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5150100000024

第24章 媒体篇—教育需要大家共同关注 (2)

第四篇媒体篇——教育需要大家共同关注 (2)

崔宇: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应试教育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应试教育我们这个国家就会乱,不光我们国家,无论哪个国家都这样。因为咱们还没有到完全靠自觉来完成什么的那种状态,文凭高就意味着在某种分配上会获得更多的利益,应试教育就是让大多数人乃至所有人都站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公平的、平等的竞争。当我们过分批评应试教育的弊端时,也别忘记它在我们这个国度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我认为于丹老师的话是有道理的。

记者:您认为家长的培训市场会越来越大吗?

崔宇:你一说市场我就会想到做生意的事情,所以我们很少谈市场,我们谈空间。空间太大了,家长教育水平低的孩子表现的问题比较严重,不学习造成家族发展的恶性循环,越不学习越穷,越穷越不学习,鲁迅先生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今天仍旧上演。现代竞争是文化的较量,家庭也是一样,穷不是简单的没钱,主要是头脑没观念,越没观念越不学习,提到学习痛苦不堪,放弃学习就是放弃对自己的提升。每次给家长讲课,看有的人痛苦无奈的样子,可以断定他们是不合格的,我呼吁父母在准备生孩子之前都应经过必要的教育,免得当孩子教育失败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家长教育该具备全民性。你提到市场让我想起很多有价值的公益课不被人重视,这点你看看各地图书馆常年举办的公益讲座你就知道了,特别冷清,反而花了几千块听一天的课回家才知道倍加珍惜,如果说为了让学员珍惜所学,不妨适当收点费用。光靠国家号召教育力量是不够的,全民教育需要必要的商业推动。

速成班和培训班——欲速则不达

记者:您怎么看待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速成班?

崔宇:速成满足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有心理需求就有市场。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不赞同速成班。“揠苗助长”是中国人都知道的故事,任何事情都有几个步骤:知道、了解、掌握、精通,只有到了精通这个层面才能说成功了,速成充其量只能说是让人掌握一件事,过分宣传速成就是骗人,过分相信速成就是违背规律,欲速则不达。现在看看有哪个人是速成培养出来的呢?季羡林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问中国人缺什么,最后给出两个字是“常识”。中国人为了一个虚幻的目标付出多少真实的代价啊!前一阵看那英语速记班特别让我痛心,家长们的趋之若鹜是不了解教育目的造成的,学外语是为了应用,把外语转化成不伦不类的东西再翻译成汉语,能达到应用自如的目的吗?我特别怀疑。

聚焦成长特殊阶段——青春期

记者: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特殊阶段,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心理变化巨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大小小的问题,家长们对孩子的青春期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特别担心孩子在这个阶段“学坏”。

崔宇:青春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家长们其实不用太担心了。

记者:您怎么看待青春期少年叛逆的问题?

崔宇: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是正常现象而不是问题。叛逆是因为有独立的思想,家长在说孩子叛逆的时候其实孩子看家长也不是特别顺眼。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的叛逆,叛逆说明孩子长大了,一个孩子如果不叛逆那更可怕。大禹治水用疏导的方法,如果用堵的方法后果可想而知了,所以说家长要知道孩子长大了才叛逆,叛逆不是病,这种东西不能改。告诉他这段岁月是从少年转向青年最好的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日子,告诉他将经历哪些事情,然后陪他慢慢地走。

记者:很多家长想知道,孩子在这个阶段是不是都特别不听大人的话呢?

崔宇:这是一个误区,很多家长如今被传达的信号就是要培养听话的人。其实到底什么叫听话,在集体的力量下我们服从一件事,这就叫听话,是对的。但人也不能时时刻刻总是在听话,如果在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听话,那开会还有什么用?开会就要听到不同的声音。道理是一样的,当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如果你家的孩子所有的东西都跟你走,对你唯命是从,那他可能也就达到你这辈子的水平,很难超过你。

不管是培养还是学习,所有的东西都要有个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东西才能与众不同。而这个基础,就是很多家长眼里的叛逆。叛逆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家长们也要正常地看待它。就像我们说青春期的时候男孩喜欢女孩,女孩暗恋男孩,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没有这个才是不正常的。

记者:要按照您这么说,如果孩子一直特别听大人话,到了青春期也没什么大的反叛举动,那做家长的是不是要鼓励他叛逆一点呢?

崔宇:其实“叛逆”这个词,本身是从家长的角度定义的,说白了就是与众不同。就像在外面吃饭点菜一样,你愿意点什么点什么,我想吃什么就点什么,这有个独立的思想在里面。所以说,家长并不是要培养叛逆的孩子,而是要培养有独立思想的孩子。

记者:有位家长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与孩子斗智斗勇》,讲了一些关于他和他那上初一的儿子每天“对抗”的心路历程,最后他在文章里说,他觉得生活过得很累。很多家长读过以后,都觉得感同身受。如果这位家长现在就在您面前向您咨询,您会怎么指导他呢?

崔宇:我先要问他一句话:您自己把自己整得这么累,何必呢?大人越是着急,就越是激起孩子加倍的反抗,这就像弹簧一样,你越使劲压,它反弹得就越高。对于孩子的问题,宜疏不宜堵,把心态放平和了,遇到问题好好跟他说,多给他点自由的空间,别什么事儿都干涉他。上初一的孩子已经有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的自我管理能力了,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您就别管他了,等他自己实在解决不了,就会主动来找你了,到时候你再给他帮把手,提点意见,你看他下次还会跟你对抗不?

记者:很多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一到青春期,就特别爱和家长“对着干”?

记者:青春期是孩子完成由依赖到独立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其实是充满着混乱和冲突的,这是孩子蜕变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最危险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内的能量惊人,他们总是试图冲击原有的平衡,寻求突破进而定位自我。父母可以说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所以说孩子独立的过程,必然也是挣脱父母束缚、打破彼此力量平衡的过程,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和父母出现对抗。

记者:那您对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崔宇:一要懂得转换角色,二要尊重并宽容孩子。

记者:您能讲一些具体的指导吗?

崔宇:首先,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就要考虑改变一下自己的角色了,不再做问题的决策者,改为帮助者,让自己“退居二线”,孩子的问题就由孩子自己解决。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多征求和尊重孩子的意见,问问他: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你打算如何处理呢?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做呢?当你知道他的观点、实施方法、实施时间后,进行判断,对不正确的部分要以研究探讨的语气和他交流:“我认为那样做可能会出现不理想的可能,比如……你认为妈妈的意见对吗?”孩子是聪明的,有判断力的,他认为你说得对,就会按照你提的方式去做。

记者:感觉您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只是一味地埋怨、命令孩子,势必会引起他更激烈的反抗。

崔宇:所以就不如给他一些自由选择的机会,至于他做出选择和行为的后果,也都让他自己埋单,家长放手别管。孩子都是在磕磕绊绊中长大成人的,只要注意把握好大的方向,其他的小事,能少管则少管,能不管则不管。再有,孩子到了青春期,都会有不希望家长知道的小秘密,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明白一个道理,孩子有秘密是成长的标志,千万不不择手段地知道孩子的秘密,这是很不好的。

记者:随着青春期而至的就是早恋问题,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崔宇:青春期男孩对女孩、女孩对男孩产生朦胧的情感是正常的,父母都是过来人,也都有过那个年龄对异性的那种隐约的好感,等到以后长大了再回想是很美好的,所以别破坏了孩子若干年后体会这种美好的机会。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个苗头,可以问问孩子,喜欢他什么啊,等等。有些孩子可能会比较害羞,不敢跟家长说这些事,家长就可以给孩子说说当年你自己的经历,和孩子分享这个过程,孩子就会特别有兴趣。只要话题打开了,不用你问,他自己就会主动说了。青春期孩子恋爱,也是学习的一部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课程之一,他需要家长来引导而不是约束和干涉。

记者: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以前谈恋爱是很严肃的事情,可现在的孩子接触外面的东西太多了,家长难免会担心他因此发生一些不安全的问题。

崔宇:您指的是哪方面呢?

记者:比如过早发生性行为,没有任何一个家长希望看到。

崔宇:这就涉及一个性教育的问题。我在《家长的革命》里谈过,性是个疖子,捂不得,越捂越糟糕。跟孩子谈性,不龌龊也不污秽,他只是好奇。与其让孩子“不择手段”地乱撞,倒不如由家长亲自揭开性的神秘面纱。

记者:家长们往往的是,不知道该从何谈起。

崔宇:那就尝试着慢慢说。要知道今天的孩子不像几十年前的孩子,他们面对的信息多且杂,来源也是各种各样,书籍、电视、网络……家长不说,不代表孩子看不见,孩子看见了,好奇地问大人,大人要是大声呵斥“小孩子别瞎打听”,“这么大点儿的孩子怎么脑子里就有这些乌七八糟的思想”,“以后这话不许说,丢人”,孩子表面上是被吓退了,可好奇心也随之增长了。大人越是诚惶诚恐,孩子就越想揭开这个问题背后的神秘面纱,于是“解谜”的渠道也从“地上”转到了“地下”,他们会开始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势必要找到问题的答案。成人对于外界的信息有一个筛选的标准,可是孩子却没有,好赖一概全收,甚至会去尝试、模仿。等真出了问题,家长再后悔就晚了。

记者:很多家长觉得和孩子谈性,太难开口。