理。只要不畏缩,有了初步行动,就能带动第二、第三次的出发,如此一来,心理与行动都会渐渐走上正确的轨道。

处理了心情才能处理事情

法国名将拿破仑,曾统兵数百万,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他说:“我就是胜不过我的脾气!”

是的,人往往“胜不过自己的脾气”。在遇到感情挫折、情绪困扰时,就是想不开、钻牛角尖,以致怒火中烧,逼自己走上极端。可是,人必须懂得EQ中最重要的“情绪忍受力”,也要知道:“脾气来了,福气就没了!”我们不能让自己处于气愤不已的状态,要懂得“让情绪换跑道”,绝不能使“情绪的癌细胞扩散”啊!

我们必须要知道,遇到冲突、生气时,一定要处理了心情,再处理事情。“凡事多思维,切勿轻易发怒”,而且,“不要急着说,不要抢着说,而是要想着说!”

毕竟,人活着,不是要“斗气”,而是要“斗志”!人活着,不是要比“气盛”,而是要比“气长”!人活着,不是要“争一时”,而是要“争千秋”啊!

想一想,“我”这个字是哪两个字的组合?是“手”和“戈”!老祖先造字真有创意,“手拿着刀剑、干戈和武器”,竟然是变成“我”这个字。所以,人常常是很自私、很防卫的,谁冒犯我、惹我、欺负我,我就拿“武器”和他拼命、干架。

可是,这样值得吗?有些失学的青少年,无所事事搞帮派,为了抢地盘,19岁就把昔日同学砍死;而一名女研究生,为了博士班的男友,也把同班好友(情敌)用化学药剂害死!也有一父亲在暴怒时,一时失控,一巴掌把小女儿打成耳膜破裂,造成终身耳聋!且让我们记得:“愤怒,是片刻的疯狂!”

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只有“幼儿园的程度”,我们必须学习“转念”、“少点怨、多点包容”、“多洒香水、少吐苦水”,让负面的思绪远离,而用乐观的正面思绪来迎接人生。

我们也必须了解“人际沟通力”的重要;因为“山不需要依靠山,但是,人需要依靠人”!让我们珍惜每次相遇、相处的机会,学习“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同时,也别忘记生活不怕严厉批评,喜悦来自真心接纳!

不为内疚所控制

没有一个人是没有过失的,只要有了过失能够决心去修正,即使不能完全改正,只要继续不断地努力下去,也就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了,徒有感伤而不从事切实的补救工作,那是最要不得的!

人很容易被负疚感左右,在人们的文化中,内疚被当作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加以运用。

不用说,我们应当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但绝不能总在阴影下活着,内疚是对错误的反省,是人性中积极的一面,但却属于情绪的消极一面。我们应该分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反省之后迅速行动起来,把消极的一面变积极,让积极的一面更积极。

哈蒙是一位商人,四处旅行忙忙碌碌。当能够与全家人共度周末时,他非常高兴。他年迈的双亲住的地方,离他的家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哈蒙也非常清楚自己的父母是多么希望见到他和他的全家人。但他总是寻找借口尽可能不到父母那里去,最后几乎发展到与父母断绝往来的地步。不久,他的父亲死了,哈蒙好几个月都陷于内疚之中,回想起父亲曾为自己做过的所有好事情。他埋怨自己在父亲有生之年未能尽孝心。在最初的悲痛平定下来后,哈蒙意识到,再大的内疚也无法使父亲死而复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之后,他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常常带着全家人去看望母亲,并经常同母亲保持密切的电话联系。

大家再看一下赫莉是怎么处理的:

赫莉的母亲很早便守寡,她勤奋工作,以便让赫莉能穿上好衣服,在城里较好的地区住上令人满意的公寓,能参加夏令营,上名牌私立大学。赫莉的母亲为女儿“牺牲”了一切。当赫莉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个报酬较高的工作。她打算独自搬到一个小型公寓去,公寓离母亲的住处不远,但人们纷纷劝她不要搬,因为母亲为她做出过那么大的牺牲,现在她撇下母亲不管是不对的。赫莉立刻感到有些内疚,并同意与母亲住在一起。后来她看上了一个青年男子,但她母亲不赞成她与他交朋友,强有力的内疚感再一次作用于赫莉。几年后,为内疚感所奴役着的赫莉,完全处于她母亲的控制之下。而到最终,她又因负疚感造成的压抑毁了自己,并为生活中的每一个失败而责怪自己和自己的母亲。

当然,处在某种情境之下,我们的头脑被外在因素所控制而不再清醒,不自觉地陷在内疚的泥潭里无法自拔。这时候既需要有人当头棒喝,更需要自己挥刀“自宫”的决绝勇气。

不堪重负就归零

归零就是清除所有的东西,从零开始。有时候归零是那么难,因为每一个要被清除的数字都代表着或实在或精神上的某种意义;有时候归零又是那么容易,只要按一下键盘上的删除键就可以了。

年轻的时候,艾莎比较贪心,什么都追求最好的,拼了命想抓住每一个机会。有一段时间,她手上同时拥有十三个广播节目,每天忙得昏天暗地,她形容自己:“简直累得跟狗一样!”

事情都是双方面的,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事业愈做愈大,压力也愈来愈大。到了后来,艾莎发觉拥有更多、更大不是乐趣,反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她的内心始终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笼罩着。

1995年“灾难”发生了,她独资经营的传播公司被恶性倒账四五千万美元,交往了七年的男友和她分手……一连串的打击直奔她而来,就在极度沮丧的时候,她甚至考虑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面临崩溃之际,她向一位朋友求助:“如果我把公司关掉,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朋友沉吟片刻后回答:“你什么都能做,别忘了,当初我们都是从‘零’开始的!”

这句话让她恍然大悟,也让她勇气再生:“是啊!我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就这样念头一转,没有想到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她连续接到两笔很大的业务,濒临倒闭的公司起死回生,又重新动了起来。

历经这些挫折后,反而让艾莎体悟到人生“无常”的一面,费尽了力气去强求,虽然勉强得到,最后留也留不住;反而是一旦放空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能量。

她学会了“舍”。为了简化生活,她谢绝应酬,搬离了一百五十平方大的房子。索性以公司为家,挤在一个十平米不到的空间里,淘汰不必要的家当,只留下一张床、一张小茶几,还有两只作伴的狗儿。

艾莎赫然发现,原来一个人需要的其实那么有限,许多附加的东西只是徒增无谓的负担而已。朋友不解地问她:“你为什么都不爱自己?”她回答:“我现在是从内在爱自己。”她得到一个结论:简单一点,人生反而更踏实。

“遗忘”能斩坏思绪

上天赐给我们很多宝贵的礼物,其中之一即是“遗忘”。人们在过度强调“记忆”的好处后,忽略了“遗忘”的功能与必要性。

例如:失恋了,总不能一直沉溺在忧郁与消沉的情境里,必须尽快遗忘;股票失利,损失了不少金钱,当然心情苦闷提不起精神,此时,也只有尝试着遗忘;期待已久的职位升迁,当人事令发布后竟然不是自己,情绪之低潮可想而知,解决之道无它——只有强迫自己遗忘。

可见,“遗忘”在生活中有多么重要!

然而想要遗忘,却不是想像中那么容易。遗忘是需要时间的。只不过,如果连“想要遗忘”的意愿都没有,那么,时间再长也无济于事。

有些人往往很容易就将欢乐的时光忘记了,但对哀愁却时时想起。这显然是对遗忘哀愁的一种抗拒。换句话说,人们习惯于淡忘生命中美好的一切;但对于痛苦的记忆,却总是铭记在心。难道只是因为比较笨拙才无法遗忘吗?

当然不是。关键在于你对坏情绪的“执著”。其实很多人都无法静下心来检查自己“已有的”或“曾经拥有的”,都总是“看到”或“想到”自己“失去的”或“没有的”。这,当然注定了难以遗忘。

也许我们这一代都太精明了。无论是待人或处事,很少检讨自己的缺点,总是记得“对方的不是”以及“自己的欲求”。到头来,因为每个人的心态正彼此相克,所以很少能如愿以偿。

相反,如果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试图将对方的不是,及自己的欲求尽量遗忘,多多检讨自己并改善自己,那么,彼此之间将会产生良性的互补作用,这也才是我们所乐意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